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盛放的音乐与诗歌之花——记“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讲座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418 发布时间:2012-12-25 09:33:37

在艺术节充满着浓厚文学气息的氛围中,我校荣幸地邀请到了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剑亮教授为我校师生作讲座。此次讲座的主题为“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于1223日晚3117阶梯教室举办。

教授向大家阐释了“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时代背景及意义内涵,他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心灵的饕餮盛宴,提高了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及知识的宽度、广度和深度。

教授将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结合方式分为四种。他首先讲述了“直接为古典诗词谱曲”的方式。在外国有歌德、海涅等诗人的诗歌被著名作曲家谱曲后传唱千古。接着他着重推荐了台湾女歌手邓丽君专辑《淡淡幽情》中的作品,如《独上西楼》《但愿人长久》《几多愁》《胭脂泪》。教授认为该专辑的作品是直接为古典诗词谱曲的作品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并分析了谭健常、梁弘志等作曲家所谱之曲的内涵。然后李教授谈到了大陆作曲家苏越所作曲的《月满西楼》。他向大家表示,词是一种音乐文艺,其艺术属性决定了它更容易与流行歌曲融合;歌曲能发挥诗词的情感内涵,丰富其表现功能。

教授所讲述的第二种方式是“以词调为歌曲名”,其优势为词调原本就是一首词演唱的音乐依据。此类作品的代表有费玉清演唱的《一剪梅》及电视剧《金粉世家》主题曲《暗香》。教授从词调出处、歌词创作、意象情境等方面分析了该方式的特点及长处。

接着进入了第三种方式“引用古典诗词名句为歌词”的讲解。这种方式是流行歌曲中最常用的方式,典型代表有台湾作家琼瑶的《在水一方》等及大陆作曲家陈小奇的作品“涛声三部曲”。电视剧《包青天》的主题曲《新鸳鸯蝴蝶梦》也是化用李白的名作。

而将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结合的最高境界非“借鉴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情调”莫属。这种方式不直接引用诗词,但明显具有古典诗词的情景与韵味。由李叔同作词的《送别》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金流创作的《明月千里寄相思》等。

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结合提升了两者的文学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流行歌曲来说,这种方式丰富了其语言表现力,提高了艺术格调,并增强了受众的接受度;而对于古典诗词来说,这是一种新颖的传播方式和全新的诠释方法。

整场讲座流淌着优美柔和的音乐,同学们十分热情、积极地演唱歌曲,教授也向大家送上了自己的作品《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最后,讲座在由大家共同演唱的《送别》中落下了帷幕,但宝贵的精神财富会留在所有人的心中。

在物质世界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不会忘记对古典诗词的阅读,不会停止对流行歌曲的欣赏。“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让我们走进艺术的花园,去欣赏音乐与诗歌的芬芳花朵,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文学素养吧。

(杭外记者团 吴莹/ 鲁轶帆 施方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