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2012-1第一期省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班在我校举办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3938 发布时间:2012-10-22 02:40:04

108日上午,第一期省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班在我校省中小学外语教师培训基地开班。来自全省各地共58位初、高中英语教师参加了本期培训。培训基地办公室主任凌祖浩、副主任谢慧萍出席了开班仪式。凌主任代表培训基地对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为学员们解读了本期培训班的目标、课程安排及培训要求,凌主任希望全体学员在两周的培训期间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The more you observe, the more you learn”!

本期培训班课程共分外语教育理论前沿及热门话题、进课堂参与式教学实践和学员感悟、反思、提高三个环节。在为期两周的培训中,共开出8场专家讲座,组织了2次学员论坛,3节语音课,1次无辅助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上,共安排了5天进课堂参与式教学实践,8位指导老师为学员们开出近百节观摩课,成为学员喜闻乐见示范反思的重要环节;在培训班最后几天,举办了学员说课比赛,在此基础上,来自于温州桥头镇朱涂小学和德清四中的两位老师为全体学员开出两堂高质量的汇报展示课。

诚如学员反馈,本期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班注重实践,回归课堂,真正体现了以参训学员为主体的理念;两周的培训切实有效,真正体现了“让每位学员满载希望而来,满载收获而归”的培训宗旨。

附:部分学员总结感言

杭外培训感悟

苏州国际外语学校 杨晓莉

杭州外国语学校坐落在杭州西溪湿地附近,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极其优美,远离尘嚣,是个非常适合做学问的地方。一走进杭外校园,一股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在杭外两周的培训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她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敬业、精业且勤业的教师队伍,高效的课堂教学,合理的教材搭配,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和学生超强的自主学习能力等。下面就来具体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造就了杭外凸显的英语特色。

杭外的英语教学有着近50年的积淀,外语教学理念先进,完全按照语言学习的规律组织教学。即让学生先听懂,再会说,再会读,最后会写。她的英语教学特色是小班化、情景化,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四会并举。通过输入(Input)即教师教学,到内化(Intake)即学生操练吸收,再到输出(Output)即学生运用,通过课前教学(Pre-class Instruction),课堂教学( In-class Instruction) 和课后教学( After-class Instruction)等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运用能力,效果非常显著。杭外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全过程的英语学习,课后也非常自觉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口头和笔头作业,语音语调非常优美,思维活跃,观点新颖,综合英语运用能力很强。

二、一支敬业、精业又勤业的教师队伍是杭外取得成功的基础。

在杭外的培训中我有幸分到了徐玉芬老师这一组。徐老师的热情、激情和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爱护深深地感染着我。她的课堂总是热烈的、民主的、开放的、高效的。她的每一节课都经过精心准备,内容充实,容量大,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能关注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兴趣盎然,教学效果很好,目标达成度很高。

汪加华老师和肖芸老师是我以前就认识而且一直很仰慕的老师。我曾有幸听过她们非常精彩的公开课。此次培训期间,我又近距离感受了两位教师的人格魅力。这两位大师都非常敬业,从备课到上课到课外辅导都那么认真,一丝不苟。她们扎实的语言功底,高超的专业素质和对工作的无比认真,都让我感到非常钦佩。

从这三位英语老师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杭外全体教师的敬业、精业和勤业。正是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才造就了杭外的辉煌。也正是杭外给老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才造就了这样一支优秀的队伍。

三、合理的教材搭配和高效的课堂教学为杭外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杭外所使用的教材都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并进行了合理的搭配,同时又能保证6年的一贯性。初一年级至初三年级使用美国引进教材American English in mind,,部编教材Go for it和视听教材Family Album U.S.A.等。同时搭配以阅读为主的Active English Reading 和报纸Teens每个年级又根据自身的特点各有侧重。比如初一年级比较侧重校本教材Have fun with English因为这套校本教材语音语调较好,朗朗上口,而起始年级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听音模仿和纠音。初二年级侧重American English in mindFamily Album U.S.A. ,因为初二年级的学生不仅要重视语音语调的训练,而且要扩大词汇量,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初三年级侧重American English in mindActive English Reading Teens。因为初三年级学生在前两年听说能力训练的基础上,更加需要提高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搭配非常合理,既突出了年级特点又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加上全体英语教师对教材把握到位,每节课都能精心备课,提高效率和效果,学生的英语水平就在这一节节的高效课堂中培养起来了。

