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沟通 携手同行——记初一年级家长会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707 发布时间:2025-05-15 14:54:37
为深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搭建家校共育桥梁,5月9日下午,杭外举行“用心沟通 携手同行”2024-2学期初一年级家长会。此次会议聚焦学生阶段性成长反馈,通过多元形式展现教育教学成果,共绘学生全面发展蓝图。
首先,浙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朱长江主任提出,家长应重视关注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尽早察觉,改变家庭环境。朱主任推荐家长运用心理学中的ABC理论,
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善亲子沟通方式。同时,家长需通过学习使自己的认知升级,运用不同的交流策略来引导不同类型孩子的心理状态。
副校长张传鹏介绍了高中课程的特点、高中三年规划、杭外保送与升学路径、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变与不变,为同学们未来的高中生活和学习路线做出了明确指示。
大会结束后,在各班教室召开班级家长会,每个班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同学和老师一起结合班级特点与实际,向家长全面反馈了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还介绍了班级在学校参与的各项活动,对同学们在艺术节、文化节、班级合唱、跳绳比赛、拔河比赛等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最后,各班主任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及家校联动提出了期望,并向家长介绍了后半学期的班级工作重点。
教育是一场爱与智慧的远行,唯有家校同心同向,方能护航学子茁壮成长。此次家长会以真诚对话凝聚共识,以科学规划明晰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我们坚信,在家庭与学校的双向奔赴中,每一粒种子都能将在爱的土壤里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初一1班 应远恒供稿
附部分家长会后感想:
参加完孩子的家长会,我内心满是收获与思考。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让我意识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情绪变化与心理需求不容忽视,今后要多倾听、多沟通,做孩子的情绪“避风港”;老师关于学习习惯和学习规划的建议,也令我深受启发,今后我会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逐步提升学习效率;通过老师展示的班级活动照片和班干部的分享,我看到孩子在集体中积极参与的身影,感受到班级的凝聚力;而期中考试情况分析,让我清晰地了解孩子的优势与不足,明确了后续努力方向。这次家长会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家长的责任。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与班主任保持密切沟通,关注孩子的成长,帮助他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初中生活。
初一1班 黄皓天家长
通过本次家长会,我深刻认识到初中阶段不仅是孩子学业发展的关键期,更是亲子关系构建的重要阶段。会上,专家介绍了基于青少年抑郁的调查报告,并重点分享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做法,家长会第二部分,班主任黄老师以一个以往学生的成长轨迹作为个体案例,分析了初中孩子的人际交往、学习生活、家校协同等方面的变化、改进和成长。老师和专家的讲解,案例生动、分析到位、点评深刻,我深受启迪。
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被理解和尊重。作为家长,我深深意识到,以往可能过于关注结果,却忽视了过程,以后要在与孩子做好情感联结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今后,我将更注重与老师的双向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校言行,同时每周留出固定的亲子交流时间,倾听孩子的烦恼与期待。相信通过家校的温暖托举和家庭的耐心陪伴,孩子能在初中阶段成长为自信、有担当的少年。
感谢这一次家长会,让我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方式。今后定会与老师保持紧密配合,在学业督促和情感支持之间找到平衡,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成长为自信、阳光的少年。
初一2班 麻允中家长
5月9日,一场关于“成长的对话”在杭外悄然启幕。朱主任讲座中案例结合实用的ABC理论是打开青春期亲子关系沟通的密钥,是破译孩子快乐成长的密码。副校长张传鹏将“努力比天赋更重要”淬炼成金玉良言,多通道升学信息拂散家长教育焦虑的燥热,投影幕布上的“高中时间规划”,分明是杭外为少年们铺设的星轨,让每个学子循着星轨攀升。
