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我校获评“中国优秀STEM种子学校”荣誉称号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862 发布时间:2023-11-17 08:46:55

11月3—6日,2023 STEM教育发展大会在吉林长春举行。我校张鹏峰和刘巧梅两位老师参加了本次大会。此次大会主题是“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创新铺路“,会上发布了“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丛书,评选出优秀种子学校、优秀种子教师、优秀课程设计等多个奖项。

杭外在本次大会评比中收获多个奖项,荣获“优秀STEM种子学校”TOP10;万春彬、张鹏峰、刘巧梅和马哲宇四位老师设计的《智慧农业》入选跨学科课程课例TOP10;课例《智慧照明,还城市夜的黑》,入选《STEM 精品课例》初中分册,将于12月份正式出版。

大会主要从面向新课标的STEM课程设计、STEM教育与思维发展、STEM教育与跨学科学习、青少年STEM素养与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了STEM教育的内涵与发展路径。会上,浙江省教研室张丰副主任对于“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提出四个“加”:加实验、加项目、加工程、加社会视野,获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同。

近年来,杭外STEM教育从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出发,课程建设有体系、有特色、有成果,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顶层设计,系统推进

STEM教育生根发芽

2018年,杭外入选全国首批STEM种子学校。在省教研室的引领下,杭外STEM教育蓬勃发展,在中美STEM平移项目、STEM挑战赛等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杭外STEM工作由校领导主抓主管,教务处、教科室、学术委员会等部门在师资配备、课程开设、课题研究、学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学校组建了由技术、数学、科学、地理、外语、语文等学科年轻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的项目组,具体负责STEM+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的课程实施与活动开展。

跨界融合,项目式学习

在学科实践中开花结果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依托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学、地理等学科课堂,将高质量科普资源融入日常课程,培养学生的交叉学科创新思维。同时,以项目组为主体,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探索、共同成长。语文组开展欣赏经典剧本,创造舞台生命,数学组组织数学建模比赛,外语组开展素养导向的英语项目化学习,生化、科学组每学期开展研究性学习展,政史地文综组开设丰富的项目化学习选修课,物理技术组开设设计、编程、创客、人工智能等系列课程。

以研促教,相关课题

研究成果丰硕

学校各教研组积极参与,开设了系列STEM校本课程,培养了一批在STEM教育领域有实践成果的教师。目前已结题的省级课题5项,校级课题8项,发表相关论文12篇,研究内容包含素养导向的项目化学习、设计思维、技术与工程教育、跨学科和数字化等方面。

拔尖创新,学生在各类

科技活动中表现出色

学校以科技节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STEM教育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热情。近年来,学生在国内外高规格、高水平学科竞赛和学术活动中表现出色。多次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太空城市设计大赛和标准化大赛亚洲区比赛中获奖;2020年荣获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全球总决赛计算机科学组银奖、数学组铜奖;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入选英才计划。

为创新铺路,继续做好

科学教育加法

学校坚持让学生“从解题中走出来,去解决问题”“从年段中走出来,到学院中去”“从中学中走出来,到大学中去”的理念,通过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浓厚氛围等,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预备人才,为特长学生铺就高品质成长赛道。

根据“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杭外将继续积极开展STEM教育主题研究,探索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态度和科学家精神,提升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跨学科融合和与企业、场馆等的合作交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协同,为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做出杭外贡献。

(图文:万春彬、张鹏峰、刘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