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一年级召开任课教师会、充分分析学生学情、日常表现的基础上,11月13日下午,在3117阶梯教室召开了高一年级第一次家长会。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玉娣老师,校学生处主任徐惠珍老师出席了会议。家长会由高一年级组长傅燕君老师主持。
唐玉娣老师首先向各位家长表示了诚挚的祝贺和感谢,祝贺大家成为了高中生家长,感谢家长三年来对杭外工作的肯定和支持;接着从学生的角色转变谈起,介绍了杭外高中学生的任务和要求。唐老师明确指出,杭外和在座的各位家长已经结成育人共同体,希望在今后的两年半时间里,家校同心,师生合力,共创和谐的育人环境,齐心协力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具有杭外特质的、有长远发展潜质的优秀高中生。唐老师特别解读了作为杭外优秀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健康身心、爱国情怀、人文精神、诚信正义、进取心和责任心、开放包容、自信果敢;学习与反思、交流与表达、协调与合作、梦想与创造等。
鉴于杭外高中学生学习任务重、教师育人要求高的现实,唐老师强调育人共同体更需注重有效教育。唐老师表示,杭外高一教师团队是一支优秀的团队,秉持着杭外教书育人的核心理念,他们将发扬团队精神,精心于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性发展,激励学生拥有梦想、增长才干。唐老师也希望,家长能密切关注孩子的身心变化,通过倾听和沟通,全面了解孩子;家长能一如既往地关注杭外,理解支持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家校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交流,使教育共同体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有效的教育效果。
会上,徐惠珍老师富有激情地从培养学生的目标讲到了四个方面,第一,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不只关注考试成绩,还要关注孩子“德行”的培养,而“德行”则依靠在活动“体验”中学习、获取并上升,特别在校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感受他人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学会关心别人,养成尊重他人的态度和合作精神。第二,关注孩子个性发展,但不能忽略其前提是符合社会公众道德、规章制度的基础之上的;第三,教育不可能产生奇迹,但教育可以产生“增量”,学生处于人生的奠基阶段,可塑性极强,可以通过老师、家长的引领指导,完全可以改变其行为习惯、思维偏差,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第四,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单一的评价,而是综合素质的评价,徐老师耐心细致地向家长们解说了评定办法的组成内容——评定领域及标准、计分程序及说明。重点强调了实行此办法的目的和作用,提醒家长要理性对待学生的综合素质分,要正确引导孩子全面发展。
傅燕君老师言简意赅地向家长提出了一些十分中肯的建议。她说对孩子的培养要着眼于全面素质的提高,要学会“扬长补短”,而加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完美整合,一定能实现共赢。她指出,学生要学会人生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另外傅老师还介绍了年级在学生管理各个方面的详细要求,真诚希望家长能够理解配合,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大会结束后,家长们又纷纷来到孩子们所在的班级。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通过对学生本学期前半部分情况的总结,使家长们更进一步地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的状况。老师和家长针对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单独探讨和交流。这样的交流不但促进了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也间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不知不觉已经夜幕降临,班级灯火通明,直到6点多,还有许多家长与班主任、各科教师继续交换意见,在密切地交谈着……正如唐老师所讲,只有在理解和沟通的基础上更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实施有效教育,家校合力,师生同心,相信我们学生的未来一定是群星璀璨!(高一年级组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