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小小厨艺课 生活大学问——本学期烹饪与面点制作课圆满结束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691 发布时间:2012-06-19 04:15:04

 

导读:自3月中旬第一次开课以来,烹饪与面点制作课已经开了12课,教授了同学们6种菜肴和6种点心的做法。学生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有所悟,有所得,有所感。

 

念到高中,却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连煤气灶打火都不会”,这并非笑话,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常事,独生子女时代,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家庭中扮演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小皇帝”角色。 杭外的学子们大多将走出国门去求学,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的一日三餐。后勤公司通过开设烹饪与面点制作选修课,来教会孩子们学会如何适应生活,同时,也学会去体验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

烹饪与面点制作课由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组成,通过理论讲解与现场实践相结合这种寓学于乐的讲课方式,先由老师在课堂上教授菜谱、制作技巧并当场示范烹饪,再由学生当场在厨艺操作棚里亲自实践。

有位来旁听的刘同学为了学习宫保鸡丁的做法,为了在厨艺课上能跟上其他同学的进度,特地买了材料并提前一个星期在家里练习,花了半个多小时切菜,累得腰酸背痛可切出的肉丁还是大的大、小的小,口味也无法言语。上了厨艺课后他向操作课老师李保青请教,虽然在课堂上做出来的菜“味道挺一般”,但是相比第一次已经进步很大,他觉得挺有成就感,因为以后妈妈不在家时也不用买快餐了,“现在觉得我长大了。”

 

 

在学生眼中觉得挺好玩儿的厨艺课,对老师而言却是很麻烦的一件事儿。

“尽管反复强调火不能开得太大,可有几次锅还是起火了。”

“洗碗时我忘了叮嘱,结果有的学生将吃剩的菜渣直接倒在洗碗池内,导致下水口堵塞。”

“很多学生初学时,分不清盐和味精。结果让我尝菜时,吃得我一口的味精味儿。”

老师笑着说,正是在这一个个错误中,孩子们不断吸取教训,获得成长。他也在教授厨艺课的过程中感到,这门课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炒菜,还能传递给他们中华传统的饮食文化和做人的道理。

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每次厨艺课上,不是让每个学生单独去操作,而是要求四五个“小厨师”一起配合。“现在的孩子,集体活动比较少。同学与同学之间,需要多一些交流、交往的机会,通过创造平台让大家一起烧菜、玩,可以增进他们情感上的联系。”从生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需求着手,孩子们自己体验过了,他就会明白,原来做饭做菜也这么费工夫,原来这么冷的天妈妈洗菜是多么辛苦。

第一学期的厨艺课已经圆满结束,操作课老师李保青和吴香娟叮嘱大家在暑假了要找机会多多练习,做到熟能生巧,希望暑期回来后大家都学有所成。面对老师的“暑假作业”,同学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反感,而是叹息,大多同学都表示,他们下学期就升高三,没有设选修课,无法在杭外参加这样有趣又有意义的选修课了。

(后勤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