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杭外文化:传承与反思 ——语文支部联合初高中语文组举办“文化立校”的主题研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534 发布时间:2024-11-08 11:14:51
11月6日,语文支部联合初高中语文组,开展了一场关于“文化立校”的主题研讨活动。党委副书记周华伟、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孔黎娜、高中语文教师黄昊三位老师作主旨发言,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剖析了杭外的文化内涵、文化面相以及校史育人等内容,探寻杭外文化之源,共话以文化人之路。党委书记王华琪、语文支部党员、初高中语文组老师参与研讨。活动由支部书记林存富主持。
杭外文化底色: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多元特质
初中语文教研组长孔黎娜老师作为杭外毕业生,以自身经历以及《我与杭外六十年》中的校友故事讲述了杭外文化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尊重个体选择。孔老师分享了自己高三时放弃保送北外、选择参加高考的经历。当年黄慧芝老师的支持,让她感受到杭外老师对学生自主选择的尊重。这种尊重使得学生在面对人生重要抉择时,能够从内心出发,勇敢地追寻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秉持自我,坚定前行。
培养独特个性。从众多杭外毕业生的访谈片段中可以看出,杭外文化尊重每个个体的独特性。它不像一些学校采用机械化的教育模式制造统一的 “产品”,而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质去打造。无论是认为在杭外可以成为自己、不用模仿他人的观点,还是提到杭外每个人都很独特、有自己想法的表述,都彰显了杭外对学生个性的呵护。这种呵护还体现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怀上,杭外给予学生高配的心理后盾,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能稳住阵脚,继续前行。
注重学习品质培养。杭外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从毕业生的反馈来看,杭外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形成了专注投入、对感兴趣之事不轻易放弃的品质,同时也让他们拥有了一套衡量事物价值的内在标准。杭外学生在毕业后多成为创新者,而非追随者,他们敢于尝试未曾有人做过的事情,杭外文化允许学生试错,老师以包容理解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中的叛逆和创造,成为学生一生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孔老师认为,杭外文化有需反思之处。如“宽容”不能无底线,立规很重要。 “聪明人” 对勤奋的鄙视不可取,“天之骄子” 应重礼貌谦逊,“精英” 需学会团队协作而非单打独斗,且要经高压锻炼培养 “狼性”,才能适应不可预知的未来。
杭外文化面相:人文与教育本质的和谐交融
高中语文组黄昊老师是杭外建校60周年宣传片及校史宣传片的总导演,他从 “面相” 角度阐述了杭外文化的呈现方式。
以人为本重和谐。杭外的 “面相” 之一是以人为本重和谐。在校庆等活动中,杭外“情怀”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退休老师看到座位上有自己的名字,还是老英特的校友看到长廊上自己的照片,都能感受到杭外浓浓的人情味。这种以人为本重和谐的面相,不仅体现在对校友的关怀上,也体现在学校对老师的管理评价中。学校并非单纯以分数作为评价老师的唯一标准,而是注重营造和谐的同事关系,进而将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传递给学生。
遵循教育本质。黄老师认为,相由心生,杭外的 “心” 是始终遵循教育是符合人的成长的教育这一本质。正因如此,杭外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包容性和独立性,他们敢于对老师的观点提出质疑。同时,杭外学生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情感,即使是当时学业成绩不怎么优秀的学生也愿意在校庆时回到母校,这说明他们在杭外的六年学习生活是充实且愉快的,已将杭外视为自己的家园。
从容且有追求。杭外文化还呈现出一种从容的特质的面相。杭外学生能够拥抱自己的缺陷,认识到自己的不完美,并明确自己的追求和价值意义,杭外在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人的成长性的教育上争第一。此外,杭外还注重与时俱进,在 AI 时代思考如何让学生适应未来,保持教育的前瞻性,如在语文教学方面,从初中阶段就做好规划,保持学生对阅读的热爱并传承下去。
杭外校史育人:文化立校的实践与反思
党委副书记周华伟老师围绕校史育人以及文化立校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周书记认为,文化是学校的根脉、灵魂、最大的资源和宝库。他以“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立信”、“以文兴教”阐述了对文化立校的思考。
以文铸魂。学校要牢记办学初心和教育使命,在校庆时所展示的 “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道路上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等横幅内容,都体现了要通过文化来铸就学校的灵魂,坚守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以文化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作为老师要唱响红色主旋律,传播中国好声音,自觉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维护校园的纯洁育人环境。
以文立信。要系统整理杭外的红色校史,挖掘其中的好内容和好传统,通过整理教育资源,续写杭外 60 年的故事,进一步挖掘校友故事和教育故事,坚守教育规律,增强教育自信。
以文兴教。着眼于新时代,要发挥文化的价值,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思考如何在教研组建设、学校高水平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就像国家设立国家版本馆进行文化传承创新一样,杭外也要运用好校史等文化保护资源,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对杭外文化的反思与展望
党委书记王华琪老师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语文支部党员和语文组教师对 “文化立校” 的深入思考。王书记指出,在学校办学过程中,要深入剖析学校文化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要反思文化中存在的惰性和不足,思考如何将文化更好地融入学校各项工作的规划与布局之中。他还提到,文化形态复杂,不能简单地对比不同学校的文化,而应思考本校独特文化系统的生成,认为反思能够带来创新,通过反思为学校注入新活力。
本次研讨会是在回顾 60 周年校庆中“一史、一馆、一片”的基础上展开的深入讨论,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杭外文化,为学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从而在杭外未来的办学中继续书写辉煌。
(语文支部、初高中语文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