四、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即课外延伸学习)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杭外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杭外教师非常注重课外英语延伸学习的活动设计,听音模仿,编对话,演短剧,课外阅读(报纸和课外读物),学唱英文歌曲等等。这些活动的设计把英语教学很好地延伸到了课外,在中国没有很好的学习英语的语境,杭外却给学生提供了时时处处运用英语的机会,营造了很好地学习英语的氛围。在点点滴滴,日复一日的这些英语课外活动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得到加强。杭外真正做到了变老师“要我学”到学生“我要学”,教师只要负责检查、反馈就可以了,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和潜能被充分的挖掘了出来。经过近50年的积淀,杭外已然成为中国外语教学的一面旗帜。

杭外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其本质只有一个:即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优秀的教师团队,鲜明的外语教学特色和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等。正如胡跃波老师所说的:杭外的外语教学已经不单单是语言的教学,而是“以文化为指向的外语教育”,即’the whole-person education’。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多地反思如何get students interested, get students focused, get students involved

 

走进浙江名校,沐浴智慧之光

德清县钟管中心学校 刘莹

带着梦想,怀揣憧憬,2012108日我和德清县参加浙江省中小学外语教师培训基地举办的“青年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培训班”的24位英语老师坐上了开往杭州外国语学校的汽车。窗外秋高气爽,车内人人心情澎湃,有这样的机会,我深感荣幸,同时也深知责任重大。在杭外,我们从一名教师又变回了一名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教室——餐厅——宿舍的三点一线学习生活。虽然每天都要早出晚归,但心头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培训期间,我们都非常认真地学习,沐浴杭外这丰华宝地的智慧之光,感受名师专家超前发展的扑面春风。

一、走进课堂,感悟教学。

本次培训最大的特点就是进课堂参与式培训,使我们沉浸在真实教学环境中,身临其境地感悟课堂教学的实施。走进杭外的课堂,我首先被课堂上学生纯正优美的美式发音所震撼,更让我震撼的是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杭外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走上讲台,参与课堂表演,展示自己的风采,师生之间不再是学生必须服从老师的上下级关系,而是平等互助的朋友。

然而,在与杭外老师做过仔细的交流后,我才发现,在一节节光鲜的课堂背后,是杭外老师的辛苦的付出和智慧的结晶。为了让学生有流利纯正的英语,老师们课外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找学生背诵、纠正他们的语音语调,做到人人过关。在课堂教学中,也做大量的语音语调的训练,并养成了学生在听音过程中自觉主动地给句子标调的习惯。另一方面,从杭外老师们有效的教学设计中,我感叹于她们备课之辛苦。课前老师们精心设计导学案,课堂上挖空心思地搭平台,呈现新知识,努力创设情境拓展学生思维。

学生灿烂的笑脸告诉我们他们在享受课堂的乐趣,我想说对于杭外的老师,我不仅有尊敬有崇拜,更多的是心存感动。

二、聆听精彩讲座,感受名师风采

我们聆听了杭外近10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和报告。凌主任作的《英语学法指导》的讲座,其实就是杭外成功教学经验的总结,是杭外外语教学的制胜法宝。夏谷鸣老师的《提高教学效率的十二要领》让我们深刻细致地理解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尤其他的风趣幽默以及对现在教育制度的独到的见解让我大为震撼。还有特级教师汪加华在朴实的外表下有着让人难以想象的睿智和人格魅力。她用详实的影像资料、科学简练的专业术语、把学生资源的概念、如何注重学生的个性智能开发以及如何开发学生之间、学生与家庭之间的资源做了非常细致、到位的讲解。当然还有我们的班主任林存富老师,他的阳光般的个性以及对学员细致入微的关心让我们倍感温暖。

