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浙江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场会记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720 发布时间:2011-10-22 11:06:15

在悠悠的水乡古镇绍兴,在潺潺的投醪河畔,浙江省的100多位来自各地市的高中英语教师聚集在绍兴稽山中学的报告厅,参加由省英语教研室和省外语协会组织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场会。活动主要集中在1819日两天。这两天中按照同课异构的思路,开出了高一、高二的阅读教学研讨课各3节和四个平行论坛。夏谷鸣校长作为浙江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分会会长全程参与了课堂的点评和论坛的互动。我组的张千老师受大会的邀请,开设了高二的一堂展示课。

张千老师的这堂展示课的内容是大会提供的一篇网络文章“Why mothers are so special. 整个课堂充分展示了我校高中阅读课中“在文本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理念和文本中的词汇循环提升的教学模式。

张千老师从自己妈妈的故事开始,引出了本课的话题:mothers。谈到自己最熟悉的人,学生们的话语开始多起来。紧接着进入正题,文本的阅读。在给足了学生充分的时间阅读后,在老师的一个个设问下,学生慢慢的从文本中的字里行间中体会了母亲的很多优秀品质。同时在和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的对比中和对文本题目的分析思考中,学生深深地感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Mothers are so special. We should feel grateful to them. 

和张千老师同课异构的另外两节高二的展示课分别由浙江省高中英语阅读教研的课题组成员桐乡高级中学沈萃萃老师和衢州第二中学的贵丽萍老师执教。这两位老师都是课堂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上课环节处理得当,主题突出,情感细腻。但和张千老师不同的是,这两位老师都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的改编。对于现在比较热衷的文本改编,夏校长给老师们提出了一些建议:1)从作者的角度,要尊重作者的观点,不宜改。2) 就英语老师自身的语言功底和语言的地道性,也不宜多改。但建议我们教师在阅读中,要不时的指导学生对文章或欣赏,或鉴赏,也可做评判性阅读。

19日上午安排的是高一的三堂展示课, 内容为人教版必修1 Unit 4Reading: 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这是一篇描述唐山地震前,地震中和地震后的文章。开课主题则是: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处理(循环与提升)以及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三节课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主题,同时也引起了观课教师的思考。

宁波二中的老师把教学目标定位在Reading for writing。教师从词汇、结构以及修辞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体会此类文章的写法和用词。课后活动则是通过观看一段地震的视频,写一篇类似的短文。瑞安十中的老师角度有所不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一系列文本理解的活动。通过教师呈现新词汇、学生从文本中找出相关词汇、填空练习以及对子对话,达到词汇的循环和提升。绍兴稽山中学的老师则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解读了文章。通过逐段的阅读和提问,学生不断体会唐山地震造成的灾难以及人们对此所持有的态度,从而实现情感态度教育的目标。

三位教师风格鲜明、关注点不同、课堂精彩。课后观课教师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关于教材处理、目标定位和词汇处理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最后夏校长也细致地评点了这三节课的得失,更解答了在场老师的不少疑惑, 比如整体阅读的重要性、文本理解的准确性以及词汇呈现提升的方法等等。

浙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题研究已经是第四个年头,很多的一线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 不断的思考,在思考中行动。这次大会中,一些课题组成员也进行了主题研究的汇报,开设了四个平行论坛。分别为(1)阅读教学中的材料处理:解读与使用;(2)阅读教学中的词汇处理:循环与提升;(3)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评判性阅读视角;(4)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这些教学的研究成果给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带来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思考,推动有效的阅读课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评判性思维方面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薄。这次的现场会让我们看到了浙江省的大批教师勇于探索和实践,在教中研,在研中教,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在教学研究方面的不足。(韩单,莫勤勤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