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经典致敬——记2015外文节戏剧之夜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3040 发布时间:2015-06-01 08:43:50
5月21日晚6时,一年一度的外文文化节“戏剧之夜”晚会如期举行。作为我校外文文化节的传统项目,“戏剧之夜”从筹备,到排练,直至最终的演出,无不凝聚着杭外人的心血,无不传承着杭外人的精神。今年的晚会由杭外英语戏剧社协办,主要由莎士比亚的传世之作《冬天的故事》和百老汇经典音乐剧《芝加哥》两大剧目组成,此外,初一年级的歌舞和首次在“戏剧之夜”舞台上亮相的小语种串烧也为整台晚会增色不少。
晚会开场,六位主持人共同演唱《美女与野兽》中的插曲《Belle》,伴着轻快的舞蹈和音乐,渐渐将同学们引入了戏剧的梦幻之境。
首先登台的剧目是莎翁经典《冬天的故事》。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是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学生联手演绎一部完整的作品,剧组成员均由杭外英语戏剧社公开招聘选拔产生。全剧80分钟,分成上、下两幕。将莎翁作品改编并搬上舞台,是一次革新,更是一场挑战。从寒假“莎士比亚戏剧工作坊”和《英语戏剧与表演》选修课开始,“精简布景道具,让戏剧表演突出语言功底,发挥创造力,回归表演本色”这一理念始终贯穿在整台戏的创作、改编和排练中。学生编剧在莎翁原剧基础上加上全新的内涵,以小偷“偷走”与最终“还回”主角们的品质为主线,以抽象的、更加戏剧化的方式向观众诠释了“vicissitude”(变迁)的全剧核心。这是一次向专业戏剧靠近的尝试——因为没有现成的蓝本模仿,学生用了更多的舞台符号代替了传统中不可或缺的具象的、写实的道具。在写意式剧场布景中,演员通过站位的远近、高低;通过所站台阶的红、黑、白颜色的碰撞,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表观化。对于演员的台词,编剧更是大胆地保留了古音文的音节与韵律,磨砺了演员的英语台词的功力。演员在台上的每一处站位,每一个神情,每一次动作都经过导演组精细的推敲。经过一个多月的排演与打磨后,演员们已与角色融为一体。更值得一提的是,整剧的背景音乐都由剧组现场乐队完成:钢琴、小提琴、萨克斯、吉他以及人声合唱随着剧情此起彼伏,为观众呈现了视觉与听觉的饕餮盛宴。
大预班同学精心打造的经典音乐剧《Chicago》则呈现了完全不同的风情。全剧节奏明快,情节紧凑,通过演员们投入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角色演绎,人物个性突出、特点鲜明。此外,精致的舞台布景,精心的舞蹈编排,精细的台词表达,仿佛使观众置身其中,随着演员们的情绪波动,或悲或喜。这是高三同学在杭外舞台上的最后一次演出,他们为此倾注了很多、付出了很多。演出结束时,他们与大家一同回顾了在杭外六年间演出的精彩点滴和感人瞬间。当剧组的全体成员一同喊出:“We love you,HFLS!我们不毕业!”台上台下多少人红了眼眶。就像他们所说的,“This is not the end of the journey,just the start.”杭外精神的传承就体现在这里,杭外人的梦想永远在路上。
节目串场时,初中同学带来的歌曲“Fly in the Big World”以及“多语风情”,展示了新一代杭外人的青春风采,我们也更加期待,未来他们的精彩演出。当然,我们还要感谢志愿者,以及为了此次晚会的成功举办而忙前忙后的老师和同学们,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这是一个梦想的舞台,这是一个奇迹的舞台,让我们期待来年再见时,有更多的惊喜与感动!
SALUTE TO CLASSICS•向经典致敬,To the one and the only HFLS!
(杭外记者团 供稿,摄影:倪江、李甫贵、学生摄影社)
● 获奖名单:
最佳语言运用奖:《冬天的故事》(下)
最佳舞台效果奖:《芝加哥》
最佳集体配合奖:《芝加哥》
最佳场景设计奖:《芝加哥》
最佳改编剧本奖:《冬天的故事》(上)
最佳音效奖:《冬天的故事》(下)
最佳导演组:《芝加哥》
最佳女主角:大预班 洪可欣(《芝加哥》)
最佳男主角:高二3 石书欣(《冬天的故事》(上))
最佳女配角:高二2 杨北辰(《冬天的故事》(上))
最佳男配角:高一2 杨宇豪(《冬天的故事》(上))
● 精彩瞬间
1. 冬天的故事
2. 芝加哥
3. Fly in the Big World
4. 多语风情
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