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让学生从“解题”中走出来——我校举行第四届科技创新比赛评比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248 发布时间:2023-03-14 10:18:05

01 |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浙江调研会

▲王华琪校长(右一)参加调研会并发言

3月2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浙江调研会”在省科协召开。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朱立达,浙江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陆锦等领导出席会议。党委书记、校长王华琪,学生处主任、科创学院院长朱伟杰受邀参加。杭外是唯一一所受邀参加的学校。

党委书记、校长王华琪在调研会发言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高屋建瓴,意义重大。习总书记提出的“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要求,是我们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作为致力于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素养、有深厚素养的复合型预备英才”的杭外,学校秉承“为祖国而学习,为未来作准备”的校训,在培养学生科学潜质和素养方面正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让学生从“解题”中走出来,去“解决问题”。学生不能一味沉浸在各种练习资料的解题中,而是要给他们创设机会,引导和指导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综合能力,包括思考和创新能力。二是让学生从“学段”中走出来,到“学院”中去。如创建科技创新学院,打破学段壁垒,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比赛,开展项目化学习和各类社团、科技创新活动。三是让学生从“中学”中走出来,到“大学”中去。作为全国“英才计划”基地学校,他认为,习总书记要求的“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是对“英才计划”的高度肯定和更高要求。八年来,杭外通过浙江省“英才计划”培养的人数已有80多人。依托“英才计划”这个国内顶尖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平台,发现并培养了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输送后备力量,并以此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相衔接,建立高校与中学联合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进而报效祖国。


02 | 杭外第四届科技创新比赛

3月,杭外举行第四届科技创新比赛评比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体验•创新•成长”,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质,搭建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交流平台。科创学院通过学生自我陈述、答辩等方式,组织评委对申报项目进行认真评选。

▲申报创新项目的学生在进行陈述和答辩


▲杭外第四届科技创新比赛获奖名单

▲王华琪校长为高中组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右起:周祺洋、俞楷文、张梓航)

▲吴锋刃副书记为初中组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右起:王一帆、陈雨彤、王嘉明、赵周翀、郑宇成 、雷淳宇)

 

03 | 获奖学生代表感言

 

高二年级 俞楷文

我参加了学校第四届校园科技创新大赛,收获颇丰。在这次评比活动中,我认识了很多一样怀揣着科研梦想的同学,在与他们深入的交流对话中,我获得了许多奇妙有趣的想法。高二年级的严密同学从跨学科的角度,以自己对原电池装置的深刻理解入手,验证了一个困扰了他很久的问题,我也从中受益。在此,特别感谢科创学院的各位老师,为我的课题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建议,打开了我的思路,激励着我在未来成为一个更好的杭外人。

 

高二年级 张梓航

科技创新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科研工作也需要严谨细致的态度和不断钻研的精神。在算法的调试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细小的错误导致运行失败,而Bug的修改要花上数小时乃至数天的时间;与此同时,提升算法效率抑或是实验效果,更是一件需要“绞尽脑汁”的创新性工作——科研总是艰辛的。这时我们可能需要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并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内化——科研需要在他人的成果上进行自己的思考与创造。科研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学会了什么算法,推出了怎样的数学公式,最重要的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提升,以及培养了一种细致入微的精神与态度。最后,我希望能在接下来的省赛中取得满意的成绩,也希望杭外科创学院能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高二年级 周祺洋

关于科技创新,我们想到的是那些如繁星一般璀璨,助推社会发展的大科学家们,如此看,好似“创新”是如同登天梯般的难事,跟我们日常生活相差甚远。其实我觉得科技创新就在我们身边。从生活实际出发,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蕴藏的设计问题,潜在需求等等,而科技创新的本质,正在于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出发,做做手工设计,写写计算机算法,通过自己的技能来为现实问题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这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科技人才的关键能力之一。科技创新是当今社会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对于社会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我们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技创新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创新,更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便利。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科创大赛,加入杭外科创学院的舞台。

 

初三年级 雷淳宇

我设计这个机械手的灵感来源于视频中的山地景区的清洁工们为了捡到四处分布的垃圾,被迫用缆绳、钩爪等工具在峭壁间攀援,危险且效率低,希望我们的机械手可以装载在无人机上,捡拾散落的垃圾。

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第一是时间短,没能组装出可以演示的作品,略显遗憾。第二是重量问题:我们现在的设计比较重,只能放在农用无人机上,希望未来可以做更轻巧。第三是垃圾的位置问题,有的垃圾在倾斜的岩壁上,无人机难以靠近。我们利用杠杆平衡的方案解决了这个问题,比较满意。这次虽然获奖了,仍有好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会继续努力改进,明年再来!

 

初三年级 王一帆 王嘉明 赵周翀 陈雨彤

日常聊天的话题演发成实验后竟然获得了老师同学们的一致认可,这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了叶飞昌老师常常告诉我们的: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这个探索实验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从提出课题,到设计方案再进行实验,我们受益匪浅,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严谨精神。同时感谢杭外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来探索我们感兴趣的事物;还要感谢老师同学家长对我们的支持!

(图文:科技创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