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外道道法学社开展第三届法治辩论赛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39155 发布时间:2021-04-15 10:52:11
4月8日下午17:20,杭外校园2号楼一楼的报告厅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法治辩论。这次辩论的辩题是“网络舆论对于法庭判决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选手们穿着整洁,神情严肃,正在抓紧最后的一点时间阅读手里的资料。辩论开始前,主持人逐一介绍了选手们和评委,说明了辩题和辩论规则,接着宣布辩论正式开始。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开篇陈词。有请正方一辩开篇陈词。”
根据比赛规则,持利大于弊观点的正方陈述完自己的观点后,由反方发言。反方一辩发言完毕后,双方二辩依次补充发言。双方都伶牙俐齿,不相上下。
第二个环节是激烈的盘问环节。正反方三辩分别向对方的一辩、二辩和四辩提出问题,提问限时30秒,回答限时1分钟。选手们的准备都非常充分,提的问题角度新颖,对于对方的问题都可以对答如流、侃侃而谈,十分有条理。


而最过精彩的,便是自由辩论的环节了。在这个环节里,双方辩友积极发言,反驳对方观点,巩固本方观点,针锋相对,旗鼓相当。
“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所以还是需要网络舆论对法官进行一定的牵制。况且,法院判决也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民意。”这是正方的观点。
“如果要听取民意,应该在立法阶段体现,而不应该在司法阶段。网络舆论大部分都是非专业性的,人民容易受情感支配,而法院的判决应该是理性的。”这是反方的观点。
经过评委们的考量,最终反方获胜,正方三辩获得了最佳辩手的荣誉称号。此次辩论赛圆满落幕。
最佳辩手参赛感言:
司法过程中,网络舆论为我们提供了普通民众基于道德的对司法过程的看法。然而,当这种看法已经影响到司法过程时,我们不可不警惕其隐含的危险性。本次比赛就网络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进行了辩论,双方客观分析了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且对网络舆论固有属性进行了探讨。在思想的交锋和张俊峰副校长、阮小蕾老师的点评中,我感受到了法治的力量,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虚浮、虚伪和虚荣。作为杭外唯一的法学社,希望能够继续举办法治辩论活动,让更多同学认识到法治的力量。
杭外道道法学社报道 王姗摄影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