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仅钻研教材,而且主动了解我们的知识需求状况,重视学员的反馈意见,并能按照学员提供的反馈意见及时做出必要的修改和调整。更让我深有感触的是从专家和教授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他们在给我们授课和交流过程中:不以孩童小而不教之;不以世事多而弃研修;不以家事烦而怠育人!同时专家和学者们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感佩。

三、反思提升,成长的动力。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是多么的必要,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这样才能把受压制的学生思维解放出来,最大限度的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平时注意个人文化的积累,让自己的课堂设计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尤其是多尝试杭外倡导的“以文化引导英语教学”。在自己的英语教学中,把文化输入作为教学资源,并以文化因素引领英语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力,进而形成英语思维。

此外,我还应该加强自己的专业素质,努力增加自己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能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这次培训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这次培训对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我为自己感到幸运,幸运之一:这次培训的结业是我学习的开始,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学习来引领自己今后的工作。幸运之二:是在名师专家们引领下,我从一个以前从未有过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使我能够从更高的站位,更理性的态度去思考教育的价值,去思考我们所肩负的教育的责任。

 

感受杭外的有效教学

德清二中 谢建英

为期半个月的培训结束了,在这期间我非常幸运地听到了多位杭外资深英语老师的课,领略了杭外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欣赏了他们高超的教学艺术,使自己开阔了眼界,感受到了杭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及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使自己受益匪浅。

一、教师注重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杭外老师拥有极其优秀的个人专业素养。他们的语音、语调非常漂亮,从而使得他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要求标准、优美、流畅。在课堂上,教师有很多拓展的词汇,学生会主动认真地记笔记;回答问题时,都是长句,偶尔有学生用单词或短语回答问题时,教师也会要求再用长句回答一次……如任教初一英语的老师,上课时学生读错的一个单词、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及时纠正 ,反复跟读、模仿好几遍,直至每个学生能说正确、说漂亮、讲流畅。一堂课下来,不仅学生能说正确、说漂亮、讲流畅,而且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背诵所学内容,正确使用所学语言。这极大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来源于教师坚持不懈的训练和培养。所以我们的第一感受就是:应该不断提升我们自身水平。

二、课堂活动设计多样化,讲究拓展学习,采用多种教材进行教学

利用课堂每一环节进行充分复习,课堂活动设计贴近生活。从Warming up, duty report, revision杭外老师都很好的利用了这三个环节,进行了充分的复习。就单说warming up activities就包含有 stories, news, rhymes, mini-play, songs. 等等, 且大部分由同学自己设计和参与。课堂的活动和本堂课的训练知识点精密结合,让学生不自觉地操练和不断复习知识点。

杭外的师生共同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英语母语氛围,课堂中不讲任何中文,哪怕学生私底下问日期也用英文“Whats the date today?”在问,大家互相监督,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每天预习所学内容,基本扫除学习障碍。每天背诵所学内容,大量使用所学语言。知识的呈现讲究情境和生活化,学生乐学、易学,学好、学不忘。词不离句,句不离口,活学活用。可见杭外要求学生在课外下的功夫很大。各教材知识面广,又互相渗透。根据课时取舍教材,高效教学。

三、课堂设计的听力部分具有科学性,成为每堂课的精髓

杭外老师非常重视学生的语音语调这一块,学生说得很流畅很优美。而这些成绩不是在于一朝一时,而在与平时不断的听音模仿。因为我发现每个老师在课堂听力设计这块上都大同小异。首先是让学生合上书本听一遍,在听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一些 simple questions 让学生来回答,从而让学生简单快速地掌握了听力内容。第二次听时学生标调、跟读和模仿,在这个过程当中“听音”不仅仅是“听”,还要求学生跟读,大声地跟读,这样才能把“听”到的东西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这种朗读至关重要,能让学生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更能加强学生对英语语音语调的模仿和提高。在课堂上完成听力所花的时间一般都占10来分钟左右。如果每堂课都做到这一点,相信通过一个学期或一年的坚持不懈,学生在语音语调这一块上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这次培训犹如一次心灵的净化,让我重拾对英语教学的热情与思考,也督促着我在闲暇之余进行英语的学习以及博览群书。当然,在收获的同时,也要深思,毕竟我们德清二中的教学对象与教学环境与杭外有着较大的差异,我们不能照抄照搬,要结合自身水平,学生水平,实事求是,改进我们的英语教学。

