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2013-2杭外特色英语教学研讨班在我校举行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245 发布时间:2014-05-05 02:48:51

413日至425日,培训基地成功举办了2013-2杭外特色英语教学研讨班。来自全省各地及苏州国际外国语学校共37名老师,加上我校43位老师共80位学员参加了本期培训班。

“杭外特色英语教学研讨班”是本学期新开发项目之一,课程聚焦杭州外国语学校“以文化为导向的外语教育”模式,让受训学员从不同层面深入了解我校外语教学内涵,通过培训,学员们从课堂活动,课前、课后延伸做起,以语言为基础、文化为导向,从而构建课前教学、课堂教学、课后教学融为一体的外语课堂教学模式。

课程设计总体分为四个模块,包括理论研习、进课堂参与式教学实践、学员论坛、“磨课”三步曲。理论研习方面,我们邀请到了北师大著名英语教育专家王蔷和我校一批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和深厚理论研究功底的专家构建成“以文化为指向的外语教育”的英语教学理论框架。进课堂参与式的教学实践使学员们直观感受“以文化为导向的外语教育”的具体操作。学员们通过记录杭外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写课后评析,与指导老师交流,进一步明确了以文化为导向外教教学的流程。此外,本期培训班我们把学员培训后的“产出”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在培训的后半期,我们安排了三个单元的“磨课”,包括无辅助教学设计、集体研讨、小组说课、学员展示课等几个环节。

通过两周的培训,学员们表示,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以文化为导向的外语教育”是我校通过50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总结而成,建构了“以文化为指向的外语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相当丰富的“以文化为指向的外语教育”实践方法。“以文化为指向的外语教育”模式已获得普遍认可,成为杭外的一个品牌,并在省内诸多中学推广。

以下是几位学员的培训感想:

通过培训学习,我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理解有了新感悟;对整个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体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懂得了英语年段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和教科研的重要性,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学科知识得到了提高。我还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系统理论知识;要树立“人人学有价值;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基本教学理念;要成为一名优秀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做课程改革中的积极合作者;要做学习型的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成为“科研型”教师。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培训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英语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后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后记,对每堂课的得失有所记载,以便今后上课进一步提高;并积极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参与投稿或评比活动。

总之,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会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

                  ——余杭区五常中学 朱书香

首先,在这次的培训中,领略了6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风采,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的感受到他们扎实的基本功,不同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这几节课给我印象较深的是汪老师的《Unit11 Culture in Mind》这节课。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这一思想,让学生踊跃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这正是我平时教学课堂中所忽视的问题。从观摩教学中,我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有许多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同时认识到教师话语的质和量、提问方式、师生间的互动以及教师反馈性话语也可能会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

其次,通过集中的理论学习,使我逐步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教师的专业素养想得到发展和提高,一定要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提炼总结。有时候我会思考: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位好老师?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好的引导者?而平时我们疲于应付日常教学,很多问题没有认真地去探究和思考。这次的培训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地反思。那么,即使是有30年的教学经验,那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30次重复。包老师的《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让我们了解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各种先进的科技技术正不断猛烈的冲击着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因此,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在教学活动中遵循客观规律、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都显得尤为重要。

再次,培训进行时,恰逢杭外文化节的开展,我们很幸运的参加了具有杭外特色的“文化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昆曲表演,弘扬中国精髓的汉字听写比赛,还有具有外语特色的戏剧表演,传播时尚经典的走秀等等,让我们更全面地看到了杭外的魅力。

总之,通过此次培训,通过聆听学校各位老师、专家的讲座,及与各学员的相互交流,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更加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贫乏,促使我不断反思,如何更好地完善自己、丰富自己。今后,我要更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改变观点,提高自己的知识底蕴和业务水平,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争取更有效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诸暨市山下湖镇中 周丽华

杭外的课总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不管这节课的容量是大是小,从老师到学生都很从容。老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开口去锻炼,不会为了教学任务而打断学生或者减少学生锻炼的机会。每节课一开始都是学生的Showtime,而且每一天的任务老师都会提前布置,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周一news,周二dictation,周三dubbing,周四 reach-out 短剧表演,周五外教课。不重复的内容让学生每天都兴趣十足来展现自己,而老师也乐于给予他们机会和时间,也许就是在这一次次的锻炼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老师的尊重,这种成就感得到了延续,使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了不断地提升。课堂中,老师会将话语权尽量交给学生,让学生开口,对语言点知识点的讲解并不是依靠做题目,而是让学生在充分运用中来体会。正如杭外老师所言,杭外的学生不一定是学霸、考霸,但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绝对是一流的,而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不正是为了能更好的使用吗?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发现学生的语音语调非常棒,这与杭外老师的一贯坚持是分不开的。听音模仿时,要求学生标上升降调、连读、爆破等,并最大程度的模仿听音,长期坚持下去,造就了杭外学生一口流利、纯正的口语。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汪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