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远离伤害——记高一军训之心肺复苏课程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947 发布时间:2012-09-06 09:49:55

九月,象征着成熟与收获。在这处处生机的季节伊始,高一新生迎来了属于他们的仪式——军训。军训锻炼的不仅仅是大家的身体,更培养了新生们的团结意识与心理素质。今年的军训更是开拓创新,学校为我们开展了急救课程,教导新生们如何实施心肺复苏术。据了解,在许多发达国家,急救心肺复苏术是公民必须具备的技能。“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在心跳停止4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抢救成功率为50%,如果心跳停止后10分钟后才实施急救,抢救成功的可能仅为1%。在等待专业救护人员赶到现场抢救前对病人施行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心肺复苏术,或许听着十分简单,但实际做起来要注意的细节有很多,绝不是马马虎虎便能完成的。首先要到病人的右手边跪下,两腿分别与病人前胸、腰间平齐,这是为了更好的施力。接着找到病人的肋骨交会处,将左掌心放置其上,右掌扣于左掌之上。按压时手掌的上部要向上抬起——这里包含了一个学习过的科学知识,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强越大。按压时的力度也需要注意,因为过小无法起到作用,而过大则有可能将病人的肋骨压断。当按压三十下之后,需要做两次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要注意的是要让病人下巴与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目的是保持气管畅通。吹气时也要掌握好吹入气体的多少。
详细的示范之后就是同学们亲身尝试的时间了。由于开始时对力度或位置的掌握不够,同学们总是频频犯错,仪器上错误动作的数目不断增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摸索出了规律,动作开始变得熟练,正确的次数也不断增加。
短短不到1个小时的急救课程,让同学们掌握了心肺复苏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了处理紧急状况的能力,也丰富了军训生活,拓展了认知视野。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珍爱生命、远离伤害。
(高一年级 吴莹报道 杨小雨摄影)

附:特别鸣谢这次参与心肺复苏术演示的五名志愿者
俞来枭(高一2班),金韬(高一4班),陈润(高一6班),来舒悦(高一7班),虞凯杨(高一2班)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