 

浙江省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班培训有感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 叶云霞

非常有幸能够选择到杭外进行这90学时的培训,在两周培训期间不仅接触到各专家对于教育,教育改革和英语教育的先进的理论知识,还有一些如汪加华老师这样一直战斗在教育一线的特级教师为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方法的指导以及答疑解惑,特别是能够让我们进入杭外的常规课堂观察、研究他们的课堂并且有专门的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可以说这两周里我们的思想在碰撞,脑子不停地被upgrade. 同时,在这些碰撞中,共同参与培训的老师之间也有了许多的交流,每天交换学习心得,讨论新方法该怎样用于我们自己的课堂。现将培训期间的一些所得和所想作一点粗浅的归纳。

一、杭外教师的高素质

在培训期间所听的报告绝大部分都来自杭外的一线教师,似乎他们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拿手绝活。比如汪加华老师的教学资源与活动设计,包晓明老师的Technology in Teaching, 还有王博文老师的Improvement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and American Accent等。同时也给我们培训教师配备了一批指导教师,在听课和与他们的交流中,都发现杭外老师不仅兢兢业业,而且个人专业素质都是非常优秀,口语流利,备课认真仔细,对时事话题敏感,知识面广泛,并且在教学中时不时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拔高,做到让学生真正地在习得中学习语言,有效地使用语言,非常让人钦佩。

二、杭外学生的高素质

受杭外教育浸润,杭外学生在课堂内外所表现出的高素质也是令人叹服。课堂内进行精彩的会话表演,流畅的英语口语,惟妙惟肖的模仿,无一不显现出平时扎实的基本功。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大方的进行新闻介绍和评析似乎是a piece of cake. 听完新闻评析后其他同学会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提问,使得课堂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交流思想的论坛。路过走廊会看到宣传栏里学生进行学生会竞选所自己制作的宣传海报,表现出优秀的自我,同时也表达愿意为大家服务的心愿。听杭外老师介绍,杭外学生每年会有一个高水平的英语戏剧节,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己设计修改服装和道具,每年呈现一个精彩的演出。试想,在这样浓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是何其幸福。

三、杭外的高水平英语教学

1.注重语音语调的训练: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模仿录音,并且落实到学生个体,时时纠正学生发音。

2. 注重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在作业布置中给出需要预习的内容和如何预习,让学生不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来上课,而且带着已知内容来课堂进行操练和使用。

3. 注重背诵和积累:每周学生有一定量的背诵任务,而且强调人人过关,每个学生中午时候和课间到任课老师处背诵,老师不仅关注学生背诵的流利程度,对错与否,还关注学生发音,在背诵期间也进行纠音,学生长此以往,大量的积累必然能引起质变,跨越到一个更高的平台。

4. 注重在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在news report中输入社会热点和新闻,并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让学生坐在课堂里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比如国庆期间高速大塞车现象,西博会烟花大会烟花爆炸事件,都让学生进行了讨论,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对于课文的处理,除了细致的知识点需要掌握,教师还就该课文的话题进行延伸和拓展,输入更多有关于此话题的材料,并且这些材料更多的是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话题。必然在理解比较级最高级时,会引入学生刚刚进行过的运动会话题,比较今年的运动会和去年的运动会,使学生觉得有话可说,且话题是他们所感兴趣的。

3)善于利用原汁原味的国外资料。在听课中,我们领略了英文歌曲,英文诗歌,英文童谣,听力训练的材料也是尽显原汁原味,可见教师在平时就做了大量的工作,随时保存下来,备课时候再精心选择给学生使用。

