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端午节里的传统文化——第15周国旗下讲话稿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955 发布时间:2013-06-03 03:22:33

演讲者介绍

章佳琪,现任初二(1)班班长,为初中部学生会活动部副部长,曾获“五四”文艺青年称号、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获得第11届“21世纪杯”全国中小学生演讲比赛杭州市二等奖,多次参与策划班级及学校的艺术节和外语节节目,并积极参加学校其它各项活动。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下周612,是端午节,对于这个中华传统节日大家一定是相当熟悉了,也先祝各位端午快乐。端午有许多别称,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叫夏节——端有初始的意思,而节日一到来,便代表了夏天的开端,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在这一天,传统是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在我们初二的课本中作家汪曾祺先生也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吃十二红等有趣的地方风俗。这些不知道传承了多少年的东西,才是传统的老底子。但现在随着社会的愈加进步,竟连这样温暖的东西都在慢慢消失。

近几年来,不管是春节还是端午,它们的气氛都再没有从前那样浓。除夕时坐在电视前看完春晚就算这么过完了春节,而端午节就更无痕迹了——粽子随时都可以吃到,闲暇时间的选择也是在电脑前看着美剧英剧而非逛到江边体验赛龙舟的兴奋。将这些传统节日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化。比如圣诞节、万圣节还有愚人节,它们倒是在我们生活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文化沟通出现在了生活中,去国外进行交流访问的同学也不占少数。这固然是好的,可我们就能如此心安理得地遗忘那些传统文化么?我们就能在洋节来临时一起欢庆而在传统节日来临时若无其事么?也许我们以后会去往别的国家求学工作甚至定居,可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曾脚踏实地地站在母亲的土地上!记得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把一些国家叫成法兰西、德意志,那么中国是什么呢?这答案是令人惊艳的——中华。是啊,中华!在这两字之中,蕴含了多少豪迈与大气,希冀与期盼——要谨记我们的名字是炎黄,我们来自中华。所以,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请别忘记我们自己的文化,那些无可替代、独一不二的东西。如果只是盲目地模仿学习西方文化,那么最后给我们带来的结果,只怕是第二次失败的洋务运动。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有何其珍贵的文化瑰宝,它有自己的大气古典,不像西方文化那样夺人眼球,却是淡淡的素雅,令人惊叹迷醉地沉浸——似若一盏清茶,口齿留香。

最后,请允许我借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我的心声:您生而为龙,即使一朝折断掌牙,拨裂鳞片,瞎目断爪,坠入浅滩,龙依然是龙。愿我有生之年,得见您君临天下。此外,本周末高三学长学姐将迎来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场考试,趁端午传统佳节来临之际,也把这份吉祥如意送给他们,预祝各位学长学姐本周高考顺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