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势能驱动小车,梦想点亮未来——记我校科技节初二年级势能小车比赛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0810 发布时间:2022-04-01 11:08:45

3月22日,我校“拥抱科技,畅想未来”科技节初二年级势能小车比赛在体育馆二楼拉开帷幕,虽然绵绵细雨笼罩校园,却未抵挡住同学们的兴奋与热情。

车如其名,同学们将小车的势能转化为动能,驱动小车前进。简略来说只是利用“势能”,但细看大家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赛场上放眼望去,同学们的赛车可谓是“百花齐放”,各种精妙设计的小车令人目不暇接。有利用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小车,有利用重物下落拉动车轮转动的重力势能小车,更有将弹性势能与重力势能组合,同时利用橡皮筋与水做功率驱动的小车。种种设计为观赛者带来截然不同的体验,丝毫不存枯燥。

小车设计,仅是精妙是不足的,在追求巧妙设计之余,同学们更关注了小车的“综合实力”。太轻容易跑偏,太重则摩擦太大,都会使它跑不远,如何抉择是一大难题。比赛中我们看到了起步便一骑当先的猛将,也惊叹于坚持近十分钟还在缓慢前行的“姜车”;有坚定直行跑出赛道终点的,也有原地绕一大圈后奇迹般冲出甚远的。此真可谓是:“小车起步前,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在小车的表现令人称赞之余,同学们的表现也是一大亮点。一个个赛前冷静调整小车的身影,小车故障后紧急维修的身影,激动大喊加油给小车“鼓劲”的身影都令人难忘。有一组同学原本利用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驱动小车,却在赛前意外损坏,最后在赛前紧急改为用弹性势能转换动能驱动,完成了比赛。在小车故障之时不言放弃,而是尽力调整与尝试,拥有如此永不放弃之精神便已经是赢家。

比赛之余,同学们也不忘学习背后的科学知识。赛前,科学老师们就为同学们解释了势能小车的原理,展示大量相关视频,并提供了一些制作的建议。赛道边上,老师与大预班学长学姐也给一些小组提出了修改意见,还有老师端着小车分析设计与背后的原理。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角逐,72辆赛车全部完成比赛,并创造了一个个惊人的成绩。31组车队获得了一二三等奖,20组车队获得了最佳创意和最佳制作奖。同学们在享受活动的同时也感受了科技的魅力。在此,特别感谢大预班15位同学在此次比赛中负责进行裁判与拍摄工作,他们是王豫,王恬恬,王婧怡,时尚,刘怡杭,徐冰洁,顾吉秋,张珈语,何丰行,韩云起,邵天羽,胡嘉琪,郭浩铖,沈葆祺,戴亨利。学长学姐们的无私帮助,是对杭外传承最好的诠释。

大预班胡嘉琪 初二科学组  报道

附件1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初二1班

郑宇成徐浩天

初二2班

黄磊戴徐奕张格闻谭皓羽冯煜杨

初二3班

应栎祁、陈琅、郑和易、李轩扬

初二4班

徐恺锐、王竞泽、陈昱翔

初二4班

陈怿仰、芮子涵、汪嘉田、华经纬、石济铭、史张宏

初二4班

王璟轩

 

等奖

初二1班

雷淳宇叶子卿

初二1班

戴韵宸

初二4班

周凌喆

初二6班

张贺程、伍子昊、谢景辕

初二6班

赵子云、张逸轩、赵轶颉、杜宇航、施政

初二6班

郭子畅、黄雨默、蒋文宇、叶易晗

初二6班

潘军好

初二7班

赵籽萱沈雨绮史越琳黄安宇李雨灿

初二8班

袁朗、陈郑衎、牟子墨、汪诗媛

初二8班

姚睿、申屠清华、惠弘历

 

三等奖

初二1班

马暄张彤萱

初二1班

倪安言王梓昀金思妤

初二2班

帅宇晗姜凯献章优阳钱周彬俞丁瀚

初二2班

寿溪晗

初二3班

周泉、庄杰森、王宇轩

初二4班

沈逸辰

初二4班

王熠宁、句潘訸、胡芷诺

初二5班

黄楼雪儿尤成王宜家余若宇桂谷王语帆王子豪

初二5班

陈劲松姜车朱逸轩严皓丁祎婕

初二6班

徐伊一、陈雨彤

初二6班

朱奕蓁、纪楷涵、杨子萱、徐伊一

初二6班

徐伊一、陈雨彤

初二7班

张佳宇辰徐昊哲徐彬浩吴沛桐虞辰

初二7班

朱芷慧

初二8班

傅宇、王晟韬、黄立函

 

