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享受科学探究的魅力——记初三年级科技课题成果展示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823 发布时间:2015-04-17 01:54:32

412晚上 ,初三同学享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盛宴。同学们齐聚在报告厅,观看了九名同学展示优秀课题。一年一度的科技节在年级课题展示活动中拉开序幕,同学们深感科学的魅力,并期待着在之后一个星期里科技节的各项精彩活动。

从上个寒假开始,同学们便精心准备着自己的课题研究活动。从选题,设计实验,查阅资料,操作实验,完善总结,深入探究,无不耗费了同学们的心血,同时又让同学们乐在其中,深深地体会着科学的魅力。各班同学先在班级中进行课题展示,各班挑选2名同学,最终有9名同学站上了5116报告厅的讲台,向全年级同学传递研究科学的欢乐。

从化学到生物,从力学到声速,同学们的课题研究覆盖面之广,令人心生赞叹:有初三(3)班李丰奥研究的“过氧化氢酶和酶促反应”,有初三(2)班吴嘉辰的“研究牛顿第二定律”,有初三(2)班杨逸驰的“电解液溶质质量分数对化学电池电气性能的影响”;也有别开生面的课题,切近着我们的生活:有初三(4)班周鸿宇的“火焰的导电性”,有初三(1)班叶嘉昊的“鞋子底纹与运动的相适应性研究”,有初三(3)班杨彧蔚的“关于口香糖的研究…… 所有的课题研究展示都让在场的同学及老师耳目一新。课题展示生动有趣,主讲的同学通过科学准确而又幽默的语言将完整的实验过程讲述下来,深深吸引着同学们的注意力,同时展示着科学研究的魅力。

这次年级展示带给同学们的收获颇多。如何将课题活动开展得更完善和全面,如何选材,如何选题,如何确保科学实验的严谨,如何生动地向他人讲述,相信这些问题在同学们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真正的科学是由双手造就的,让我们在实验研究中尽情享受科学的乐趣吧。

                                 初三(3)班 舒玥 报道

附参加课题展示部分同学的感想:

在课题展示的活动中,我很荣幸地成为了讲者中的一员,为大家展示我的研究成果。

展示活动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开始了。首先上场的是胡“老板”,向我们展示了千变万化的风暴瓶。然后是杨同学有关口香糖的研究。李同学的有关过氧化酶的研究也同样抓人眼球,特别是现场的大象牙膏表演尤为精彩。

就要讲到我时,却已经到了下课的时间,坐在台下的观众们也渐渐沉不住气了。我走上台去,打开PPT讲了起来。我的实验室时关于“电解液溶质质量分数对化学电池电气性能的影响”的。我喜欢科学,对化学更是情有独钟。在寒假里,我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向同学老师们讨教,并顺利借到了有关实验材料,完成了我的实验。在展示之前,我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可是到了上讲台之时,仍是略微有些紧张。于是我就是这样怀着一种紧张的心情,也带着我满满的研究成果和信心走上了台。在演讲过程中,我对我的实验及原理进行了充分的讲解和阐述,也渐渐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我顺利完成了演讲,如释重负。出乎意料的是,我得了一等奖的成绩。

通过研究性学习和交流展示,我不仅温习了书本里的知识,学习了进行科学实验的主要方法,还拓展了眼界,可以说是受益匪浅吧。

初三(2)班 杨逸驰

很荣幸能够在这次课题报告中获奖。但我相信和其他参加展示的同学们一样,我在乎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过程。

关于各种过氧化氢酶的实验我前前后后做了不下10个,而在初寒假时简单粗暴地制取猪肝研磨液的方法及催化的实验在现在看来就像游戏般天真不成熟,那时也不曾想到,这个课题会引导我在酶工程的领域内如此渴望地探索。在通过班级内的展示后,我着手改善整个课题,将研究点从过氧化氢催化剂集中到过氧化氢酶上,又缩小到对过氧化氢酶的抽提、纯化,以及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及机理。

我在国外网站上搜索大量官方资料、论文,从学校的图书馆借到了生物化学及酶工程的书籍,有幸向清华大学、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教授咨询问题。当我回头望时,发现自己在酶这条路上花了太多精力,太多时间,但自然也获得了不少专业性知识,尽管在酶的领域里还只是九牛一毛。越深入我便越是有一个坚定的想法,我想将那些不可思议的神奇分享给同学、老师、所有人。这不是属于我的知识,这是令所有人喜悦的科学。于是我只是去做实验,课题,报告;尽管我做得不够好,但我尽力了。

8分钟的课题展示局限了太多,也无法和大家分享深入的知识和更多我自己的思考,这是遗憾。非常欢迎在这方面有兴趣的同学老师能和我交流,提供指导。最后还是要感谢盛有山老师、伍秀丽老师、化学实验室郑溢礼等老师,以及我的爸爸妈妈,我才得以成功完成课题。

初三(3)班 李丰奥

作为参赛者的一员,我对各路学霸在寒假里做的实验连连赞叹,同时也找到了自己报告的不足。

处于本人对口香糖的喜爱,我的报告是关于口香糖的。同时,我荣幸地来到了高端实验室进行实验,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是研究口香糖的成分。在口香糖的配料包上,我发现大部分口香糖都有胶基和糖这两种成分。于是,我设计实验,用硫酸和斐林试剂分别检验了这两种成分。我还斐林试剂,算出了口香糖中还原性糖的含量。

其次,我又验证了口香糖的清除方法。一开始,我预测口香糖可以用冰袋敷、用硫酸和菜油浸泡和用火灼烧来清除。经过亲身试验,我发现用冰袋敷和用火灼烧的效果最好。实验过后,我又思考:为什么用冰袋敷能够使口香糖很快揭下?这还有待更多探究。

第三,我研究了口香糖的灭菌效果。这是我第一次做生物实验,用到了各种各样的培养基和培养皿,更幸运的是,我有幸来到了无菌室,感受了科学的严谨性。我将浸泡过嚼过口香糖的生理盐水注入每个培养基,并将它们放入培养箱。这一过程非常精细,需要耐心和细心,锻炼了我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还自制了一个口香糖清除器的概念图,并且初探了口香糖灭菌曲线。

在这次活动之后,我学到了别的同学身上善于发现问题、肯钻的精神,我要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再次完善我自己的报告,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三(3)杨彧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