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拼搏,在热血沸腾之际——杭外记者团运动会全程报道之二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4641 发布时间:2013-09-30 12:33:24

一、赛程总结   

   

     9月29,晴转阴。

    在校方的精心策划以及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运动会第二天的赛程圆满结束。这是运动会最繁忙的一天,可以说,也是最精彩的一天。

    上午初中男子组与高中女子组的1500决赛首先成为全场的焦点。初中的胡思来、陈怡凯与方熙正同学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完善的身体素质夺金。高中同学的成绩同样不俗,尤其是高三年级的郑听雨同学,传奇长跑女将以6:17的成绩三次夺冠。

    激烈的高中组4*100决赛也随后展开。在震耳欲聋的加油声与欢呼声中,高一(3)班、高二(7)班、高三(9)班的运动员分别取得本年级男子组第一的好成绩,高一(1)班、高二(1)班、高三(5)班的女生们也陆续夺冠。

    径赛的热场之战——两百米决赛在下午首先火热展开,可谓是高手如林。在昨日首战告捷的战绩下,高一(5)班马建舟同学战胜劲敌——昨日高一400冠军曾振焕同学,再次夺魁。而高二(7)班的余知桓同学与高三(7)班的徐超元同学也在各自的两百米比赛中独占鳌头,徐超元同学继马建舟同学之后成为又一个一百米两百米双冠王。

    继续进行的高中男子三千米决赛,便是体现了同学们对战胜身体极限的渴望。周逸卓、包鲁丞以及竺鑫康三位同学分别将高中一二三年级3000长跑桂冠收入囊中。其他同学们也以他们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坚定迈向终点的自信,征服了漫长的路程,博得了现场师生及家长的阵阵掌声。

    田赛赛场同样夺人眼球。初中的实心球比赛中,初二年级的王一帆同学以11.16的不斐成绩摘得男子组榜首,而初二年级的周涵之。值得一提的是,在初二年级女子组的实心球比赛中,校纪录被连续四次刷新,成为当日场上的重大焦点之一。而初三(3)班的靳轶凡同学与初三(2)班的潘烨则在初三男女实心球项目中称霸。

    跳远跳高场地同样精彩。跳高场上,王家浩同学成功卫冕,问鼎高二男子跳高组冠军,高一(5)班的胡智超同学则在三年连续屈居次榜后一雪前耻,夺得第一。在比赛过程中,尽管已经确定了第一的成绩,但同学们依旧要求加高高度,努力挑战自己、突破极限,这样的拼搏精神令人动容。而高二年级的夺冠热门虞凯杨同学,也不负众望,在男子组跳远比赛中成功卫冕。

    在热火朝天的气氛中,第二天的赛事宣告结束。而我们即将迎来的是,是本届运动会的决战之日。在这里预祝全体运动员能够在收官之战中保证自己的优势,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成绩!

(杭外记者团 张懿诺/文)

二、采访总结

尝试是克服困难的第一步——高二跳高男子组冠军采访

    在第二天举行的高二男子组跳高比赛中,来自高二(1)班的王家浩同学勇夺桂冠。这位同学曾多次在该项目中获得优异成绩,是一位实力强大的运动员。以下是记者对王家浩同学的采访。

    记:能说一上一届运动会的成绩吗?

    王:1.68

    记:据我们所知,你在三级跳远项目中也夺得了冠军,那么你是觉得自己在田赛方面是否有过人之处呢?

    王:从小学开始就有练习。

    记:那么在长期对跳高跳远的学习与精益求精中,是否有着令你记忆深刻的故事吗?

    王:记得小学有一次练习跳高,结果把手压得骨折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再跳。但是后来也就慢慢克服了,也越跳越好了。

    记:这次的最后高度你一次就跳过去了。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很有信心的人吗,至少是对跳高?

    王:我觉得我是挺有信心的。

    记:在运动会之前有突击练习吗?

    王:也没有(突击训练),就是在前一个月里练习练习动作。

    记:那么接下来还有什么目标吗?

    王:恩,明年我想要试试能不能破纪录。

王家浩同学长期执着于跳高跳远类项目,并多次达到年级最高水平。上一届运动会中,他与记录仅有毫厘之差。他希望能在自己在杭外的最后一年再次参加运动会并打破校记录。在对于跳高执著的追求下,他迎难而上、勇于尝试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让大家一起为他祝福吧!

(杭外记者团 杨晨/文 余倩格/图)

高三4*100冠军采访——高三(9)班

记:你觉得你们四个人能够夺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每个人都跑得很快,接棒好。还有就是一种心态:去年我们班的在(4*100)决赛中跑的还好,但是跑错了道。而今年我们就是怀着一种自信,要赢回来。

记:你们班的运动员能够跑的很快,你觉得这是得益于什么?

答:他们本身就很快。

记:众所周知,接棒的配合默契度对接力赛是很重要的。你们四个人在交棒时的极快反应速度与默契度又是怎么炼成的呢?

答:我们的接棒在初赛时不太好,但是平时还可以。我们的交棒也不是完美的。

记:你们在之前的一个月经常练习吗?

