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民族魂,中国梦——记我校第25届艺术节文艺汇演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3401 发布时间:2022-01-12 08:53:49

2021年12月30日晚,杭州外国语学校第25届艺术节文艺汇演在体育馆二楼举行。格子音乐社带来的一首《春风十里》正式拉开了文艺汇演的帷幕,牵引着现场观众融入到艺术节的氛围中。第一篇章的首个表演是合唱团带来的《愿》、《Come to the music》,不论是第一首娓娓道来般的优美旋律还是第二首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演唱,都让观众无比陶醉。初二年级同学带来了童趣满满的童话剧《春天的旋律》,将舞蹈、剧景、朗诵完美融合在一起。剑桥高中带来的《中国·印象》中为大家展现了一系列的完美表演,干净利落的武术、自信优美的舞蹈、神奇有趣的变脸,都引起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与尖叫,文艺汇演也一步又一步走向高潮。校器乐团带来的民乐合集《春到沂和》、《花好月圆》或令人沉醉,或令人兴奋。高三年级同学带来轻喜剧《江户·变色龙》,既还原了契诃夫的小说,也加入了很多有趣的创新,日语与中文的结合使台下笑声不断,为第一篇章做了一个完美的结尾。







第二篇章的开篇是由校阿卡贝拉人声乐团带来的《Shallow》,抛开华丽的伴奏,用纯人声演唱出了另一番精彩。初一年级的歌舞《正青春·正少年》让人看到活力与激情。朗诵团同学带来的《读中国》充满奋发向上的拼搏之感与深深的爱国情怀。高一年级剧组则以一场《还记得吗》带观众一览几十年前氢弹的设计与首次爆炸,以舞台剧的方式表达了对于科研工作者的敬仰和对祖国的热爱。第二篇章由剑桥高中乐队带来的一首《The Chain》落下帷幕。






第三篇章以校器乐团的西乐重奏《查尔达斯舞曲》、《莫扎特K.381》、《Libertango》为开场,展现了杭外器乐团的独特魅力。教工代表演唱的《祖国在我心中》也掀起了全场高潮,老师们不一样的魅力激起了接连不断的掌声。飞扬剧社的同学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话剧《到街上去》,演员饱满的张力、令人惊叹的现场伴奏、饱含哲思的台词都令台下的老师同学们大声叫好。校舞蹈团的群舞《盛开》让我们看到东方的含蓄之美,动作轻柔博得喝彩。最后,十佳歌手以一曲轻灵、缥缈的《路过人间》为此次文艺汇演画上了完满的句号。








艺术节是杭外学子表现自我的地方,也是获取视觉、听觉极佳享受的盛宴。艺术也不仅仅存于艺术节中,它存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存于人们的心中。

(记者团姜子瑜报道 校办摄影)

 

采访实录

受访人:李雨奇(飞扬剧社导演)

采访人:简报、纪欣言

Q:哈喽,学姐你好,我是杭外简报的记者。请问我可以采访下你吗?

A:嗯可以的!

Q:刚才看了飞扬剧社演的《到街上去》,很精彩的表演呢!请问你们为了这部剧准备了多久呢?

A:最早开始算的话,应该是从9月末,因为那个时候是属于主创集结时期,包括导演、编剧,我们开始选材,定大致的导演方向,然后到剧本这样的一些最基本的工作的进行。演员拿到剧本,并且正式开始排练,应该是要到10月份了。从10月份开始,比较集中的训练。像每周排练两次,这样子的频率是从期中考之后开始的。

Q:准备了这么久,那现在演完你对你们剧组的表现感觉怎么样?

A:我觉得我们整个剧组的朋友都表现得非常好!从演员来说,演员的表演都非常出色,非常到位!他们的感情在平时的训练中、排练中就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了,而且在这次演出中,可以说是只增不少。除了演员以外呢,我们的道具组啊,包括灯光组,还有其他的一些服化道组,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而且所有的这些组别,所有的剧组人员的共同协调,使整部演出非常的完整!

