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世界和青年——杭外代表团参加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562 发布时间:2025-05-21 08:49:40

51518日,由外交学院主办的2025北京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BIMUN2025)在外交学院沙河校区盛大举行。今年是外交学院将模联活动引入中国三十周年,在模联发展和推广路线图上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大会的开幕式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并邀请了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先生和外交学院校友、著名up主“小Q不是导盲犬”作为嘉宾出席。

从联合国志愿者的系统性改进和机构优化,到对南极地区科研考察的规范,再到对冲突地区媒体自由和记者安全的深刻关切,BIMUN的议题始终聚焦人文关怀和全人类话题。在这些话题下,我校代表积极参与磋商和文件写作,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和意见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更多元的对话产生了,进而产出了更创新且兼具可行性的方案。同时,代表们对国际关系和联合国内涵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次大会,我校6名代表参与3个双代表制会场,并最终获得“荣誉提名”和“Best Paper(最佳文件写作奖)”两个奖项,获奖名单如下:

“荣誉提名”奖项:

委员会: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

议题:加强冲突地区的媒体自由和记者安全

获奖代表:黄斐凡 郑希萌(大预班)

获奖席位:South Africa

 

Best Paper” 奖项:

Committee: The Annual Session of the Executive Board of the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in 2025

Topic: Enhancing Institu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 United Nations Volunteers

Delegates: 邵玮琪 詹宇欣(大预班)

Seat: China

 

BIMUN采用的议事规则(北规)高度贴合现实中联合国会议的进行方式。模联通过模拟联合国以及国际组织议事的生态,为有志于此的青年学子提供了一个个优质平台,并助力其未来在国际舞台上传播中国声音,解决全球问题。

 

部分获奖同学感想:

在高三下这个时间节点第一次接触模拟联合国,对我而言,是一次对自我的重新发掘与认知边界的拓展。我由衷庆幸自己拥有这样一个契机,与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代表们深入交流、共同成长。同时,我也深深感激杭外赋予我的扎实的英语技能和沟通能力,让我能够在BIMUN的大舞台上发光发热。会议初期,大量的文件阅读和写作任务、完全陌生的会议规则曾让我对以何种战略和状态自处感到迷茫;此刻我结束了全部会期,我认为答案大概是一个永远在进行时的学习状态——去体验,去思考,去理解,去积累。作为中国代表,我在会议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当今国际格局的复杂多变,以及中国在全球事务中所肩负的关键角色。模联是一座通道,让我具象化地经历了许多外交细节,实现了从观察者到参与者的身份跃迁,亲身触碰那些宏大而真实的全球议题。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和我一起连熬数个大夜的双代詹宇欣——we are the best partners!

——邵玮琪(大预班)

 

 

我们委员会讨论的话题是联合国志愿者的改革优化,其实这可以被视为一个嵌入在联合国机构改革里的部分。通过四个方面的讨论思考,我察觉我们对现实中联合国正在推进的改革事宜以及其必要性、关键和实践困难都有了实感。文件导向型的议事规则注定了要起草和审阅多到超乎想象的文件,规则中针对每一条款的质询和辩论更对文件写作的缜密性、逻辑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或许无数次后悔参加了这样辛劳的会议,但在和诸多代表的交流中,我们被启发,并真正欣喜于更多保护联合国志愿者的条款被认可和接受。我始终认为联合国的核心内涵在于人文关切。或许UN没法做到功绩上的有效,但是支撑着它的理想主义精神是人类文明永恒的依托。

——詹宇欣(大预班)

 

四天的会程短暂而难忘,作为高中最后一次参与模联活动,圆满落幕!中文委和英文委的关注点十分不同,在会场代表的发言和应变中收获良多。虽然错过了钓鱼台的开幕式和小q,但四天会期的良好体验弥补了这一部分!忙碌中收获了快乐,会场外收获了朋友,与学长学姐的聚餐勾起了大家的欢声笑语。双代的配合比起单代很有安全感,也轻松许多。总之,又痛又快乐!

——郑希萌(大预班)

 

这次参会的最大感想是功夫在诗外吧。第二次走进bimun的会场,没做任何想赢的准备,但意外地拿到了高一的时候很想拿的奖。

高一像卡夫卡说的大哭大闹的孩子那样怀抱热情,熬夜磋商、早上爬起来写文件。非常累,结果却差强人意,于是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模联这件事。今年想想还是不甘心——高一的时候为其他代表的坦白和主席点评的交心感受到的颤栗都不是假的,我的确喜欢在模联这临时社会中感受大家短暂却深刻的联结;还是再来一次吧。

今年很幸运,有很好的搭档在我因dn一审缺席的时候硬核输出;她的积极让我能像走进田野一样走进会场。我试着平静诚实地感受会场里的一切——观察代表们如何谈判、主席如何维稳、专家如何拆解真实的多边外交,我意识到模联的功夫实在事外——在立场之外的理解,在话语背后的世界,在所有利益谈判的缝隙处。我以为模联是竞技场,却发现真正重要的不是言辞的锋锐程度,而是在混乱中找到秩序、在妥协中保留尊严的力量。

模联对我来说是夏令营理论中的空间奇点:人群短暂聚合,思想高密度碰撞,然后各自离开,却又悄悄在某处改变一些东西。它不完美,我仍然不喜欢在复杂立场里反复拉扯,也难以接受有人用敷衍态度对待本可被完善的案文;但我开始理解它的意义。缘分未尽,或许我会再以另一种身份见证会场里的热情、妥协与成长。

——黄斐凡(大预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