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麦家做客我校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974 发布时间:2011-10-14 01:20:42
10月12日,由省社科联、钱江晚报联合主办的浙江人文大讲堂活动走进我校。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我国著名作家麦家先生与我校师生共话“文学与现实的关系”。莅临我校的领导和嘉宾还有省社科联副主席邵清、《钱江晚报》总编李杲等。方健文校长、郭兆良书记等学校领导热情接待了做客我校的贵宾一行。 当晚,报告厅座无虚席。麦家先生对于文学的独到见解和深刻领悟让在场师生大饱耳福。麦家先生说,他十分乐意来作这次讲座,因为青春本就属于文学,而与风华正茂的杭外学子沟通交流,就是跟文学在一起。麦家先生希望同学们尊重文学、喜爱文学,他认为文学能让人更加了解自己的内心,能培养一个人的爱心,能唤起对自由的珍惜、对感情的珍重和对未来的憧憬。麦家先生的讲座更像是一堂人生哲学课,使一众听者得到了心灵上的洗礼,从而更加坚定地在文学中找寻爱的力量、真诚的力量和善良的力量。 讲座结束后,麦家先生还与我校师生进行了现场互动。我校学生的见识与口才更让麦家先生发出了“杭外果然不同凡响”的赞叹。在这一环节,麦家先生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成名之路,他的座右铭——“成名前要守得住寂寞,成名后要耐得住诱惑”也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麦家先生在讲座现场进行了签售,并亲笔题下“读书就是心回家”与我校师生共勉。 钱江晚报、浙江电视台科教频道、浙江在线、浙江之声等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现场报道。 (校办 供稿) 方校长、郭书记热情接待麦家先生 麦家先生为我校题词 麦家先生墨宝——读书就是心回家 讲座现场 麦家先生为同学们签字
《钱江晚报》10月13日C9版报道
(详见http://qjwb.zjol.com.cn/html/2011-10/13/node_117.htm)
浙江人文大讲堂昨晚走进中学校园
著名作家麦家对话杭外学生
心灵就像一只容器
文学如美丽的花瓣
“待会儿我一定要让麦家老师给我签两个名!他是我最喜欢的作家。”昨晚六点半,在杭州外国语学校报告厅外,早就等着一群中学生,他们手捧《风声》、《暗算》等小说,等候作者同时也是浙江人文大讲堂嘉宾麦家的到来。浙江人文大讲堂昨晚走进中学校园。
难得在公众讲座上露面的麦家坦言,吸引他此番前来的除了杭外的盛名,还有学生身上的“青春期”。“我为文学而来,你们的青春就是文学。因为青春期的人有一颗孤独的内心,心里藏着无数秘密宁愿付诸笔端,从文字中找朋友。每个人的青春期只属于文字。”“人的心灵就像一只容器,而文学就如一朵朵美丽的花瓣,只有心灵足够大,才能装下它们。”麦家对文学的解读获得了中学生最热烈的掌声。
昨晚麦家现场为学生签名售书。 尹炳炎 摄
和青春在一起,就是和文学在一起
“和青春在一起,就是和文学在一起。”麦家说。和杭外的学生在一起,麦家的心也变得更“柔软”。他说:“文学的魅力在于滋养心灵,文学不仅让你自由,更让你知道自己的内心。亲近文学最好的状态,就是当一个文学爱好者,如一个英国村妇,在阳光和煦的午后,喝着浪漫下午茶,读着但丁的诗歌,这样的文学状态是最好的。”麦家也“诉苦”说:“但我这样的状态就不对了,每天被影视公司和出版商追着,叫你写东西,还没写出来呢,就有合同追着叫你签下来。我成了文学的‘奴隶’了,你们不一定要像我这样。”
近两个小时的文学讲座,麦家为现场五百多位师生烹制了一杯心灵鸡汤,他说:“我孩子和在座的同学差不多大,但成绩肯定不及你们,家里人很担心,我却从不为此烦恼,因为他从小就很爱看书,文学能培养爱心,只要一个人的心灵纯净,将来一定会幸福。没有一部文学作品里的坏人能打败好人,邪恶能战胜正义,因为这是全世界文学家的一个约定,文学是宣扬爱、真、善的力量。”
麦家还拿自己现身说法:“很多同学可能知道我刚刚经历了丧父之痛,今天依约而来,是怕你们失望。我这份对他人的体谅和爱就是文学给的。”在麦家看来,虽然在物质不断丰富的今天,文学渐行渐远,但文学的力量仍不可低估,希望中学生能成为文学爱好者,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爱心,掌握幸福。
向学生透露,下一步最想写武侠
除了聊文学,在互动环节中,杭外学生还抛出了各种“犀利”问题:“你当年默默无闻的时候,如何面对失败?”“在你的青春期是否有一种写谍战文学的情节?”……一个个问题让麦家自叹“口才不如”,同时他也透露了自己不少新动向。
学生:您写的书是文学作品,我们接触的电影和电视剧是现实的作品,在两者之间是要构架一座桥梁的。很多东西被改变成电视剧之后就失去了某种意义,您怎么看待改编这件事?
麦家:影视是艺术,和文学可以统称为文艺,两者并不矛盾。小说变成影视作品肯定要经过改编。不光是我,就连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搬上银幕的时候也是被改过的。
好的编剧、好的导演会将文学作品改得更好,水平差的导演会给你改得四不像,要靠运气。所以有时我实在没办法就自己改编。最近我笔下那个能听密码的“瞎子阿炳”也要搬上大银幕了,扮演者是梁朝伟。
学生:众所周知,您现在主要写的是特情小说,您是否愿意尝试一些其它风格的作品?
麦家:很多人说我是谍战之父,是因为这些是我的成名作品,其实我写过很多其它的作品,不过没人留意。写作题材就是挖井,我终于挖到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井,就停留下来。但时间长了也会有审美疲劳,如果再这么继续写下去难免重复。以后写什么我还没有想好,但目前最想写的是武侠。金庸、梁羽生这一代人把武侠写到了极致,但那都是成人童话。我觉得武侠还可能有另外一条路,让武侠接地气,让已经“升天”的武侠落到地上,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让人可以相信。
写作可以“教”,但阅读是最好老师
对话现场,不仅是中学生,连有十余年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也向麦家请教:“作文教学,历来有争议,写作到底可不可以教?比如说‘开门见山’,‘结尾点题’等等技巧,是可以教的吗?您作为作家能不能给语文老师一点建议?”
“写作是可以教的,但是应该是由书来教,不是人来教,阅读是最好的老师。”麦家爽快地回答,中学生们心有灵犀,全场响起最热烈的掌声,“就是当学生阅读到一定量的时候,自然就有一种写作的冲动,至少他会写作了。而所谓的写作技巧,就像学骑自行车一样,仅空谈是没用的。但是现在的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让中学生去阅读文学作品,假如我是语文老师,恐怕也难对付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