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采得学文化,亲近自然进和山——初三年级学生“走进小和山、亲近茶文化”系列活动侧记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890 发布时间:2023-05-17 14:58:46
4月21日,在校学生处和小和山社区的联合指导下,我校初三年级同学集体前往小和山社区茶山开展学农活动。
2022年,我校与小和山社区党委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在小和山社区的大力支持下,校学生处、初三年级组与社区多次接洽,密切合作,活动顺利开展,同学们在采茶与聆听讲座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茶文化并切身体会劳动的价值。
活动之一:
满眸葱绿惹心醉,且上茶山采雨前
沿着山路蜿蜒而上,穿过新农村,走在田垄上,空气中隐隐有草木的淡香,两旁是高大的毛竹,阳光时而透过竹叶洒下,细细密密的给山路涂上一层金黄。对于刚刚期中考试结束的我们来说,走进小和山社区,走进大自然,体验茶农生活,实是惬意至极。
大片的茶山隐匿在新农村的背后,远远可以看到几位带着竹笠、背着竹篓采茶的老婆婆。同学们也拿着塑料袋穿梭于茶树之间,寻觅着两叶一芽。四月末的茶树,新芽已经被采得差不多,然而在同学们的搜寻下,大家的袋子慢慢变得鼓鼓囊囊起来。采完茶,我们来到山脚下茶农的工作车间观看炒茶。还未踏进工作间,浓郁的茶香便裹着潮湿滚烫的热气迎面而来。现在的炒茶除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更多采用机械加工。工作间里,三台机器撑得平房满满当当,同学们围在一起看滚轮将茶叶不断地搅拌扬起,觉得新奇极了。嫩绿的茶叶在一次次翻炒中褪去草绿鹅黄,变为我们熟悉的模样。
最兴奋的环节当属品茶,门口的长木桌上早早摆下整齐的纸杯,新炒的绿茶在开水的滋润下逐渐展开、旋转、下沉,同学们捧着茶杯,闻着新茶的清香,小口小口地品尝着绿茶的滋味。
这个美好的下午,在欢声笑语中,在青山绿水间,在幽幽茶香里,我们与茶文化撞了个满怀。
初三6班 朱奕蓁供稿 初三3班 林立恒摄影
活动之二:
国饮留香自得乐,听君一席爱仙茗
4月22日,循着龙井茶的清香,初三年级同学走进了浙江农林大学林杰副教授带来的一场精彩的茶文化课堂。
古时,茶是“万病之药”,亦是养生的仙草。今时,茶是中国人“必备之饮”,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为了使广大同学了解茶,了解茶学,了解茶文化,林教授从茶叶的化学成分与科学性质切入,围绕茶的香气、涩味、色泽、感官品质、形成机理等方面展开关于茶的论述。
讲座伊始,林教授轻松活泼的引导将同学们很好地引入到了茶的科学世界。从茶叶的主要成分到色泽、香气、涩味的分类,让同学们脑中形成一个科学的茶叶有机整体,将茶叶的感官品质与各主要成分有机联系起来,使得同学们更易掌握茶叶的内在规律,进而将之运用到个人制茶、产茶甚至种茶的实践中。在林教授提出的一个个关于茶的问题中,同学们积极思考,热情参与,彰显了杭外初三学生的风采。
讲座中,林教授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商务会谈上老板要泡茶而不是泡咖啡?”,引发了现场同学的激烈讨论。有同学说喝茶更高雅,还有同学说喝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最后林教授揭晓了答案——喝茶不仅体现主人的格调,还可以“无限续杯”,延长聊天的时间。
林教授的这场讲座,以生动有趣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案例,将诸多茶叶科学中陌生、遥远的专业名词与知识,将茶文化和各个学科都联系在一起,让同学们感到“原来茶文化离我们这么近!一片小茶叶背后竟蕴含了大文化”。
(陈吴越供稿 林立恒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