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我们自己的影像——记外文节微电影评比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657 发布时间:2015-06-08 10:43:26
微电影一直是外文节各项活动中极受大家欢迎及喜爱的一项活动,同学们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在镜头前展现自己的个性。围绕今年外文节的主题“向经典致敬”,各班拍出了属于自己的微电影。经过各班级和外
各班微电影请点击以下网址观赏:
http://www.chinahw.net/html/index.php/index/video_popshow/tiid/229
初一年级
最佳影片奖 初一3班 The Color of Life
最佳导演奖 初一1班 徐任平、方心怡、金艳雯
最佳语言奖 初一2班 Joey Wang in HFLS
最佳视觉效果 初一3班 The Color of Life
最佳男主角 初一2班 王资
最佳女主角 初一4班 沈楚音
初二年级
最佳影片 初二1班 A Dream in HFLS
最佳导演 初二2班 One Person One Dream
最佳编剧 初二3班 Peace or War
最佳语言 初二4班 The Little Prince
最佳视觉效果 初二2班 One Person One Dream
最佳男主角 初二2班 何明杰
最佳女主角 初二1班 齐楚楚
初三年级
最佳影片奖 初三1班 Surveillance
最佳导演奖 初三2班 杨逸驰
最佳编剧奖 初三5班 徐鸣、邵宇恒
最佳语言奖 初三3班 All over again
最佳视觉效果 初三1班 Surveillance
最佳男主角 初三1班 徐舒航、陈旻昊
最佳女主角 初三4班 顾冠青
高一年级
最佳影片奖 高一5班 Avengers
最佳导演奖 高一5班 赵函
最佳编剧奖 高一2班 张亦驰、王奕心、章玥、黄静、张雪妍、杨竞一
最佳语言奖 高一1班 Renaissance
最佳视觉效果 高一1班 Renaissance、高一5班 Avengers
最佳男主角 高一5班 张徐磊
最佳女主角 高一1班 郑思妍、洪洁颖
高二年级
最佳影片奖 高二5班
最佳导演奖 高二2班
最佳编剧奖 高二4班
最佳语言奖 高二2班
最佳视觉效果 高二5班
最佳男主角 高二3班
最佳女主角 高二2班
附各班微电影拍摄感想:
本次外文节的主题是“向经典致敬Salute to Classics”,最令我们初一同学期待的便是微电影的拍摄了。大家都从家里搬来了各种装备:三脚架,摄像机,道具,服装……忙碌拍摄的我们成为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静谧的翠微亭,空旷的图书广场,都成了同学们取景的好地方。
初一(1)班同学们更是脑洞大开,向“Pitch Perfect”和“成长的烦恼”两部经典电影学习致敬。经过一番周密的规划和准备,我们开始了拍摄。由于取景在寝室,大家集体在寝室的时间不多,我们的拍摄遇到了种种困难。比如拍了一半,
初一(1)班 杨晨
何为经典?怎么样的作品堪称经典?现在大部分的畅销书,在短短一两年间高踞消费排行榜,依稀记得曾看到过这样的广告:每三十秒便卖出一本。这等速度令人咂舌。
但,畅销书流行的热潮一过,就像一堆废纸,在消费者的脑海心灵上留不下任何痕迹。
所谓畅销,便是快速“退流行”。我想这绝对不是经典。如香茗需细品一样,但若是为了解渴,那还不如海饮一大桶水来得痛快。
经典,是能够品一辈子的。
a salute to classic,向经典致敬。杭外的微电影从未让人失望,每个班的微电影都向我们展现了对经典的最好诠释。
我们班曾经是对这个主题一筹莫展,在所有经典名著书籍中想要获取灵感却仍是无可奈何。最后,从一堆杂乱的书籍中跳了出来——什么是经典?我想战争与和平才是真正的经典。事实确实如此。自古便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战争不会持续,而和平也不会是永远。我们用黑白二色形象表达了战争与和平,二者相争一开始并定会是战争,但战争过后便将会是和平,直到下一次战争的到来。没有一样会是永恒。电影结尾,黑白两只千纸鹤相对而立,放在棋盘上。本是两种分别极端的颜色在那一瞬却显得如此和谐。这,就是经典。
回顾往首,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经典数不胜数,今天是我们向经典致敬,而明日将会是我们去创造经典!
