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感受亚平宁风情——记我校师生赴意大利交流访问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879 发布时间:2012-10-24 01:56:21

Istituto Luca Pacioli(意大利路卡技术学校)坐落在意大利北部的美丽安宁的Crema市。自2010年和我校建立友好姐妹学校后,双方师生就开始了每年一次的交流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对方的学习生活,游览当地名胜,体验异国文化,更使我们的友谊日渐增强。意大利师生于今年5月来我校访问后,双方学生就成了好朋友,并相约在10月的意大利重逢。101日,我们一行13名同学在楼林军副校长、莫勤勤老师的带领下,迫不及待地赶赴亚平宁半岛,迅速拉开这为期10天的交流访问。

 

楼林军副校长代表学校向Luca Pacioli校长Mr. Strada赠送礼物,他们也给我们每位师生准备了学生设计的T恤。

 

Crema市长听说我们的到来,第二天一早特地安排在市政大楼接见了我们,对我们两校之间的交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交流。

双方学生在英语老师的课上,分组交流大家在两国交流中的文化差异,交流各自的感受。

第一眼风景 (高二 蒋文宇)

漫步在意大利的街道,四周的景色与国内最大的区分就是建筑。与典型的南方徽派建筑完全不同,更与北方的红墙绿瓦风格不符。各种颜色的墙壁搭配狭长木质的窗户,也会有铁制的阳台,上面布满了植物。这是步行入目的第一眼风景,也使得城市带有浓郁的艺术气息,和深厚的美学氛围。

先从最常见到的阳台开始说起。多数的阳台都是典型的欧式阳台。镂空的铁制阳台上挂上了盆栽植物。郁郁葱葱,颜色各不相同。说大不大,却很是吸引游人的目光。虽细微,却时时散发出令人陶醉的味道。当然,不只是香味。这些各式各样。独具风格的小阳台们,或许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切入口,折射出了这整个民族慵懒,休闲的风格。

若是阳台不足以吸引人的目光。那么雄伟宏大的教堂肯定能够让人驻足。不同建筑风格教堂总是让人震撼。怪不得前人有云:只有在仰望高大的建筑与悠远的星空时,人才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无论是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还是米兰大教堂。那些耗费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建筑,其上的雕塑、壁画无一不令人赞叹。

作为拜占庭建筑的代表,圣马可大教堂与其周边钟楼、总督府、叹息桥、圣马可广场,以及随处可见的鸽子构成了一个整体,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慕名来访。而那个拜占庭建筑标志性的大圆顶更是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辨识出来。在路过威尼斯无数座桥,总是可以看到蓝天,白穹顶,绿水的有机结合。而这个大穹顶,无论从力学角度还是美学角度,都值得赞叹。而威尼斯的众多建筑,往往都含有历史故事作为背景。

而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米兰大教堂,它与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并称为世界三大哥特建筑之一。那个典型的尖顶,可以让人为之倾倒。尤其是在DUOMO的地铁站走出来,一抬头就看到了那个号称用了6个多世纪才建成的教堂。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教堂内部装饰精美,巨大的彩绘花玻璃每一块都不同,并有它各自所代表的故事。而教堂尖顶,墙壁内外又雕刻了许多圣人的雕像。更添宏伟与华丽。在一步一步爬上教堂顶端,在近千级台阶之后,俯瞰其下的广场,与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长廊。更是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而在各个城市,都会有大小不一的教堂,或新或旧,或大或小,或许它们没有那么著名。却依旧独具它们自身的魅力。

而同时,作为中世纪的遗物。城堡也总是耸立在意大利的大小角落。原来作为大庄园主、贵族捍卫家园的堡垒。他们大多数地势关键,易守难攻。现在也成为了文物,也供游人欣赏。那些大多用红砖垒砌的建筑,度过了欧洲最黑暗的时期,见证了文艺复兴的光辉,经历了城市的兴衰。应是苍老的,却依旧高傲。可以想象在中世纪,城堡的主人生活在其中的    场景。总而言之,建筑是凝固了的历史,他们透露很多无言的信息。而带有浓郁异国风情意式建筑,更是吸引了人们的注目。他们就是在出国之后遇到的第一眼风景。

生活便如一杯咖啡(高二  徐佳男)

