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做智慧父母 促家校共育——记初二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612 发布时间:2023-05-23 08:37:54

四月的杭州,春意盎然,我校初二年级家长们带着对孩子未来的关切与期待,走进了美丽的校园。

上午的课堂开放环节每个班有8位家长代表参与,家长们沉浸式地参与到课堂中,领略到了杭外老师们扎实,大气,有深度的教学风格。孩子们认真听讲,大胆表达,高效学习。

中午是任课教师和家长们点对点交流的时间。学科老师们针对每个孩子的个性问题和家长进行深入交流,促使家长深入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生活和学习的具体情况。


在结束了和学科教师交流环节后,家长们集中参加了以“做智慧父母 促家校共育”为主题的初二年级家长会。大会由年级组长朱锦娟老师主持。朱锦娟老师鼓励家长正确判断孩子的学习状态,鼓励孩子多运动多培养兴趣,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做一个真正的智慧家长。而后,校纪委书记李甫贵为家长解读了初中升学和高中升学的路径。李书记希望家长和学生们要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合理规划,从容选择;满怀信心,未来可期。


年级大会后,各班家长到各自班级集中,参加班级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形式非常多样:有的班级由老师或班干部总结班级近况;有的班级是家长沙龙;有的是孩子特长展示环节。

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邂逅,是一场情感的对话。愿我们共同努力:做智慧父母,促家校共育。

初二年级组 供稿

 

附:初二年级各班家长参会感想

作为初二学生的家长,终于盼来了首次“家长开放日”。整整一天,沉浸式教学体验、家校沟通交流,学习做智慧父母,升学规划扫盲,信息量非常大,收获满满。

上午的进班听课,让我有机会随堂聆听杭外优秀老师的授课。跟着孩子们重温古诗,赏识宋代汉语拟音版《卖炭翁》的韵味;见识反比例函数面积转换的独特魅力;感受全英文教学带来原汁原味的英语氛围。一上午沉浸式的教学体验让我再次羡慕:孩子们何其有幸,享受如此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

中午短短一个半小时与各任课老师的沟通交流,这是家长最珍视的环节。老师们将孩子的情况尤其是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家长,并且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家长们都如获至宝。我注意到每位老师的前面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一圈转下来,老师们几乎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一个接一个地给我们的孩子悉心“诊断”。如果平时没有用心关爱我们的孩子,短短几分钟之内是没有办法给我们的家长开出精准有效的“方子”。这样的沟通交流方式,有利于我们和学校之间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更好地助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下午年级组长详细介绍了年级的整体情况,指导我们如何做智慧父母,鼓励我们做孩子最有力的精神支柱。我深受启发,提醒自己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还给孩子快乐、充实的初三生活。

最后,李甫贵书记关于初高升学方面的信息分享,让我们了解了学校在为孩子们提供资源,创设升学通道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消解我们的焦虑,从容应对。

感谢学校安排的这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让我们深入了解学校的教学和教育。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和付出。                                                                   

初二(1)班 张嘉倚家长

 

本次家长会最大的感受是:学校以更加全新的视野展示教学理念与方法。这次家长开放日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平日里孩子们上课时活跃的课堂氛围,老师与学生之间轻松愉悦的互动,体现了学生更加浓厚的课堂参与感。“智慧父母”的概念让我们深刻感受到,要多做一个倾听者,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学会了解他们内心里的所思所想、积极引导,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成长过程,做一个有智慧的父母。

感谢杭外与杭外的老师们,孩子们能在这样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与老师们的辛勤耕耘下,必定会更加优秀与出色。这次的家长会让我们收获满满,倍感信任学校的教学理念,感恩学校与老师们。

初二(2)班 宣成烨家长

 

最美好的季节,走进了美丽的杭外校园,和孩子们一起听课,一起走进校园。家长代表们领略到了班级各个学科老师的精湛教学:课堂生动有趣,有内涵有深度,并关注了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我深刻感触到:杭外的优秀是因为杭外优秀的教师团队。

下午的年级大会我们了解了最新的升学政策,让我们觉得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年级组长朱锦娟老师每次年级大会从来不给我们家长压力,引导我们关注孩子的健康心理,希望我们学会倾听,更要智慧教导。李书记的升学政策解读,让我们及时了解孩子初中和高中的出口方向,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对他们最好的选择。班主任将班级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及成果有了多角度的呈现,让家长们看到孩子们多才多艺的一面。各科老师们对孩子的成绩及学习习惯都非常清楚,也给家长们明确的建议和家校联合点,感受到了老师们满满的关爱!