答:前一段时间每天下午都会练习——先热身,然后加速跑,我们会跑跑100

记:在练习期间你们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后来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答:就是交接棒不是特别好。比如我在接棒时会跑得太长,跑出接棒区。

记:你代表你们四个人有什么话想对身边的人说?

答:感谢全班同学的支持。

记:最后一问:你们四个人还会参加4*400的接力吗?

答:不是我们。

边上的人:第一名已经预订是我们的了!(笑)

(杭外记者团 杨晨/文 余倩格/图)

圆梦三千——高三男子组3000冠军采访

    每个人都应会记得,在高三男子3000的赛场上,有一个蓝色的身影以200的速度第一个冲线。就在昨天1500的比赛中,也是他,摘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他就是APU班的竺鑫康。

问:对于这个成绩,你觉得满意吗?

答:不算是很满意,应该还可以更快。

问:那么冠军是不是意料之中的呢?

答:我也说不好,也许吧。

问:为什么既报名了1500,又报名了3000

答:因为耐力是强项吧,虽然其他也不错。

问:在你跑3000中最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是否有什么力量支持着你?

答:我去年因病没有参加,去年我还是运动员代表呢。可以说是一个遗憾吧。可以说今年的这个冠军让我弥补了这个遗憾。夺冠是我的动力。

   

记者按:采访时听到这样的回到,所有的人都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为他能够在即将离开母校的这一年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杭外记者团 杨晨/文 余昊晴/图)

三冠王的炼成——高三女子组1500冠军采访

今天观看高三女子1500800的同学,想必对夺得双冠的那个背心女生印象深刻,她的步幅不大,但她的步频却使她有了无与伦比的速度。光彩的背后必有付出,出于好奇,笔者对这位美女运动员——郑听雨进行了采访。

记:我们是记者团的,想对你进行一个采访。

郑:哇,终于有人采访我了。恭喜你们,你们比电视台快。

记:你曾经参加过长跑吗?

郑:是的。高中三年我报得都是1500800,我高一是两个第一,高二一个第一一个第二,那是因为来了一个女生,在美国专门练过长跑,所以特别快。

记:你平时是怎么练习的?暑假有练吗?

郑:我平时在早上或下午跑,每次跑4圈。暑假里练得比较多,我是沿着江边跑的,目测有两三千米的样子。

记:你的跑步方式很特别,步频特别快,你一直以来都是这么跑的吗?

记郑:我矮啊,步频快才能克服腿短的问题。有些同学笑我跑步时仰头的姿势,但这样跑呼吸比较通畅。

记:你的呼吸方法是怎么样的?

郑:我都是仰头用鼻子呼吸的,只有最后冲刺时才张嘴。我也没觉得有特别的频率,只是我平时跑的时候都很注意呼吸的。

记:你跑完的具体感觉是什么?相比于其他同学你看起来很轻松。

郑:那是因为没用尽全力所以觉得不太累,我暑假沿着江边跑的时候每次都累得快瘫下来的。

记:那你觉得运动对你有何益处?

郑:当然,有很大益处啊,像喝了脑白金一样神清气爽。

在高中三年的长跑比赛中,郑听雨同学将她的名字牢牢刻在了大家的记忆中。在采访中她也表示在今后她会挑战赛程更长的比赛。相信用于挑战的她一定能载着更多的荣誉,越走越远!

(杭外记者团 李雅欣/文、图)

三千冠军与无冕之王——高一男子组3000冠亚军采访

是谁,凭借90斤体重的身躯在1500的赛场上?又是谁,凭借瘦小的身躯疾奔在3000的赛场上?当我们问出这两个问题,答案便只剩下了两个人:高一(4)班的周逸卓,高一(5)班的高扬然。

可曾记得烈日炙烤下的塑胶跑道上,许多身影分散在跑道各处,但最引人注目的,无异于最前面相依相随的两个矫健的身影。他们的名字分别是周逸卓,三千米冠军与一千五百米季军;高扬然,三千米一千五百米的双料亚军。鉴于两人出色的表现与坚持不懈的精神,记者作了以下采访:

问:你们对这个成绩满意吗?

周:就名次的话,满意了吧。速度的话,本来也许还可以再快一点。

高:不满意。还没有从昨天回复过来。

问:这是意料之中的成绩吗?

周:不,有些意料不到。因为高扬然很强,本来只希望前三的。

高:也是也不是吧。我知道他(指周逸卓)很强,但我怎么能对自己没有信心呢?

问:是什么促使你又报1500又报3000

周:本来报了一个,结果另一个长跑项目没别人了……

高:这些项目没有人了啊。

问:昨天跑过了1500,还没回复好吧,是什么支持你们在最难受的时候坚持下去?

周:其实我基本恢复好了,而今天状态其实不错。昨天冲刺输给了高扬然,不太甘心啊。所以,应该是对手,还有夺冠的信心支撑我吧。是这些给了我动力。

高:对手吧,跑的时候也没有想特别多,就想着要超越对手。

问:你比赛前压力大吗?

周:检录时候还是挺大的吧。

高:跑之前压力很大,跑的时候就没什么了,也没空想什么别的了啊。

问:还有什么想说的嘛?

