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烈酒注清欢——记2020高一年级“金秋诗会”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3392 发布时间:2020-10-22 04:20:32

丹桂飘香,秋风送爽,又是一年金秋十月。1011日晚,高一年级在体育馆二楼举行了“金秋诗会”。此次诗会的主题为“青春”,分原创诗歌朗诵与经典诗歌朗诵两组。

“金秋诗会”开始的前几周,各班进行了班内诗歌创作和诗歌朗诵选拔,同学们在初选阶段就表现出极大热情,最终每班派出两组同学参加年级的诗会比赛:一组朗诵原创诗歌,一组朗诵经典诗歌。同学们对诗歌的热情继续燃烧,每组都抽出课余时间加紧排练,教学楼的走廊上回响着同学们的朗朗读诗声。

一代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有一代人的诗。语文课堂上,老师们带领我们走进诗歌殿堂。课后,我们怀着青春的激情翻阅一本本诗集去寻找属于我们这一代的青春诗章;带着对青春的思考写下一行行属于我们自己的青春诗句。1011日晚,我们齐聚一堂,共享诗的盛宴。

风格各异的十二个节目或激情澎湃,或引人深思,或催人泪下,或沉着坚定。


高一(1))班的原创诗歌《voyager》与经典诗歌《月亮》,抒发了少年一代希望以光的视角见到不同世界的梦想,表达了对这场叙说自由和幻灭的旅途的憧憬与仰望美好星空的无限期待。


高一(2)班的原创组诗歌《七点追不上六点的火车》,讲述了一个关于“纪念”的故事,其中包含着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而经典组的丁辣辣同学用富有温情的声音独诵《在山的那边》和《我用残损的手掌》,告诉同学们只有坚定信念,才可跨过困难。


高一(3)班的原创诗歌《寻找诗人》表达了对所有诗人的敬佩之情;经典诗歌《回答》则让同学们与朦胧诗来了一场心灵的撞击,感受那一份永传的青春的澎湃热血。


高一(4)班的原创诗歌《潮鸣》传达了创造与毁灭、焚烧和新生中青春的模样——这是烈酒注入清欢,是夏日暴雨蒸腾起的热情,是历经千帆然后继续破浪、笑听潮鸣。经典诗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则将生命绽放的一瞬之美娓娓道来。


高一(5)班原创诗歌《前行》,叙述了我们青春前行路上的太多未知、挑战与探索。经典诗歌海子的《太阳与野花》则在寻找自我、剖析自我中抓住希望。


高一(6)班的原创诗歌《山路》唱响了青春的赞歌,歌唱那十五六岁的少年时代就像一条山路:我们奔跑着,攀爬着,笑着、哭着。经典诗歌《凤凰涅槃》讲述了凤凰衔枝自焚,在烈火中新生的故事:其羽翼更丰,其鸣叫更清;熊熊圣火,烧毁的是旧秩序,迎来的是我们的新生。

诗会的最后,高一(3)班的朱思颖同学演唱了《永不失联的爱》,用歌声诠释了杂糅了各种情愫的青春之爱。

郑燕明老师对当天的诗朗诵进行了真诚、详细的点评。她指出理解是诗歌朗诵的本质,是一切朗诵技巧中的技巧。

此次“金秋诗会”,同学们在诗歌中领悟青春的瑰丽和人生的真谛,用满腔的激情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这个夜晚,我们的激情在这诗意的季节绽放,我们的青春在这菁菁的校园高飞。

                                         (高一2班 李娴 供稿)

 

同学感言:

这次的《山路》,应该是我上学以来最用心、最累的一次活动。就我个人而言,以前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大型活动,除了班级的合唱和做点后期视频之外。而这次的“金秋诗会”给了我机会,很感谢筹备这次活动的老师们,以及志愿者同学们!

我这次创作并导演的《山路》荣膺原创组一等奖,我感到无比惊喜,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首诗在创作以及后面的修改过程中,在不破坏诗歌原意的基础上,全组同学不断调整,使它逐渐变得充满音律感和节奏感。同时,我们组很可能是所有组中排练次数最多、耗时最久的一组。从班内定好节目那天开始练齐诵,到国庆假期编排队形,再到国庆后的整体反复练习。几乎每一个语文早读、中午、下午,我们都在抓紧排练。我觉得,正是因为我和我们的组员还有亲爱的李芳老师都在往这个作品里投入心血,才赢得了这样的荣誉。

这个奖,不是我一个人的。在我的背后,有整个团队在支持着我。感谢同我一起出谋划策的叶子霖、王熠珩同学,感谢吴甚枢、王一安、王宇乐、许左同学的认真投入,感谢孔繁杰同学的背景和音乐制作,同样感谢李芳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山路》不仅是我的一个作品,更是我人生理念的缩影。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走好属于自己的山路!

——高一(6)班 胡印良品

 

“我们新鲜,我们净朗。”

《凤凰涅槃》的五位朗诵者在这次“金秋诗会”的活动之前,都没有正式的朗诵演出的经验。三位导演也同样是从零开始,摸索着前进。就连化妆,都需要同学自己完成。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场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我们热诚,我们挚爱。”

一部经典诗歌的演绎,如何将其删减至标准时长,且保留住它的主题思想,是一件略显困难的事情。三个人的导演团队,意见出现分歧是很常见的。不过就是在这样无数次初定、质疑、推翻到确定的流程后,最终的版本才敲定。

“我们生动,我们自由。”

七分钟的全稿,从分好Part到全文背诵,留给同学们的时间只有不到十天。期间还有练习舞台走位、与背景音乐卡点等又让朗诵的同学分了些心思。令人宽慰的是,大家都完成得很出色。每一句都融入了情感,每一步都走得大气,每一个动作都十分契合情境。只有这样每一部分都做到了规划的最好标准,才能在舞台上朗诵出“自由”。

