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就梦想——记者团科技节系列报道之科普宣传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543 发布时间:2013-04-18 10:03:47
改良方法,提高效率——记高三对初中学法指导讲座
在茫茫科目与作业中,你是否还在寻找一个有效、方便的学习方法?
4月7日晚上,由高三大预班五名同学主讲的学法指导讲座如期展开,这五位现已被保送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学姐学长们向初一、初二和部分初三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成功之道,布及各个科目。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但仍让同学们有了新的、更深的感悟。他们提到,语文要多积累阅读,数学要及时查漏补缺,英语也要大量阅读,科学重在多实践和浓厚的兴趣。看来学习依然脱离不了这些最根本的路径和方法!往往这些前辈历经风吹雨打的经验就越显厚重、实用,其中一位前辈还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可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初中同学一定会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教化中更深地体会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往后的学习中倍加努力!
(杭外记者团 冯佳烨/文 陈若薇/图)
又是一年水火箭
——记物理社水火箭制作方法讲座
本届科技节的主题是“科技成就梦想”,然而无论是届数的逐年增长,亦或者科技节主旨的丰富变化,水火箭却是科技节永恒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少数不置可否的态度却没有对真正投身于水火箭的同学的热情产生丝毫影响。
舒相如同学首先为大家提供了赛前制作水火箭的建议,有详有略。包括在水火箭的头部可以放置用报纸包的沙石,以保证其能够在空中稳定飞行,避免了摇摇晃晃、难以射击目标的情况。接着,马知遥同学悉心提议大家放置沙石的数量-——65粒左右,同时也提醒同学们对沙石数量要视情况而定。接下来,这三位同学各自分享了在底部橡皮塞上涂502或是成功,或是失败的经历,以此说明对材料的控制能力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第二个被介绍的方面则是现场实地操作。舒相如同学特意强调了瓶子上下粘合的紧密程度以确保水火箭不会在运行过程中壮烈牺牲。如果没有勇气用手发射,体型大小合适的发射架也能为此带来便利。而水火箭内的水量则是至关重要的,一般瓶身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左右。
在最后的学生提问环节中,有同学提出别具一格的想法——用曼妥思和可乐代替自来水,这位勇于尝试的同学的想法得到了某些方面的支持。自然,三位同学也给予了一些改进意见。
三位同学对水火箭制作细心的指导对同学们有莫大的帮助,也激起了大家对此的兴趣。虽然只是一个小小水火箭,但真正要做到极致精巧却不是易事。也许发射的不仅仅是简单的火箭,更是是杭外莘莘学子对科学梦想的不懈追求。
(杭外记者团 张懿诺/文 杨小雨/图)
参与数学研究 展望美好未来
——记“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讲座
数学源自于古希腊,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科学。今日,数学被使用在世界不同的领域上,包括科学、工程、医学和经济学等。
讲座的最后,
本次“丘成桐中学数学奖”讲座旨在为同学们建立起一个平台,欢迎更多杭外的同学参与其中,参与到数学的研究中去。
(杭外记者团 宋璐旖/文 刘昊楠/图)
科技成就梦想
——记高二科技知识竞赛
第一个必答环节每班按抽签顺序选题进行回答。必答题共有3题,分值从5分到10分再到15分。随着题目一道道的出现,大家的惊叹声不绝于耳——本次竞赛的题目涉及化学、物理、生物、语文、生活常识等多方面,范围之广,内容之深,不难看出竞赛的专业性。参加竞赛的同学们群策群力,以期拿到最高分数;观看的同学们也积极开动脑筋,等待着可能的求助。一轮下来,场上的气氛十分热烈,有人为大意失分而懊悔,有人为领先成绩而自豪,有人为下个环节而跃跃欲试。第一轮过去后8班和9班分数为最高,其他班级也摩拳擦掌期待着下一环节能反超。
第二个抢答环节更加惊心动魄,因为这一环节所比就是看题速度、动脑速度、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手指灵活程度。参加竞赛的同学们都尽其最大努力,往往在许多人未曾看完题目时便做出了回答。在令人有些眩晕的60道紧促抢答后,场上比分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有些班级后来居上,显出了非凡的实力。而本环节结束后,只留下了前5名进行下一环节,他们分别是6班、9班、1班、5班和8班。
在第三个环节车轮战中,5班、8班和1班先后下场,最后只剩下6班和9班争夺冠军。当第26题“判断题:一勺精盐溶于水液面会上升”出现时,6班果断的使用了免答权,而随后的9班未能答出这道题惜败。自此,紧张的竞赛结束了,6班获得了“学霸”称号。
随后,主持人请台下有兴趣的同学上台答题,以5题为限。可是,此次竞赛的题目都十分有水平有深度,一直无人能够接连答对5题。后来甚至连观看转播的高一同学也按捺不住,趁课间到3117过了一把答题瘾。
高二科技知识竞赛圆满结束了。没有结束的是我们从中学到的知识,是永远探索钻研的精神。科技创造明天,科技改变未来,科技成就梦想,愿大家能从学习实践中提高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杭外记者团 吴莹/文 王俊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