最佳创意奖

初二1班

马暄张彤萱

初二1班

雷淳宇叶子卿

初二2班

孙乐唐静怡邱予涵

初二3班

应栎祁、陈琅、郑和易、李轩扬

初二4班

刘雨萱、陈晴

初二4班

王熠宁、句潘訸、胡芷诺

初二6班

张贺程、伍子昊、谢景辕

初二7班

曹晨曦

初二8班

季节、朱严铭韬、陈奕丞、潘剑宜、袁翰飞

初二8班

王可欣、金允文

 

最佳制作奖

初二1班

戴韵宸

初二2班

黄磊戴徐奕张格闻谭皓羽冯煜杨

初二3班

陈思璇、胡悦桐、张炜琪、章訸、谢心怡

初二4班

徐恺锐、王竞泽、陈昱翔

初二5班

张贺程、伍子昊、谢景辕

初二5班

周偌冰郑文琪张馨文

初二6班

傅琪馨、华栩嘉

初二6班

陈博涛、贾驿诚、翁振嘉、钱奕晨、陶无疑

初二7班

朱涵书余佳芮余芯蕾王紫萱杨曦月

初二8班

林芯语、潘昊、胡恩喆、毛佑然、骆笑晗

 

附件2获奖同学感言

能够在此次“势能小车”的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我感到非常高兴。这辆小车是我花费了将近三个小时,经过不断修改和调整制成的。我看着小车从刚开始只能前行两厘米,到最后能平稳地前进六米。因此,当它收到老师与同学们的认可时,我感到了由衷的开心。同时,我也从这次经验中认识到,要想做好一件事,必定要有一个不断尝试,不断完善的过程。

初二(1)班 戴韵宸

 

在周二刚刚进行的科技节活动“势能小车”比赛中,我和郑宇成的小车“慢而持久,复仇滚木”荣获了一等奖,我觉得非常荣幸。

说来惭愧,我在小车的制作中出力甚少,郑宇成作为小组的负责人完成了几乎整个小车的制作,他运用了发生形变的橡皮筋释放弹性势能的思路,别出心裁用12升水桶作为车身,多个橡皮筋作为动力,使得我们的“复仇滚木”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终让我们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

本次比赛让我们收获了许多关于势能的知识并锻炼了我们动手实践的能力,令我们收获颇丰,我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比赛,共同合作,共同成长。

初二(1)班 徐浩天

 

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二(1)班的雷淳宇,很荣幸在这次科技节的“势能小车”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和“最佳设计奖”。制作小车的过程算是一波三折,我的小车在材料上经历了从积木到齿轮,动力上从重力到弹性势能的转变,并数次调整了齿轮传动的位置避免滑齿,终于解决了基本技术问题。现在回头看制作的经历,我学会了许多做事的技巧,也增强了动手能力,虽然小车在转向方面设计仍有欠缺,我仍觉得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初二(1)班雷淳宇

 

能有幸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我感到非常荣幸与高兴。在这里,首先感谢学校和指导老师对我的信任和培养,同时也要感谢我的队友对我的支持与帮助。

我们组的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离不开张格闻同学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戴徐奕“后勤”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黄磊同学的正确决策。这个奖项是属于大家的,我只是非常荣幸地被选为其中的代表。

当然,这次比赛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在于获得这个奖项,而是在于在竞争中体会到科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初二(2)班 黄磊

 

我们制作小车时,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在用热熔胶粘轮子时它总是会掉下来,有时贴得太紧,小车在开的时候轮子还会卡住。最大的难处是将橡皮筋从易拉罐的底层孔内插入,再从里面穿出,这消耗了我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在比赛前试车时我车上的橡皮筋还断掉了,只能补救。最后在比赛时,我的车开到9米多时出界了,我当时感到十分失望,但是竟获奖了,令我大吃一惊。一切都极具戏剧性。

在这意外之喜之外,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从这次制作小车的过程中学到了科学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以及培养了科学兴趣。总之,这是一次很好的经历。

初二(3)班 应栎祁

 

这次比赛,从开始到最后,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知识技能上来说,我进步了许多,明白了什么是势能,生活中该如何运用势能等。从精神上来说,我挤出空闲的时间,在家中做实验,有过放弃、有过失望,体验过没有进展的焦躁,也感受过攻克问题的喜悦,我也从中得到锻炼。辛苦,是值得的。

初二(4)班 王璟轩

 

我是初二(4)班的王竞泽。我和同学的势能小车在本次活动中获奖,非常荣幸。我们只提前了几天来制作小车,但是效果非常好。我们用光盘来充当车轮,减少其与地面的摩擦力。比赛时我看到小车在开到底线时也并未停下,而是继续往前开去!那时我们真是太高兴了!

