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勾股定理的证明中体味历史的辉煌——《有效积累数学操作活动经验的实证研究》活动二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644 发布时间:2013-09-24 10:25:04
众所周知,“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中非常著名的一个定理,是数学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个定理不仅在应用中方便、简洁,而且自古至今证明它的方法更是数不胜数,历代数学家都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勾股定理。近期,我们初中数学教研组在初二年级开展了“历史的辉煌——探索勾股定理的证明”的课题研究活动。
同学们对这次活动都有所期待,每一位同学都投入到动手制作和展示的活动中来。活动前同学们寻找搭档、请教百度、准备材料,展示环节中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不断探究,层层递进,甚至通过摩擦产生了自己的新想法。这次活动的优点在于它给了学生很多的思考和动手操作空间,把视野拓宽,使得学生所知道的不再只是“勾三股四弦五”。操作才会有想法,思考才能有创造,从而使我们的知识得以长进。有些同学表示课题活动很好地提高了数学学习兴趣,对勾股定理的应用印象更为深刻。还有些同学觉得当一个好的老师首先自己要能完完全全懂了,而且准备要充分,否则就会手忙脚乱。而有些同学觉得参与了就很好,至少自己有了经验,以后对于实践活动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在操作活动中体味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给刚刚从点线面上升到特殊三角形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直角三角形的机会。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机械的记忆不是学习数学的最佳方法,建立在数学符号化的基础上,我们通过实践操作也可以获取知识,并且,这样的知识是更深入的。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整理了自己学习思路,前期的动手制作设计是对自我学习的考察,而后期的总结经验则锻炼了他们的表达交流与反思能力。
就像学生课后总结的:“从每一次课题活动中,我们总是能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细节,从每一处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问题上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改正。每一次自主的更正,无疑使我们在数学学习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除了老师传统的教学模式外,操作活动课让我们跃出框定的思维模式,对自己的数学学习与生活探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初中数学组供稿 顾彩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