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敢为领头雁,奋斗赢未来——杭外“和山论坛”第三期开讲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4134 发布时间:2023-03-02 08:54:51

2月24日下午,杭外第三期“和山论坛”开讲!本期论坛的主题是“杭外外语特色办学的机遇与挑战”,初中外文组组长李旦、高中外文组组长洪琳、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庄园作主题发言。论坛特邀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英语教研员葛炳芳老师作点评指导。论坛由教科室主任张传鹏主持。

外语特色是杭外的立校之本。杭外外文教师继承“文化为导向”的外语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外国语学校的优势,实施小班化教学和校本课程建设。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公共资源建设等方式共享个人实践,融合个人智慧,激发集体创造力,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杭外初高中外文组先后获评浙江省先进教研组。

目前,在“四新”(新课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大背景下,杭外外文教学实现了从关注知识传授到注重能力提升,再到素养立意、学科育人的转变。同时,随着党和国家对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语言已经成为了国家战略资源,这对外国语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杭外的外文教学、多语种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国际化办学等面临新的挑战。三位老师发言分别从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多语种建设等方面进行经验总结和破解难题的思考,为杭外外文组后续发展提供思路,同时也为其他学科教研组建设提供参考。


李旦老师发言的主题是“和山学子皆有声、三尺讲台应有色”。李老师从初中外文组永葆先进教研组成色、彰显外语学校人才培养特色、描绘 “外语+” 发展亮色、创造“第三次创业”新起色等四个方面总结了初中外文组在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外语特色发展中承担的使命以及取得的成绩。结合王华琪校长提出的“外语+”理念,初中外文组从“三依托”上进行破局,为“外语+”提供发展路径。即:依托校本课程做特做深“外语+”、依托课题做大做强“外语+”、依托新课标实现“守正与创新”。在教研组建设方面,初中外文组创造性地提出了“6S”标准:Spirit-打造爱学习、善协作、常研讨、勤反思的教研组文化精神氛围;System-进一步规范各项制度;Standard-积极推进教研组标准化建设,规范公共教案、单元大概念综述等;Study-研读课标、提升研究能力,以一次分享、一篇论文、一场讲座、一个课题等;Support-为老师们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支持,利用校内外和省市区平台为老师们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Self-自我关爱,不定期开展团建活动,疏解教师心理困惑,从而更好地与学生与自我连接。

洪琳老师发言的主题是“勇做双新领头雁,赋权增能创新篇”。洪老师从传承、困境、破茧、展望四个篇章介绍了高中外文组如何通过“外在赋权和内在增能”实现组内的制度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故事。杭外外文组有着优良的传统和辉煌的历史,然而,近些年来外文组的发展面临困境。为此,外文组教师直面困境,破茧而出,从“赋权增能”的理论寻找发展路径,指导教研组建设实践。在教研制度方面,形成教学质量调研制度、公开教学活动制度等。围绕校本课程改革,赋权教师参与课程的编制、实施和评价,赋权社团活动课程化,使教师成为课程领导力量。这几年,外文组赋权增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持省级课题6项(结题4项),“中国基础教育外语测评研究基金”项目课题2项(优秀),发表论文40余篇,省级获奖论文19篇(一等奖三篇),在教育部“一师一优课”和精品课活动中,三节课获部级“优课”,三位老师成为省名师网络工作室的学科带头人。在新的发展阶段,高中外文组提出“4E”策略,即进一步提升组长的领导力(Enhance the leadership)、进一步完善教研规范 (Evolve the norms)、进一步拓展教研平台 (Extend the platforms)、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Empower the team)。汪加华老师曾经用The sense of a goose(大雁意识)来做比喻杭外外文组的文化内涵。外文组所有成员如迁徙中的雁群向着共同的目标,在彼此的推动下,更快、更容易地实现目标。每一位成员都是优质的同伴资源,相互扶持,轮流领航。


庄园老师发言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开新局,万紫千红总是春”。庄老师从杭外多语种课程的开设情况、多语种课程困境与挑战、多语种课程发展与展望等三个维度对杭外多语种教学及国际化办学作了梳理和思考。杭外的多语种教学起源于2004年与浙江大学合作开设的法语、德语实验班,至今设有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二外课程,2022年9月,增设俄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选修课程。二外课程的开设,为学校国际化办学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学生在面对升学路径和专业选择时有了更多的余地。2013年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我国对双语以及掌握多语言交流的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教育部积极响应倡议,2017年12月,新课标颁布,调整了外语规划语种,高考语种由原来的三种增加为六种。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王华琪书记在第八次党员大会报告中提出了杭外要把“大语种做强,小语种做大”的目标,在外语特色办学中实现“做特与做深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结合”。为此,杭外多语种课程将从“五个方面”找准定位、提前谋划、搭建平台、实现飞跃。即:优化课程结构、丰富语言种类、建立校本资源、拓宽升学渠道、加强队伍建设。杭外多语种特色发展要从国家战略、学校定位出发,从底层助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葛炳芳老师作精彩点评。葛老师肯定了杭外外语特色办学取得的成绩以及对我省中学外语教学的贡献。三位老师的发言有特色、有思考、有亮点,杭外的外文组建设犹如大雁群飞、百花齐放。

葛老师认为,一个优秀的教研组要在办学理念、教研文化和教育情怀上要具有鲜明特点,杭外倡导的“文化为导向”的外语教育模式,实现了从语言工具论到人才为先的教学观点转变,不仅实现了自我的成长,而且通过培训基地还将优质资源辐射到全省各地。“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杭外的外文教学要有更高的站位,在“三有”人才的培养上贡献杭外经验。葛老师的点评站位高,立意深,视角新,他立足杭外的发展实际和所承担独特历史使命,精准把脉,指出了杭外外语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后续努力的方向。

李力副校长为分享老师颁发证书和“和山论坛纪念牌”,并做总结讲话。

杭外第三次创业的号角已经吹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深厚素养的“外语+”人才是外文组教师的使命,“立民师、育名师、出明师”。在新的发展阶段,外文组将进一步提升组长的领导力、完善教研规范、拓展教研平台、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从而推动教研组的可持续性发展。

 

主讲教师介绍


李旦

杭州外国语学校初中外文教研组长,浙江省李威峰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曾担任余杭区兼职教研员,曾荣获浙江省事业家庭兼顾优秀个人,杭州外国语学校教坛新秀。

洪琳

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外文教研组长, 浙江省姜发兵名师网络工作室学科带头人。主持、参与过多项课题,撰写的论文和教学案例等曾荣获省级一、二等奖并发表于核心刊物。曾指导学生参加多项赛事,并获评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庄园

法语教师,现任杭州外国语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多语种备课组组长,曾参与教育部中学法语教材审核,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类技能比赛,多次获得奖项,本人多次获评“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图文:教科室、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