从梦想中断的地方起航——记张欣教授人文讲座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252 发布时间:2015-11-11 03:25:18
11月8日晚,来自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的张欣教授来到我校讲学,与高一、高二的同学们分享了有关民国的那些人、那些事。
这是最美好的年代,这是最糟糕的年代;这是充满着智慧的年代,这是遍布着愚昧的年代;这是拥有信仰的年代,这是充满怀疑的年代;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他们全都在直奔天堂,他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而在
这一次
(高二1 韩笑)
讲座开始,张教授告诉我们,民国是一个梦想的开端。
有理想,不苟且,富情趣,这是民国文人的特质。于是他带领我们,从文人的生活学问中品读民国风度。他讲陆费逵先生创办的中华书局,讲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救国”,讲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他讲李长之先生的“伟大的批评”,讲胡适先生的“再创人民”,讲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实验”。
品位高,心底纯,个性强,这是民国文人作品的特质。于是他带领我们。从文人的作品中体味民国气度。他讲冰心先生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讲周作人先生的“明清小品文风”,讲梁实秋先生的“雅舍”;他讲萧红先生的“呼兰河”,讲钱钟书先生的“知性”。
于是我看见,一个充满多元价值的民国。
其中,张教授提到了苏雪林先生,这着实让我兴奋了起来,因为我读过她的《绿天》。她是一个才女,有情趣。她写花,“白的雏菊,黄的红的大理花,繁星似的金钱菊,在荒园里争奇斗艳”;写树,“园中杂书蒙密,日光不易穿漏,地上常觉潮湿”。我觉得读她的散文犹如春风拂面,有一种舒适的感觉。张教授还讲到一篇名为《途中》的散文,说它有一种“在路上”的感觉。这使我想起一句话。先知而后行。就像那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般。先阅读,为将来作铺垫,才能成长至将世界揽于手中。
生于天地,行于天地。于是山河入梦,岁月入怀。
张教授最后告诉我们,若是自认为学识不够渊博,那就从今晚开始,积累。从梦想中断的地方重新起步。“在这个星球上,存在一个伟大的真理,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做什么,当你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最终一定能够得到,因为这愿望来自宇宙的灵魂,那就是你在世间的使命。”
(高二1 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