在意大利,你可能坐不到法拉利,但你不可能尝不到醇香的咖啡。无论是大街还是小巷,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每天早上总是一杯浓浓的espresso把人们从睡梦唤醒,而cappuccino又以其梦幻般的泡沫将你融入夜晚的睡梦。于意大利人来说咖啡不仅仅是餐后的一杯饮料,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

将纯净水注入咖啡壶,盖上滤网,滤网上铺上一层蓬松的咖啡粉,切记咖啡粉和水不可混淆。旋紧底座,将咖啡壶放置小火上慢煮,火苗越小,咖啡粉的纯浓厚重之感便越能融入到水里,期间不可打开盖子去查看,否则咖啡做不到真正的入味。待到水开之时咖啡便会流到上面的容器之中,一股牛奶般香甜的味道便也四散到了房间的每个角落。但是新的咖啡壶煮的第一杯咖啡是用来出味的并不能喝,需重头开始煮第二遍方能入口即香。这样煮出来的咖啡似乎连咖啡豆昔日吸收的太阳的光芒都如数绽放在了一个小小的咖啡杯里,绝不是美式咖啡那漂浮在表面还没溶解完全的速溶粉可以比拟的。

意大利人的生活就如煮咖啡一般,他们生活的步伐却缓慢而优雅,工作和休息他们能把握最准确的分界线。他们从不因享受生活而怠慢了工作的步伐,但也绝不因为工作而缩短了泡咖啡的时间。意大利的商店早上七点半左右开门,中午除了餐厅,12点到1点也是店主们的私人休息时间,下午直到六点左右又轻轻掩起了店门。只需一块小小的木质休息牌子,或是细细的一根红线拦在玻璃门口,行人们便深知小店已悄然入睡。但样式精美的商品却仍陈设在玻璃橱窗内,屋里灯火通明,唯独少了主人忙碌的身影。深夜步入街上,还能看到一家家温馨的小店投射出暖暖的灯光,不似霓虹灯般喧嚣烦躁,反倒如圣母的光辉般洗礼去了商品浮躁的外衣,也褪去了白日里人们疯狂的购物欲。此刻,驻足在橱窗前,看着商品绽放着艺术品般精致的光彩,这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吗?

若要问我在意大利学会了什么,我会说我学会了喝咖啡。坐在广场露天的咖啡椅上,听到杯里的咖啡翻滚起的泡泡声和教堂钟楼合奏的交响曲,看着各色各样的行人在广场上来来去去,有骑着自行车载着孙子逛小镇的老爷爷,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精神劲不输小姑娘的老奶奶,还有朝气蓬勃的学生们,趁着下课忙里偷闲地端着咖啡翻开一本新书的扉页。这些平常的景象就如一包白砂绵糖细密地撒入咖啡,然后用勺子轻轻在杯内搅起波澜,打破了一片工作学习的压抑。很久没有这样静下心来去观察周围的景致,而今在异国他乡我找回了那一份已经远去了的午后阳光,品位咖啡的苦涩在舌尖打转跳出甜美的舞蹈。我以一个异乡人的眼光,揣度着大街上一个个洋溢着生活热情意大利人背后的故事。

摩天的办公大楼和阳台上垂挂着小花的砖屋遥相呼应,这便是意大利人用苦涩的咖啡和纯净无味的水调和出的最美妙的生活。

意大利的短暂生活 (高二 吴焕雯)

一直很喜欢欧洲的风情。而意大利正是这样典型的欧洲国家。或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意大利这个词汇,可以直接和罗马”“比萨斜塔”“匹萨这样单调的词汇等价(不过意大利的匹萨真的很赞,而且底胚很薄,上面铺着厚厚的一层芝士。有意大利的友人和我们说我们吃的那种必胜客的匹萨其实是美式匹萨)。但实际上,只有真正到了意大利,才会真正体味到这个立体的,活生生的国度。

    意大利给我最大的震撼不在于它雄伟壮丽的教堂,小巧精致的阳台,而是他们的交通。他们的十字路口是圆型的,这样的弯度就不会太生硬。而且大家的秩序都很好,从来没有出现一个方向的人不停地走,而别的方向没动过的情况。还有另外很令惊讶的一点就是,在意大利,人们是很少用喇叭的。在杭州,可能汽车看到有人过来,就会按喇叭让人注意,但在意大利,他们不会按喇叭,而是直接停下,等人走过去之后再开。意大利交流的学生中,有一个在走斑马线时,就是先向左做出一个停下的手势,走过一半再向右让车停下,就这么走了过来。