Q:在排练过程中,你们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A:困难的话,主要应该是在整个剧的节奏安排上面,一开始会很纠结。因为会感觉它的戏剧效果不够强,它的张力不够大,它不够吸引人。它的内核也不够深。再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有一些比较庞大或者是说比较理想化的设想,对这个戏的设想就是包括一些舞台设计啊,动作设计啊,一开始可能就是很难去把它们落实到位,因为它涉及的人员首先很多,第二它的动线也非常复杂,所以一开始会感觉它非常的难以落地,就是整个计划,整个剧是飘在空中的。关于这些解决方法,我们开了很多次会,并且在林存富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结合了整个剧组人员,包括演员,然后主创团队,还有其他一些组的同学的创造力,我们把这些创造力和这些想象力都结合在一起,相当于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最后使这部剧更加有看头,有戏剧的张力。

Q:你是怀抱着怎样的情感来进行一个导演的任务的呢?

A:一开始我抱着的想法呢,是比较私人的,我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在自己喜欢的戏剧领域继续去深造。后来我的想法大大地扩展了,扩展为了想要与这个剧组的所有成员一起,我们一起去发现、去展现出自己在这个年纪的热情,展现出自己的知识,展现出自己对未来希望和对过去的反思。

Q:在之前一次次的排练以及这次的演出中,你有觉得你收获了什么吗?

A:收获大概总共有三点。第一点是题材上的。因为我虽然在戏剧上面有过新的尝试,但是之前尝试的更多都是歌舞啊,歌舞剧方面,然后音乐剧方面这种。这次相当于是一个正剧的尝试,而且是个话剧的这种形式,那么体验还是蛮深的。一开始会觉得它对我来说比较困难,或者说不在我的喜欢的那个点上面,但是排到后面会发现像这种正剧啊,包括话剧啊,它会更加强调激发思想和情感,那种层层递进的情绪。第二点收获是在音乐上的。虽然也说了之前是尝试歌舞剧和音乐剧的,但是这次是第一次把自己的原创音乐作品搬上了舞台。虽然只是作为一个结尾曲,但是,当看到演员们在台上一起唱着自己写的原创歌曲的时候,心里的触动是非常深的,所以也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机会。关于前面那点还有要补充的,就是也实现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在舞台上面去进行即兴音乐伴奏,这也是我自己一直想要做的事情,但一直没有这样的机会去尝试。这次这个钢伴,是一半即兴吧,舞台上2/3的伴奏都是即兴的。第三个的话,这个剧它也是作为我的一个情感寄托吧。可以寄托我对于戏剧的热爱,寄托我对于一个新集体的一种好奇,寄托我对于历史的敬畏。

Q:在你的眼中,作为一名导演,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A:在我的眼中,作为一名导演,最重要的可能是表达欲。因为我一直认为,像导演,他从事的是一个创作的工作,他最终的核心目的是要去表达一些东西,不管是间接的表达,还是直接的表达,他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个观点,或者说自己的方向,其实我们整个剧组都是这样。我们到后来明确了我们想要表达的方向,就是要从历史中我们去鼓励青年,要真正地落到街上去,就是落到地上去,真正地走上街,真正地把事情落到实处的这样一种精神。我们落实了这样的一个表达方向以后,到后面的工作其实都顺畅了很多。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导演呢,这也是最重要的,你一定要有你的表达欲。

Q:你认为杭外艺术节是个怎样的平台呢?

A:杭外艺术节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给了我们这一群人一个机会去表达自己、释放自己,去寻找到自己的一个落地点。那么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是,它毕竟是一个节日,包括我们的文艺晚会,它虽然包含竞赛的性质,但是它总体上是个晚会,那么不可避免的可能会出于一些其他的考虑,在某些程度上我们会觉得自己没有完全达到预期。但是总体来说,我们剧组成员的付出依然没有白费,至少我们给了自己的努力一个交代,所以总体来说,还是喜大于忧吧!

Q:感谢你的参与!祝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