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聚焦心育实践,共话心灵赋能——记我校教师代表团赴杭二钱江学校参观交流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26 发布时间:2025-04-25 15:55:32

为了促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业建设和成长,422日,由党委委员、副校长罗万里带队,学生处、总务处干部代表,校心理辅导站负责人,年级组长代表及各年级班主任代表一行共13人赴杭州第二中学钱江学校参观交流,主要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生涯规划、班主任心理工作实践等方面开展学习和互动。杭二钱江学校德育副校长孙琳携学生处、总务处、年级组长、名师工作室首席导师及学校心理教师团队热情接待我校一行,并与我校代表深入沟通与交流。

钱江学校孙琳副校长致欢迎词,对我们一行到钱江学校交流、互动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她简要介绍了学校集团化办学的特点、发展以及取得的一些成绩,希望两校能经常往来互动,加强合作和交流。学生处副主任王爽着重介绍了学校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动态化关怀机制和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创新实践,充分展示了钱江学校在这方面工作的特点和亮点。心理老师江欣悦作了心理辅导站建设与心育工作汇报,分别从心理辅导站建设与功能规划、学校心育常态化机制和特色课程与创新活动的实践探索三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学校心理工作的开展。名师工作室首席导师刘全欣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四个经验,首先是有接纳的态度,然后是发现学生的亮点,接着营造包容的班集体氛围,最后借助任课教师的集体力量,选用合适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杭二钱江学校老师们的精彩分享让我校老师收获满满。

我校罗万里副校长对钱江学校的精心安排表示感谢,诚恳邀请钱江学校教师团队赴杭外传经送宝他表示,此次两校深入沟通与交流,是互学互鉴共成长,此次钱江学校同仁们不吝分享,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我校心理辅导站负责人杨慧慧与钱江学校老师们分享了我校的心理工作特色,包括学校心理健康教师B证、C证高持有率以及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的心理辅导与线上督导全员德育积极发挥成长导师的心理疏导作用,利用初高中一体的优势开展中学生积极心理研究,跨学科融合的心理戏剧小组在学校特色心育活动中的贡献以及我校在参与浙江省山区海岛县心理志愿服务行动中的行动与成果,杨老师的分享也得到杭二钱江学校老师们一致赞赏。学生处副主任李汉清就我校生涯规划教育与家校沟通与杭二钱江学校的老师们进行了探讨。

在钱江学校学生处主任戴森淼及心理老师带领下,我校教师参观了位于钱江图书馆二楼的心理辅导中心。中心占地面积超300大家参观了办公接待区、自助活动区、沙盘游戏室、放松训练室、情绪宣泄室、心理咨询室、小团体活动室、专业心理教室8个功能室该中心设施精良、布局合理,为杭二钱江学校心理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提供着坚实而有力的保障。

此次活动短暂、务实、高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校教师代表一行人以此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经验、拓宽了思路,杭二钱江学校的宝贵经验为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帮助。期待我校能创造更多“走出去,学回来”的机会,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心育氛围,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发展能力,以此促进学校更好地发展。

校心理辅导站 报道

 

附部分参观老师感想:

聆听了以“心理辅导站建设和心育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为主题的专题汇报以及德育案例分析,参与了校园参观活动,让我深入了解了钱江学校的心理德育工作的先进理念和实操经验,获益匪浅。该校心理工作汇报中呈现的“三级预防机制”模式颇具借鉴意义,课程体系化、活动品牌化与干预的专业化融合全员参与、全程渗透的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让我深刻感受到学校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钱江校区通过课程整合创新,发动家长资源并与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展职业实践等给学生提供职业体验机会,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理想的做法,值得我校借鉴。钱江学校心理辅导站的建设让我印象深刻,它独立成区,环境温馨舒适,设有情绪宣泄室、沙盘游戏室、团体辅导室等功能分区,配套专业心理测评系统和生涯规划指导平台。尤其是心理辅导站“动静结合”的布局,在符合学生日常活动路线的设计基础上分区,使动态活动区与静心冥想区相辅相成,既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又营造出安全放松的氛围。心理和德育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和探索创新才能真正落实的,通过我校杨老师的交流讲解也让我也更多地感受到我校心理健康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成就,并引以为傲。

                                               ——张军英

 

有幸来到钱江学校参观交流,在心理辅导与班主任管理方面深受触动。心理辅导站里,沙盘游戏区、情绪放松室等专业空间让我感受到了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呵护;班主任们从日常作息到个性化疏导的细致管理,处处彰显育人匠心。此行不仅是观摩,更是对“以心育人”“智慧育人”理念的深刻体悟,那些藏在日常管理细节里的温暖与智慧,值得反复回味与学习。

                                               ——刘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