班主任向老师的讲述最具人间烟火气。透过明亮窗户的阳光淌过他手中的班级日志,照亮少年们错落在字里行间的成长印记:有人在晚自习书写青春的无忧无虑,有人把值日生的扫帚挥出仗剑天涯的气魄。这些镶嵌在最平凡日常里的微光,经教育者用心采撷,竟串成比成绩报告更璀璨的星河——原来真正的教育是学校宛若一片森林:有参天的乔木,有一般的树木,有低矮的灌木,有美丽的花草。每个学生发现自己,长成自己的模样,而不是别人的。
所以,亲爱的孩子,哪怕你只是森林里的花草,也愿你向阳生长,保持你美丽的模样。
初一3班 郑睿瑶家长
此次家长会让我受益匪浅,通过校领导的讲解,让我对孩子初高中的规划有了清楚的了解,专家的讲解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是一场修行,父母就是孩子的能量来源,作为家长,为了实现孩子将来的幸福,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去达成与孩子和老师,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真正从教育的终极目标出发并肩前行。
这次家长会通过和几位任课老师的沟通,感受到了老师们的专业以及对孩子们的关心,我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细致的了解,更明确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作为家长,用心的陪伴与引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会好好配合老师,正确引导孩子,努力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
初一4班 刘珈铭家长
时光荏苒,半个学期转瞬即逝。从孩子日常的絮语中,能感受到她已褪去初入校时的青涩,逐渐适应了初中校园生活。此次家长会,有机会走进这座承载梦想的校园,与老师和其他家长做面对面的交流,心中交织着忐忑与期许。
在学校体育馆,朱长江专家的亲子讲座宛若清泉入心,既有生活琐碎的真实映照,亦含教育哲学的深刻启迪;副校长张传鹏的学业规划阐述,则将杭外多元的升学路径与累累硕果娓娓道来,为孩子们的未来勾勒出清晰的航线,更让家长们心中那份笃定的信念愈发蓬勃。
移步教室,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以细致入微的视角,从课堂表现、行为规范到作业质量层层剖析。字字句句间,既有对孩子们成长的由衷赞许,亦不避讳指出亟待改进的不足。班主任的谆谆之言,如同量身定制的指南针,为家庭教育指明了精准发力的方向。
家校携手,共育花开。此次家长会,不仅是一场信息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共鸣。它让家长与学校在教育的原野上并肩而立——师者以专业浇灌幼苗,父母以温情滋养根基。当家庭教育的细腻与学校教育的严谨相融,当关切的目光与托举的力量交汇,孩子的成长便有了最坚实的双翼。相信这份默契的联结,终将在时光中酿成甘醴,见证每一株幼苗向阳而生,葳蕤成荫。
初一5 方唯希家长
参加这次家长会,我受益匪浅。青春期讲座让我对孩子这个阶段的心理变化有了科学认识,学会了要用理解和耐心代替简单说教。学习方法分享环节中,老师们介绍的同学的学习感悟,让我意识到帮助孩子找到适合的学习策略比一味强调成绩更重要。
作为家长,我深刻体会到教育需要家校配合。我们不能只关注分数,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天赋和节奏,要充分尊重孩子。
这次家长会让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式,今后我会更注重与孩子的平等沟通,做他们成长路上的支持者而非指挥者。感谢学校提供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家长也能和孩子一起成长。
初一6班 顾润泽家长
班主任袁老师从班级管理细节谈起,重点分享了近期处理学生冲突的案例,通过引导孩子们换位思考、自主协商解决矛盾,不仅化解了摩擦,还让班级氛围更加团结,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这些经历更增强了孩子们的集体责任感。
袁老师还提到,学科老师也反馈了积极变化,课堂交流质量提升,作业完成质量稳步改善。孩子们在晚自习期间逐渐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班级整体学习效率较上学期有明显进步。
作为家长,我感触最深的是教育中“柔性的力量”。曾经担心纪律问题会影响孩子们学习,如今看到班级在解决问题中凝聚成长,才明白好的管理不是压制问题,而是转化问题。成绩进步的背后,是老师们对方法引导的坚持,更是孩子们心智成熟的印记。未来我们家长会更注重与老师配合,在家中也鼓励孩子用沟通代替抱怨,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初一7班 沈珺然家长
不知不觉已是孩子的第二次家长会了,坐在孩子的座位上,指尖抚过略显斑驳的课桌,我忽然意识到,这方寸之地承载了他大半年的校园时光。班主任展示着孩子们的照片,一张张照片里,稚嫩的面容渐渐褪去青涩,眼神中多了几分笃定。
从原本的担心,担心孩子进入新环境,进入杭外这优秀的大家庭,进入住校生活,会有落差,到如今看着孩子如此身心健康地成长,又不缺乏学习的钻研精神,作为家长深感欣慰。班主任总是意味深长地安慰家长不要焦虑,不要着急,要相信孩子。
家长会散场,许久,看见班主任还在与家长们耐心地沟通,我攥着家长会的笔记手册,忽然懂得教育就像三方共舞——学校领步,家长配合,而孩子,终将在这样的托举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初一8班 姚朕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