初二(3)班 叶欢
微电影一直是英语节各项活动中极受大家欢迎及喜爱的一项。同学们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在镜头前展现自己的个性。我们初三年级在本次英语节中也制作出了属于我们的微电影,其题材广泛,从推理到科幻,从写实到传奇,我们在Salute to the classics,契合主题的同时,在微电影中展示我们这一辈人对历史、社会以及人性的见解。电影中“Duang” “Duang” “Duang”的特效以及大气而不失幽默的片头片尾无不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微电影中的每一帧画面都是我们用时间和精力凝成的,也是我们翘首以盼希望看到的。它们将会为我们现在的视界留下不可磨灭的纪念。
初三(2)班 王爽翼
又是一年英语节,又到了该拍微电影的时候。作为导演,在拍摄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趣事,在此与诸位分享。
依我看,微电影有三“趣”。
第一“趣”,拍片演员老不来。明明说好第二天早上七点拍,第二天早上到教室,乍一看似乎人都到齐了,但再一数,总少了那么几个。最令人恼火的是,几乎每天不到的都是不同的人,个个都有看起来很正当的理由,诸如鞋湿了,家长来了,要排练去,令人无话可说。因此,拍摄的计划总是被一拖再拖。眼看着期限迫在眉睫,我感受到了“压力山大”的真正含义。
微电影第二“趣”,拍到一半笑出来。终于告别了等人的阶段,我们架起了相机开始拍摄。刚开始一切正常,演员们背着自己的词,但好景不长,其中一人背错了词,这倒不重要,最要紧的是我们主演感情丰富,突然扑哧一下笑了出来。这笑声极具感染力,如雪崩般地迅速传播,一传二,二传四,以排山倒海之势袭来。不一会儿,包括导演和摄影师都笑了起来,大家只好停下,带大家都笑完了再继续。待第一个笑的人不笑了,别人却停不下来了,其他人不小了,那人却又笑了起来。如此往复不停,归根结底,笑场是我们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微电影第三“趣”,剪辑剪不完。终于拍了一些片段,眼看着时间来不及,只好边拍边剪。无奈一天只有中午和下午的个把小时,跟巨大的工程量比起来简直无济于事。兴致勃勃地剪完了几个片段,一看手表却快上课了,只好放下手上的活去上课。最糟的是回到教室有一种天上一天,地下十年的感觉,等着我的是成堆的作业。
总而言之,由于这令人哭笑不得的微电影的存在,我感受到了拍摄微电影的有趣。不知明年若要再做微电影,我会怎么想呢?
初三(2)班 杨逸驰
又是一年的微电影大赛落幕,此次大赛各班剧组都使出浑身解数,以“向经典致敬”为主题展现了班级不同的的风采。经过一年的历练,大家不仅英文水平显著提高了,同时微电影拍摄技术也有了质的飞跃。而作为高一5班剧组的一员, 我对此颇有感慨。
拍摄一部微电影,首先需要的是伙伴,其次是器材和技术。
在伙伴方面,并不专业的学生剧组,是一个很依靠人格魅力和的个人实力的地方。只有大家看到你认真研究、起早贪黑投入工作的时候才会愿意跟着你干。另外,才华和责任感一样重要。总之,导演、编剧、演员、摄像、后期和剧务每一个人都凭着一腔热情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着。
在拍摄过程中,也有以下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和大家分享:借助轮椅和三脚架保持镜头的平稳;不将就任何一个镜头,以期取得最佳的画面效果;为取得自然的音响效果,尽量现场录音等等。当然还有更多的窍门等你自己去发现、去实践。
这次微电影的拍摄,也勾起了我们无数关于经典的回忆。遗憾的是还有很多想法没有被搬上荧幕,比如安徒生的经典童话,科学史上的经典理论等。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电影拍摄的艰辛,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微电影是一个很迷人的东西,我们喜欢它,不仅因为它好看,更因为它是我们众人智慧的结晶。
高一(5)班 于加敏
微电影拍摄已经告一段落,生活重新回到正轨,三门学考科目虎视眈眈,等待在期末对我们发起挑战。作为高二的学生,我们既是最有压力的,又是最富激情的:最后一次英语节,我们再次运用微电影这一全新的表现手法,抒发自己对文学经典的理解,对学校和班级的热爱,融入精心设计的故事以及深入独特的思考。
微电影的成功需要诸多要素:导演、编剧、演员、摄像、剪辑。于拍摄一途尚且稚嫩的我们,无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电影不是话剧,尽量尝试用镜头表达;再完美的方案,都需在实践中反复完善;拍摄总有限制,应当允许遗憾存在;时间难以把握,必须学会统筹兼顾。但困难之存在,就是叫你去克服它的。我们终于“愉快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越来越“得心应手”——五部微电影,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细嚼皆有味,好评如潮水。
这一次,我们通力合作共度难关;这一次,我们突破限制共创辉煌;这一次,我们运用镜头刻画人生。
这一次,我们爱过。
高二(1 )沈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