这次家长会内容丰富,全方位展示了孩子在学校一天的生活与学习。杭外大气开放的办学理念让孩子健康成长,向上生长,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格局。

关于与孩子的沟通永远是家长们修的课题。第一,倾听:俯下身、微笑、听她说、欣赏她;谁都喜欢听自己讲话的人,在认真听我们说话的人面前,每个孩子们的自律自爱都是从这里来的。和孩子在一起80%的时间要听她说,不要自己嘴爽了,叨叨的人家脸都绿了;第二,20% 时间要教导她,应该教的教,说服力,影响力高品质的教导。我们80%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听了许多父母的话,但只是要求规矩,规矩和教条是硬性的,教导是柔性的是精神的引领。

初二(3)班 方熙媛家长

 

接到初二年级家长会邀请函,令人惊喜的是上午的课堂对家长开放。认真看了班级的课程安排:数学,语文,外文,音乐,又询问了孩子课程进度,心里满是期待。

4287:55,听课的家长陆续从教室后门进去就座。老师已经静静地站在讲台上,孩子们回头看向教室后门,脸上透着新鲜,眉梢挂着微笑。数学课的内容是反比例函数专题,语文和英语是文本讲解,音乐课则学唱了山歌。无一例外,课堂气氛是紧张而自由,灵动而丰富,活泼而欢乐的。师生之间有这样的课堂互动,互相交付,是以爱和信任为基础的,是一场教学相长的双向奔赴。可想而知,老师们为备课做了多少思考和预设,而孩子们也把握好了预习复习的环节。因为是专题,数学题目综合性强,题型也灵活多样。老师启发点拨,学生们积极作答;老师点头赞许,学生们推陈出新,给出二解,三解。知识密度这么大,如果课堂上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复习消化,培训班是不需要再上的。语文和英语文本阅读,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在字里行间慢慢走,细细品。玩索文字,于寻常处萃取语言的精华;历练思维,于思考后发现自我的勇气。短短40分钟一节课,哪里够用?音乐课上,看孩子们跟着老师的伴奏唱谱,大声歌唱,真为孩子们骄傲:“好有才啊”。家长们也加入了互动,成了合唱小组的“第八组”。有人说:课堂即天地。这是老师的天地,是孩子们的天地。在这样的课堂里,阳光明媚,拔节生长。感恩!

初二(4)班 李沛颖家长

 

又一次期待已久的家长会结束了。我觉得,这次家长会与以往相比,有两大特点:一是把任课老师见面放在开大会的前面。这样既从时间上保证了家长与任课老师面对面的沟通,又有助于班主任进一步了解一些个性和共性问题,更能够确保后面分班级家长会的交流绩效。二是全年级家长大会上,除了一贯地强调家长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辅导家长如何有效地陪伴孩子外,还专门请了专业老师介绍了家长们尤为关心的杭外初升高和高中以后的升学路径及特色,家长们心中有了一个总体认识,便于提前规划。

总之,作为家长,我觉得初二年级本次家长会,学校是非常用心的。无论是前后顺序的细节,还是具体内容的把握,都是深思熟虑、精心安排。通过本次家长会,个人感觉沟通充分,收获颇丰!

初二(5)班 徐宏安家长

 

初中不仅是孩子在学习思维深度与宽度的转型期,也是性格、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成型期,是决定未来人生高度的重要“窗口期”。作为家长,要与时俱进,了解新时代下年轻人的心理和生理变化,才能和他们做成好朋友,对他们的生活和想法给予更多的倾听、理解、支持和鼓励,争取自己也做个“年轻人”。

这次的家长会,老师和家长们,通过自身的案例和高度的升华总结,理论结合实践,有高度、有深度,更是生动活泼,让我们受益匪浅!正如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自己的高度取决于你身边最亲近的三个人。我相信孩子们在这样优秀的环境中,家长们可以互相学习,孩子们一定能相互勉励前行,成就他们最“美”的人生!

初二(6)班 王泽通家长

 

这次家长会是一次别开生面的家长会,各科老师化身专家,给家长问诊答疑,并开出适合的处方,通过这次答疑,我深深地感受到杭外老师的专业和亲切,很庆幸孩子有这么一群负责的老师。

年级大会上,朱锦娟老师和李甫贵书记通过视频指导和具体的数据,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做出解答,缓解了家长的焦虑。

班级家长会上,班主任黄老师回归教育的本质,告诉我们现阶段孩子值得做的事和应该做的事情是为探索自己而思考奋斗。

通过这次家长会,我们对杭外的教育理念有了进一步了解,杭外老师既重视孩子的学习素养,又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旨在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作为家长,很高兴孩子能在这所宽容大气、严谨笃学的校园中学习、成长。

初二(7)班 王乐彬家长

                                          

本次参加了“做智慧父母,促家教共育”主题家长会,杭外“全面发展引导,全方位平台支持,科学尊重个性,团队养成共性”的理念令我受益良多。在教师交流、年级班级面对面等环节中,充分感受到师生间的真挚情谊和学子们的优秀风采,切身体会到杭外的精彩魅力。老师们提倡的“多尊重少干涉,多陪伴少包办,多参谋少做主”深深打动着我:家长的作用不是把孩子打造成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孩子也不是工业流水线上的产物;家长的作用不是指挥孩子学习固有的教条,孩子也不是执行命令的机器;家长的作用不是把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孩子也不是深受保护的宠物。孩子需要在校园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自己去感知世界,去做选择,去体会成功与感受失败,在实践中锻造成为人格健康,自理能力强,处事和生存能力强,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个体,而家长应在需要时出现,用80%的时间倾听,20%的时间引导,积极落实家校沟通合作,感谢学校提供给孩子们保持初心、放眼世界、实现自我的平台,作为家长,我们深感欣慰。也将继续通过家校共育,促进孩子们全面、协调、长远发展。

初二(8)班 谢欣呈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