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协同发展,云端共商 ——我校召集发起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48协同组会议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625 发布时间:2024-04-09 14:06:46

       

3月28日,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第48协同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本次会议由杭外召集发起。会议核心目标是全面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不同地区区位和资源优势,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协同创新发展,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改革态势。

此次活动采用线上视频会议的形式,第48协同组内十九所协同校负责人全部在线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副主任万春彬主持。教务处、教科室、科创学院等部门负责人,理科教研组长参加了本次会议。

校党委副书记吴锋刃作报告。吴书记简要介绍了杭外办学情况和学校科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杭外一直以来重视科学教育,主要从四个方面实施推进: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创新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思维框架;三是拓展实施途径,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四是融入日常教学,落实科学教育根本。杭外始终秉持“从解题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教育理念,从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出发,在“STEAM+人工智能”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努力建设具有辨识度的杭外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将科学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具备创新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时代新人。他希望协同组内各学校加强联系与沟通,紧紧围绕教育部部署的工作要求,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各项工作。

教务处副主任万春彬老师说明本次组内会议的主要任务,包括制定一张时间表、建立两套机制和绘制三张图。一张时间表,指的是经过组内讨论,明确四月将要开展的重点工作。两套机制,即协作机制、共享机制。协同组要加强资源共享,形成资源清单和资源库,向组内成员开放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开放式科研、项目式学习等拓展空间、提供条件,扩大辐射带动效应。三张图,即科学教育专项工作的架构图、路线图、成果图。



本次会议邀请了天津市实验小学、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市育才中学三所学校就各校已开展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实施路径作经验介绍。同时,会议提议以上三所学校分别担任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的组长,负责开展更为细化的协同组工作,杭外担任第48协同组组长。经过表决,各学校一致通过提议。

通过本次会议,协同组内的各学校之间建立了初步的了解,并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协同组将以会议协商确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机制为指引,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协同组将通过跨区域协作,为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的力量。

                                                                                                                                                                                                      (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