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碰撞中成长——记初三“我做小小人大代表”文科综合学科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825 发布时间:2013-06-06 09:11:22
本学期初,初三学生就接到了来自政治老师的一项任务——做小小人大代表。
哦?怎么做?做什么呢?
做小小人大代表,要针对身边可能存在的制度问题或是其他有待改进的政策提出改革方案。议案的最终报告需要面对各位“代表”(其余同学)的各种质疑,大家共同商讨。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今年3月5日至17日顺利召开。在本届人大会议上,我们看到许多极具建设性的议案,有关教育改革,有关民族品牌,等等。
与此同时,初三的同学在成立起各自的议案小组后,也展开了针对各自主题的调查,在各类问卷中,也涉及到了许多方面:中等职业教育、高中分班、中学生体质测试、杭外班车、杭城养狗…… 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各班有了“问卷满天飞”、“问卷传传传”的盛况了……
前期调查有条不紊,中期提出详细的改革措施,后期准备报告…… 嘿,这报告可是重头戏。每节政治课上,我们了解到了我国目前已经实施的各项政策,同时也惊叹于各位同学那一双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以及极其缜密的思维。我们更明白了,发现问题固然重要,能够解决问题才是重中之重。我们领悟了,不仅要有批判的思维,更要有建设性的思考……
这一切,在堪称经典的答辩环节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每一条议案的提出都会受到一定的质疑。各位代表从议案的可行性、发展性、有效性等多方面提出了问题,提出议案的代表也竭尽全力进行解答。最经典或许就是:“我们希望各位代表不要曲解了我们的意思……”、“你不能否认的是……”、“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完善更具体的措施……”课堂上的答辩时间不够,有下课时间,还有食堂……
甚至也有同学私下里戏言:“太可怕了,这答辩辩到后来不会打起来吧……”当然不会,在每一次的碰撞与交流中,或多或少我们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无论是口才也好,亦或是思维。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为了一个更完善的措施。
有许多的议案在之后的投票环节中得了了超过半数的赞成票,这是大家的肯定。有的议案则在可行性上遭到了反对,当然这是为了更好的提高。
“虽然我不是真的人大代表,不过说不定以后会是呢。算是一种锻炼吧。还真得好好练练口才,不然吵不过这么厉害的各位啊……”
“我们期待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所以才有这样不容易的议案们……”
我们在成长。
(初三2班 斯羽西 初中政史地组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