周:明年期待与高扬然在一决胜负。

高:努力过,不后悔。对得起自己就好了

后记:希望他们能在明年再创造佳绩吧,再说一句,三千比赛真的很励志呢。

(杭外记者团 郎/文 王梓璇/图)

对手即战友——高一跳高男子组冠军采访

    在早上八点开始的高一男子组跳高比赛中,高一(5)班的胡智超同学力压群雄、不负众望以一米六零的成绩夺得了该项目的第一名。胡智超同学一米三起跳,最后在对一米六二的冲击中败下阵来。以下是记者对他的采访。

记:觉得今天自己发挥怎么样?

胡:发挥得一般。

记:从什么时候开始训练的?

胡:一两个礼拜之前吧。

记:听说之前每年都是第二,今年拿了第一,高兴吗?有什么想法?

胡:觉得每年第二,拿个第一也不错。

记:想对好友加劲敌王力坚说些什么?他昨天跳了一米五五,觉得对不起支持他的人。

胡:我觉得我的状态比他好。而且我没有支持者,所以没什么压力。(笑)

记:我们都是你的支持者啊。

记:接下来有什么目标?

胡:明年再超王力坚。

虽然曾经是对手,但今天的胡智超同学言语中却充满了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青春与力量不应该因为比赛而隔阂。这就是校运动会所带来的深层的美好。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自己的冠军。

(杭外记者团 余昊晴/文 余昊晴/图)

运动会指令长章路平访谈

    “各就各位,预备”预备铃一响,运动员们心中的弦便绷一抹抹紧了,随后枪声响起,一抹抹矫健身影飞奔而出发令员对于比赛顺利高效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因此,我们(下面简称R)专访了运动会的指令长——章路平老师(下面简称Z)。

R:您担任指令长的职位已经有多久了?

Z:大概十来年了。

R:是学校安排的还是您主动请缨的?

Z:当然是学校安排的。

R:今年一犯规就要罚下场吗?

Z:是的,国家不是这样安排的吗?

R:以往不是犯规两次才罚下场吗?

Z:这届是这样的。

R:可是昨天我们看到了一个犯规继续参赛的女生。

Z:这是没管好,犯规一次就失去比赛资格了。

R:今年又遇到什么印象深刻的事吗?看到大家在跑道上冲刺,热情,阳光,您有没有找到您年轻时的感觉?

Z:没什么印象深刻的事。说实话,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如以前,成绩也一届不如一届了。

R:真的吗?刚结束的3000上前两位(高二男子)不是很快吗?

Z:唉,你们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不,同龄人眼里出西施。

R:那您在中学中有参加过什么项目吗?

Z:那多了,3000啊,1500啊,还有跳远,这个我记得很清楚,我能跳5.7,打篮球我能50投连中。(章老师身高不到17,高一跳远冠军成绩5.01

R:真是难以置信,您当年身体素质真好,谢谢您接受采访。

老师所说的或许是事实,不过既然已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就该胜不骄,败不馁,运动员的精神已在我们心中。

(杭外记者团 李雅欣/文、图)

   

记者团何诚老师专访

    比赛已经过半,许多同学们都赛出了超越自我的水准,而我们有幸请到了何诚老师来给我们讲讲他对今年赛场的看法。

1.请问您觉得运动会中同学们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天气不是特别的好,所以从出成绩方面来看,可能不是那么理想。参加比赛的同学们必须要做好充足的热身运动天气比较凉,同学们想要拿到好成绩还是比较难的至于在看台上观赛的同学们,秩序还是比较良好的,后勤保障最好要更加细致一些,还有同学们要更加地支持与鼓励,使赛场能够产生一种运动的气氛。

2.同学们在之前的表现如何?有什么精彩的事情吗?

同学们在今年的表现总体来说不是很突出。同学们必须在很早之前就开始训练,短期的训练是没有什么效果的,我们要从长远的角度开始考虑。而精彩的事情,同学们不是一定要取得第一第二才值得表扬,特别是长跑,可能有些人在很后面,但他们仍然坚持着跑到最后。他们参与了,尽力了,就很值得骄傲了。

3.您觉得我们学校的运动会还有什么可以发展的?

作为最基层的运动会,个人竞技类的项目是不贴切的,我们必须要发展群体化的大众化的比赛项目。那种集体的与生活密切相连的比赛才能使更多人参与进来。

4.您想对接下来的同学说些什么?

   

    希望同学们体会到体育的魅力,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左右的,毕竟同学们的运动能力都是有限的。但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将来的日子里多多参加体育运动,不仅仅要在学习方面能够有所提高,更要拥有一种体育的精气神。

(杭外记者团 夏淼军/文、图)

三、摄影集锦

燃烧吧,小球!

感谢志愿者的辛勤劳动。

4*100正在接棒。

经典的pose

翻过去,世界就是你的。

都是用生命在运动的孩子们啊~

YEAH!!赢了!爽!

好兄弟,一辈子!

当黑背心对上黑背心。

为运动员们揪心。

努力拼搏的你们最美丽!!!

(杭外记者团 余倩格/文 余昊晴、张葛思涵、杨明宇、王梓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