没有家长、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我们的小车不可能会这么“有动力”。总之,这次活动让我们学会了很多关于势能的知识,也让我们有机会亲自动手实验。

初二(4)班 王竞泽

 

根据势能小车比赛的要求,结合本人的特长和手边有的材料,我把老师上课讲的,书本上传递的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变成了亲手制作的小车。经过多次测试,不断调整小车的结构,寻找最佳动力装置,减轻重量,调整到轨迹呈直线,最终制作完成了符合要求的参赛小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经过此次比赛我深刻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我要把这种勤于思考,勇于尝试的精神带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去,努力为未来作准备。

初二(4)班 周凌喆

 

制作这次弹性势能小车,我们花费了许多时间,不断地寻找器材、不断地一次次发现问题并做出改进、不断地在试验中感受到了实践的乐趣。比起以往的从书本上接受知识,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更将纸面上的内容转化为真实的物件,让我们感到十分有趣。看着自己制作的小车一次次往前冲,我们也是成就感满满。

初二(4)班 陈怿仰

我觉得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很好地体现出了在科学中“心灵手巧”的重要性,其次就是对事物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我觉得这次活动中,还有对小车的制作与改造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有两件事,调整“抓地力”与小车的方向偏移。第一件事情的解决方法是对轮毂进行修改使它不会卡住车体,还有一件事情的解决办法就是不改变车体,改变车子起步的方向。总之,这对我们的科学学习很有帮助。

初二(6)班潘军好

 

势能小车活动让我们亲身体验了设计小物件的感受。

上个周末,在制作小车的过程中我们享受到了制作的快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有需要反省的地方,一是小组成员参与度不高,二是我们在材料的选择上过于偷懒、采用了乐高的设计,三是我们对车体细致的思考欠缺,设计了过窄的车体,导致方向很难控制,比赛时在22.5米处就冲出赛道,没有展现出全部的势能。但总的来说,这仍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初二(6)班 郭子畅

 

这次活动,让我对“方案落地”四字的分量有了新的认识。回首过去的几天,我们的方案经历了三次大改,每一次我们确定新方案的时候,都以为已经把能出现的问题都想到了,可动手的时候还是冒出来一大堆难以置信的问题。最开始到试车的的时候才发现不是动力不足就是车轮打滑。可这两个问题互相矛盾,试车的时候还可以加个配重草草了事,可比赛呢?总不能顶个盒子上场吧。最后我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引入了可变动力。有时候,方案是方案,方案落地下来才是真功夫。

初二(6)班 张贺程

 

这次,我们的小车以7米多的成绩得到二等奖,这个奖项来之不易。在小车的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是周末时,5个人的小组有4人留校,我们只能在学校安装。在学校里材料不够,我们还去食堂三楼翻垃圾桶……这样一辆小车能得到这么好的成绩,是大大超出我们的预料的,对此我们十分高兴。

初二(7)班 赵籽萱

 

在小车开始制作之前,陈郑衎同学就早早在家中备好了材料,画好了草图,平时压箱底的锯子、电钻也都被翻了出来。袁朗同学和陈郑衎爸爸一起把木盒、地板木等锯成了零件,牟子墨同学用螺丝、胶枪等将零件拼接组装。但我们后来发现使用双动力的话水车会被卡住,怎么都动不了,改造也未成功,于是反复思量之下汪诗媛同学决定拆除水车。最终我们组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初二(8)班 汪诗媛

 

很荣幸能获得此次“势能小车”比赛的二等奖。首先感谢指导老师许奕老师和我的两位队友对我的支持与帮助。我们在微信群中也讨论和商量了很多,包括在比赛之前和过程中我们也努力改进了许多问题。这一次我们组得到了19米多的好成绩——尽管并未超越我们在练习时的最好成绩。赛后分析与观察其他选手的作品都让我们学习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初二(8)班 姚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