培训两周里,一些一直模糊不清的想法此时清晰起来。教学英语,很多时候我们是在教学生怎样进行英语考试,怎样把题目给做对。事实上,英语教学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这门语言,我们英语教师的任务是不仅让学生学会单词,语法和句子,更要创设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这些机会中学会使用英语,并且掌握继续自我学习英语的能力。杭外为我们呈现了他们的外语教学的成功经验,那么如何将这些方式方法运用于我们自己的教学?各校的设备、师资、环境都不尽相同,我们在得到这些新理念的时候,该思考怎样利用现有的资源来开发我们的新项目,结合我们自身的特点来产生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但愿杭外这股清新的风能够驱除更多英语老师心中的困惑,但愿我们的英语教学能够真正的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外语。

 

如何教学生才能优秀

德清高级中学  宋根香

为期两周的杭州外国语学校教师培训即将结束,心中感慨万千。我们一行踏进校门,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杭外依山而建,自然环境优美,草木青葱。池塘边一簇簇鲜红的芙蓉花,似乎感染上了这儿上千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的习气,充满了喜气和活力,让人心情舒畅。还有那一丛丛芦苇丛,在秋风中微微荡漾,似乎在热情友好地欢迎我们这群年龄参差不齐的学习者的到来。一位位初高中的学生,路上见到我们这群外来教师,笑盈盈地打个招呼,“老师好!”让我们感到十分亲切。杭外的教师,个个才高识远,恰是那样的平易近人,胸怀开阔。他们毫无保留的把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捧到我们面前。他们可谓手把手的教,让我对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受益匪浅。

一、教师课堂用语的有效性和艺术性

教师的课堂用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学生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的教学语言去调动。教师的课堂用语格外重要,应该受到重视。因为课堂用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最主要手段——富于知识信息并具有极强表现力的课堂用语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教学用语作为一般口语基础上经过认真加工和精心设计的言语形式,是学生获得语言知识的最直接的范本。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见解,是十分深刻的。他说: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情感来。他认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可见国外教育家们也是非常重视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研究。教师能否成功地启发学生去思考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点,也是教育的根本。苏霍姆斯认为教师用语应符合以下五个基本要求:即规范性、科学性、清晰性、生动性、启发性。

教师在课堂内的角色是课堂内容顺利进行的组织者,观察者。在进行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适当帮助者,积极促进者。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语言必须指令简洁、有力、明快,避免多于信息,让学生马上明了老师要我们做什么,同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二、教学目标具体化

曾经一段时间所谓的有效教学流行课堂的大容量快节奏是课一开始,教师呈现目标,如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 2 Friendship。按阅读流程一步一步下去,教师认为教学目标很明确,学会一些词句,围绕friendship展开的一些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智与情。很少去反思今天这堂课上了,学生可以具体获得什么(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思想情感),具体提高了哪些能力,这个目标空还是实,太大还是适当。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落实到位,具体化,比如字,词,句的具体教学目标,听说要求的,四会要求的。语言输入后需要输出什么,最后以什么方式完成中心任务。

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过程评价的贯彻落实,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如,教师发出指令,用be fond of , be addicted to, be accustomed to, quit, be determined to完成五个句子,语境合乎逻辑,时态正确。老师提了三个具体目标,学生自己可以对照进行学习过程评价,从而指导他的学习。

那么设定具体教学目标应注意什么呢?在具体设定教学目标时,我们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设定的任务是具体的,有意义的,你的学生是可以完成的,不能好高骛远,而且他们的能力可发展的。如,同一个话题Travel,初一学生只能认知一些交通方式,获取一些交通工具的词汇。而高中学生谈论此话题时,要认知的东西就不同了,他们要考虑的东西更多更复杂,他们也许会谈安全旅行,独自旅行,旅行具有的意义等等。

杭外的教师是这么做的,杭外的教师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产生了一套自己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对于杭外的领导和教师给予我们无私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心怀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