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深化五个“1”导师制,合力共育“三有”学子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169 发布时间:2022-10-27 09:39:08

10月14日中午,新学年导师培训工作会议在1509会议室进行,16位新任导师参加了培训。学生处主任朱伟杰对五个“1”导师制作了详细解读,对如何开展“四导”工作提出要求。上学年优秀导师代表李卓、张后宇老师分享了她们的经验和感悟。

朱老师简单阐述了学校开展导师制的背景和必要性,回顾了我校开展导师制的大致历程。他认为,学生除了班主任、任课教师外,多一个导师,就是多一份关怀、多一点关注、多一些爱。朱老师重点介绍了导师工作“五个1”的具体内容,即平均每周不少于1次见面、谈话;每学期听不少于1节人生导航课;一学年组织1个专题活动;每学期约谈、联系家长不少于1次;一学年完成1份工作记录。他结合过去导师工作的实例,给予新导师一些建议。他认为,导师工作要能给予学生思想上引导、心理上疏导、学业上辅导、生活上指导。

两位优秀导师分享了她们的经验和心得。李卓老师以“情感账户”专题活动为纲,让学生讲自己的故事,分享彼此的生活小事,以情感为纽带,构建起温柔、团结、积极、努力的导师家庭。张后宇老师根据杭外高中学生的特点,列举了学生中常见的五大成长烦恼。她针对实际工作中,“辅导的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如何召集学生”、“学生不主动找导师怎么办”两大共性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破解实招。两位老师也都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导师工作尽管繁杂而辛苦,但是在帮助学生的过程中也收获了肯定和幸福,学生的成长也在不断滋润、丰盈和提升老师,从而不断获取和拥有更多的思考和意义。

导师工作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员导师制是我校全员德育的重要体现和亮点。学校自2015年开始实施导师工作,2017年全面实施导师制。七年来,在全校教师的支持与努力下,学生们获得了进步和发展,导师工作总体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新学年导师工作,将进一步增强班级导师团队的联动,及时研判学生情况,更好助力学生成长,合力共育“三有”学子。

(学生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