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学新知 促进教学提高——记我校初中科学组教研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990 发布时间:2020-11-05 08:47:02
10月29日下午,我校科学组侯晋豫、杨润华两位老师分别开设了公开课和汇报课。初中科学组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集体评课议课。
侯晋豫老师的授课题目是《人体的运动系统和保健》,授课班级为初三(4)班。课堂生动有趣,形式多样。通过带领学生一起运动引入人体的骨骼结构和运动系统,并运用软件直观展示运动过程中骨骼和肌肉的变化。通过比喻的方法,让学生猜具体的骨头组成,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进而设计了合作实验,让学生用鱼骨进一步探究骨骼的成分。层层推进,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能力。最后落脚于知识的运用,提倡保健意识,升华课堂。
杨润华老师的授课题目是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第三课《器官与系统》,授课班级为初一(4)班。课上,杨老师用身边常见的食物桔子、鸡翅引入器官的概念,通过男女生PK以及小组比赛说人体器官和让学生对器官进行分类的方法让学生们加深了解,进而引出系统的概念,并通过消化系统的实例介绍了系统内部器官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让学生们初步建立起生物体具有不同层次的结构与层次的理念。
课后,组内老师济济一堂,开展了热烈研讨。首先大家对两位老师的敬业精神表示极大的肯定,戏称两人为“灵气小仙女”和“拼命三郎”,一个月一次公开课的频率高、压力大,但老师的进步更是有目共睹。首先,侯老师的课设计精巧、层层深入,恰当好处地运用了学科相关APP,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时更直观揭示了运动本质。后面主要运动板块式教学,对骨的分类、骨的结构、骨的成分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现出侯老师扎实的基本素质,以及对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落实。
对于杨老师的课堂,老师们也着实赞叹:“江山代有才人出”。年轻教师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热忱不容忽视,一个月的进步显而易见,并且对上一次汇报课后对杨老师提的几点建议,杨老师在这次课堂中就有明显改善。杨老师的课整体设计完整,又有自己创新,从学生出发设计了PK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热忱,从身边事物寻找知识联系,寓教于乐。不过老师们也给新教师一些建议,比如倪玲燕老师提出在课程设计上应该更明确主线,板书中要注意内在逻辑;叶飞昌老师指出了存在的学科知识上的模糊点;伍秀丽老师提出在课程中应该详略得当,强调主线,适当弱化延伸知识。最后,组内老师们达成共识,应该从体现学科思维,学习方法方面设计课程,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知识的学习。
此次公开课活动顺利开展,通过评课、议课的活动,促进了我校科学组老师的反思和成长。
(初中科学组 杨润华 倪玲燕 报道)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