我们在意大利所做的事情,也许更多的是进行学习交流。记得有天晚上在马兹老师家吃晚饭,晚饭包含了中餐和意大利的食物。而我们要准备中餐来招待我们的意大利朋友。准备的时候,大家都在抢着帮忙。马兹老师家的厨房其实很大,但因为我们而显得比较拥挤。也许在家中这些事都是从来不做的,这时做起来却分外的新鲜和有趣。

再回意大利  (高二  赵弈超)

两年前,我曾站在罗马许愿池前,将硬币向后抛出弧线。有人说,我将会做一个梦,之后将来的有一天便会有机会再次回到那里。早已经淡忘了自己是否真的做过这样一个梦,但我的确是回来了,十天的交流将我带回了一个全然不同的意大利。

说实话,两年前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它并未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燥热的空气,喷薄的骄阳,残破不堪的古建筑,交杂在一起着实有些令人心烦。没有荷兰风车草原的端庄优雅,又不如瑞士雪峰小镇的冰清高洁,它所带给我的第一感受似乎只有一种倚老卖老的倔强。直到这次从走下车步入Crema小镇的那一刻,我才放佛真正感受到了它那种与众不同的气息。

Crema的城镇很小,从住家开车到镇中心的学校也只不过是三五分钟的车程,而与住家门前的公路相连的,便已经是通向郊区的大道了。虽然小,这里却给人一种别样安静,一行人走在市中心的路上,听不到路人碎碎念念的闲言琐语,更听不到汽车呼啸而过的嘈杂,它所唯一拥有的声音,似乎仅仅剩下教堂上那古朴的钟楼,还在时刻提醒人们这流逝的闲暇时光。尽管失去了一个城市所拥有高傲的姿态,即使找不出一座古都引以为豪的岁月伤痕,Crema却始终保持着一份自己独有的恬静与悠闲。伙伴们在路上遇到陌生人,也许是素未谋面,也许只是曾经擦肩而过,每每见到他们似乎都可以开心地聊上很久,而我们也能毫无顾忌地去抚摸他们身后的宠物,或是与他们仍保留着稚嫩的孩子亲切地问好。听他们说,因为城镇很小,这里的每一个人之间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了解,也许昨天在酒吧里与自己聊天的年轻人,第二天便可以在披萨店的吧台后面再次相遇,这样的邂逅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因为他们一生或许有着不同的工作,却都同样保持着一颗真挚而向往友谊的心。

Crema的生活是慵懒的,甚至曾不止一次地害怕自己回来后会不会无法习惯这里紧张而又忙碌的节奏。在没有课的日子里,我可以睡到自然醒,早餐仅仅喝一杯牛奶冲泡的咖啡便已足矣。一整个下午我可一直看一场橄榄球比赛,或是在公园里吃着小食与朋友们耗上半天。因为住得近,我们可以时常举行派对,所有人围坐在长条桌子的两侧,嚼着披萨开着玩笑话。我可以在闲逛的时候顺路造访新结识的朋友,与他们家中养的狗亲切地玩耍,听他们长辈讲家庭的故事直到晚饭前离开。我也曾到过Crema的郊区,以大片稻田相隔的城市与郊区似乎有都保持着相同的风格,同样的宁静祥和,同样的闲适安逸。只是少了城镇沿街开设的服饰与冰激凌店,多了天然草坪围城的足球场。借了自行车绕着田野飞驰,经过邻家的时候他们的狗会跑到门前冲你喊叫,迎着风任鼻腔里充溢着稻香,将每一个过路的人纷纷薰醉。

直到最后一日的晚上,我从梦中突然惊醒,才猛然意识到自己马上就要离开这个地方了。早已经遗忘了梦中是什么内容,只希望它可以像那个传言所说的那样,在将来某一天可以再次将我带回这个装载着回忆的地方。

(注:因篇幅有限,无法满足发表所有学生的体会,在此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