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斤的智慧——记国际赏识教育学会会长曾桂安校长讲座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968 发布时间:2013-05-20 12:07:15
“三百斤的智慧”,这个新奇的题目在讲座开始前就引起了同学们的猜测与好奇。随着“Te ri ma ka sih”这句马来语,演讲人曾桂安校长为同学们疑惑的解答拉开序幕。
其实,“三百斤”,与“一百斤”,是一个就业者在被给予同等薪水面临的抉择。这个故事看似简单,同学们也都为就业者选择了轻松的“一百斤”,但接下来的情节是:“六年后工厂倒闭时,谁更有竞争力”的问题,却着实让以为问题简单的同学都愣了一下。
接下去的会场里显示了十分活跃的气氛,针对这个故事,同学们踊跃地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同学们从社会的需求、时代的发展,甚至是从劳动对于人体生理要求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种是认为抬三百公斤的人每日坚持下来,命运终会回馈于他。一种是认为每日抬一百斤的人每天有更多供他自己支配的时间,因此他可以去学更多自己想学的东西,最后也是他更有智慧。第三种是对这个问题表示质疑,以及在考虑这个故事本身的意义:“并不存在谁更有智慧的说法。”
十多位同学发表观点之后,我们的演讲人曾桂安校长才公布了他真正的主题:赏识困难。所有的今天的努力都会在明天给你意想不到的回报。曾校长总结道:“不要怕做得比别人多。克服困难后就可以长能力、长智慧。”这是他第二次带着慈祥的笑容用不是很标准的普通话语重心长地说了这句话。后来,他提到了“吃苦”二字,说了一句非常浅白通俗的话:“一个家庭里,如果孩子们怕吃苦,这个家庭就会没落;一个民族,如果下一代怕吃苦,这个民族就没有希望。”
如果说“赏识困难”是曾桂安校长对我们提出的期望,那么我们更加应该相信,21世纪的中国少年,必不会是“垮掉的一代”,一如曾桂安校长说的,我们是会吃苦、有大梦的一代,是能忍受“严冬刻骨寒”,有“梅花扑鼻香”的一代。
(初三1班 陈朱晋、初三2班 范凌与 报道)
附:
曾桂安,国际赏识教育学会会长,马来西亚著名民办学校沙巴崇正中学退休校长,马来西亚行知文教发展中心创办人,马来西亚独中董总师资教育局前任主任,2012年马来西亚教育局华文小学《爱心学校》计划受聘讲师,行知赏识教育知名国际讲师。拥有33年学校教育与管理经验。自2009年以来,曾受邀到中国、韩国、香港、马来西亚等各国1200多所学校主讲《行知赏识讲堂》,广受欢迎。现时,他在建立了超过40所国际行知赏识实验学校或研究基地,研究、实践、推广爱的规律。他认为行知赏识文化是人类春天的事业,并尊奉中国教育家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去开拓“人类春天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