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堂,探秘生命科学——我校学子参加第五届世界生物圈大会开启科学之旅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82 发布时间:2025-09-30 11:03:33
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我校学子走出熟悉的课堂,参加第五届世界生物圈大会,走进“格致论道”讲座的现场,亲身感受科学前沿的魅力,开启了一场关于生命、自然与责任的探索之旅。本次第五届生物圈保护大会以“共此青绿”为主题,汇聚了多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领域卓有建树的科学家,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思想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龙春林教授以“野菜野果”为引,带领同学们认识了食药植物的奇妙世界;Kevin教授讲述与蛇共处的惊险经历,诠释了什么是“清澈的爱,只为自然”;李松海研究员将大家带入南海寻鲸的壮阔航程,展现了科研工作者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郭瑞先生分享了他与华南梅花鹿的不解之缘,展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与担当;而草原养鸡治沙的故事,则让同学们看到科技创新如何助力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
同学们在聆听中不仅拓宽了知识视野,更被科学家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的精神深深打动。从山林到海洋,从植物到动物,从研究到保护,每一个故事都在传递着同样的信念:保护自然,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活动中,同学们展现出良好的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认真倾听、积极思考、有序互动,展现出我校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大家纷纷表示,能够参与这样高规格的学术活动,离不开学校、老师以及科协等单位的精心组织与支持,对此心怀感恩。
此次“格致论道”之旅,不仅是一场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科学精神与生态责任意识的深度播种。同学们在领略科学之美的同时,也坚定了未来投身科学探索、守护绿水青山的信念。愿这份来自前沿科学的启迪,化作同学们成长路上不竭的动力,在未来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高一1班蒋辰汐 科创学院报道
学生感想:
有幸聆听这场汇聚了不同领域专家的分会,我收获的远不止知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六位老师分享的,不是冰冷的科研成果,而是他们用生命书写的热爱。从追寻华南梅花鹿的足迹到深入山林研究蛇类,再到守护浩瀚海洋中的鲸群,他们的故事各异,却共同诠释了何谓“遵从内心的指引”。正是这份滚烫的初心,支撑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在寂寞的征途上成为了野性生命的守护人。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最伟大的保护,源于将个人命运与万物生灵紧密相连的纯粹选择
剑高三C 王奂祺
当天我们来到博览中心聆听科学家们对自己生态领域研究成果的讲述。在一张张生动美丽的图片中,在科学家们自豪的神情中;从在山中找寻蛇的历程,到寻觅海豚的苦旅,再到在沙地上养鸡的励志故事,我们从中感受到的是科学家们严谨的研究精神,笃行不怠的动力,对生物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讲述过程中,风趣的语言让我们会心一笑,然而我们也深知这背后藏着巨大的付出与汗水。感谢这群心怀热爱的人,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的家园,为我们未来守护家园提供了宝贵的指引。
初三1 金禄皓
“Persist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what you study.”正如Mr. Kevin所说,在此次生物圈大会上,六位专家用自身经历诠释了“生物的坚守与爱”,而最令我震撼的,是李松海博士的寻鲸故事。只因对鲸类满怀热爱,他一次次奔赴南海探寻。哪怕多次空手而归,也从未动摇,依旧坚定地为下一次探索做准备。那些付出的信念、满含的期盼,还有流淌的汗水、熬过的日夜,最终迎来了历史性的惊喜:白海豚、抹香鲸、喙鲸、脊鲸……助力找到这些鲸的,并非先进的探测器或望远镜,而是博士心中“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深情。讲述时,他的眉宇间满是难以掩饰的欣喜与激动。鲸鸣持续不断,在那穿透黑暗的呼唤里,这份爱会化作金色的种子,播撒在我们这代人心中,静静等待着破土、生长、绽放的时刻。
初三5 何昱成
聆听了六位中外科学家的讲座,我收获满满。从讲座中,我了解到很多实用知识,像药用野菜的利用价值、中国蛇类和南海鲸类的相关情况,还有浙江梅花鹿的保护举措、山火对草原生态的利弊以及用养鸡治理内蒙荒漠的方法。这些内容,让我知晓了每位科学家为生物研究与保护拼搏奋斗的历程,也极大激发了我对生物学科的兴趣。生物学科的范畴很广,不只是对生物进行解剖,还包含对自然深处的无尽探索,以及对生物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我觉得,从事自然生物相关工作,会是未来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初三6 卢梓贤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