“我们雄浑,我们悠久。”

获得一等奖无疑是对我们过去半个月的努力的最大肯定。从最初班内朗诵,一组同学选择挑战《凤凰涅槃》开始,再到十月十一日晚上的完美演出,有太多太多的同学为之付出了。导演、表演者、背景制作、服装化妆负责……这个一等奖,不仅是我们这个组的,也是高一6班的。

青春是一曲不为谁作的歌,青春是一首为所有人作的诗。凤凰涅槃前的哀鸣是如火般燃烧着的青春,是预示着更生的青春。我们将以诵读经典的青春为基,继续谱写出我们自己的青春。

                                         ——高一(6)班  许冰钰

 

对于我们组来说,这次“金秋诗会”就像《前行》的最后两句诗——愿你试炼的终点是花开万里,愿你以渺小启程以壮大结尾。

我们的旅途可能不是最盛大的,但一定是最独特的。实际上,我们真正排练的时间可能比其他组少了很多,在朗诵人员配置、诗歌本身、配乐、服装编排上我们不断地进行调整(可能这就是纯原创的好处吧)。为了可以让所有的组员都能参与且让诗歌更加适合朗诵,我将诗歌整体大改,以至于添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而我们组的陈闵予同学为了能更加贴近“前行“的主题,自己创作了配乐,甚至在比赛当天还在不停地调整音乐伴随情绪变化的转折点。在多者不断磨合之后,才出现了这个作品。

比赛之后,有的同学跟我说,“你们这个表演好像戏剧”。其实不论从演员的服装设计、舞台走位还是诗歌本身,我们都在强调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象征。黑白与彩色的对比,语言风格的对比,这些都是为了表现我们的舞台上有且仅有一位少年!我们增添了其他人物,并让他们与少年进行交流。这一切其实都指向了我们的主题——青春。青春不是千篇一律的,不都是朝气蓬勃的,不是一定能望见黎明曙光的。我们组想体现的是一种不一样的青春:一种脆弱的青春。我们在表演中添加了许多细节,例如高子逸所饰演的少年朗诵时运用的哭腔,诗中提到的“你的灵魂是软弱的”等语句,以及其他角色语气多次激昂而少年的语气从始至终都是较为低沉……这都是脆弱的表现。可能观众会认为诗的结尾四段祝福已经改变了少年的心境,少年也能够勇敢地前行了。但其实在少年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她的语气还是没有上扬。因为在诗中提到,她勇敢了,她认识到了真正的自己,是因为:“当我看向身旁,万物向渺小者祝福”。但是如果失去了万物呢?失去了所有向她祝福的人呢?可能少年自己也不知道。这个问题就留给所有正在前行的你去回答吧。

最后,祝愿我自己,也祝愿所有少年:“愿你的创作伴你到人生尽头,愿你无论何处都能宽宏大量,愿你试炼的终点是花开万里,愿你以渺小启程以壮大结尾。”

                                              ——高一(5)班 李召依

 

“夏花与秋月”,是我们所选组诗的名字。它象征着我们这代年轻人蓬勃向上的青春热情。正如独白中所说,人生有一首叫作“青春”的诗,它是那么的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都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是的,奋斗的青春永远是最闪亮的日子,只有这样,我们在回首青春时,才能无遗憾地说“谢谢你,再见!”

与其说我们组的朗诵情境设计是较为成熟的,不如说我们是用声音去表达自己对于青春的理解。因为最能抓住人心的,往往是充满力量而富有感情的话语。诗人的文字给我们的青春带来了光,而如何让这道光照在人们的头上这才是我们所做的。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就是有更多的好的文章被知道,有更多背后的故事被了解,有更多真挚的感情被铭记。在这样一个喧嚣的时代,我们理应重新把目光投注到了最简单也最丰富,最质朴也最深刻的文字的世界,去感受诗歌带来的魅力。

                                                 ——高一(4 项琳翕

 

伴着初秋夹着阵阵桂花香的风,还有假期余下的轻松欢乐,“金秋诗会”如期而至。

其实进入杭外以来,我也参加过不少活动,但几乎都是以站在台上的角色参与的,不怎

么有过做幕后工作的体验。总是看见漆黑之中穿梭于舞台的道具组人员,后台忙碌着的志愿

者,台下协调着彩排的导演,说实话我也有成为他们其中一员的想法。没想到这次的“金秋诗会”让我有了这个机会,我所经历的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

前期的工作就遇到了一些不顺。活动需要招募志愿者,想着要遵循民主,我先让有意向的同学自行报名。可是人数迟迟达不到需要的数目。不知道为什么我有一种无力感,宣传得不到回应,很焦急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但同时我也在思考,是不是这样的方式不太合适,或者说是我缺乏能调动人员的能力。后来在老师的点拨下,我开始一一私下邀请同学加入志愿者工作,突然又觉得同学们都还是很愿意帮忙的。果然一开始是由于缺乏经验造成的问题啊。我知道,在领导力或者说是组织能力这方面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能在这次的活动中积累经验,我感到很幸运。

等到了正式比赛这天,我虽也要参与朗诵,但一直和管理话筒的志愿者们在一起。其中有些组交接真的很紧张:前一组话筒全要,后一组也差不多是如此。在短短几句报幕的时间里飞跑到对面,再把一个个话筒接力跑一样传回来,大家的弦都绷紧了,不敢有所松懈。在话筒按时递到下一组人员手中时,才长长出一口气。有些组还用到了耳麦,志愿者们帮选手佩戴、调整好位置,告诉他们如何开关。记得当时有一个同学在我帮她又调整了一下之后轻声说了一句“谢谢”,我的心里突然生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快乐和满足。当然,我知道志愿者的工作肯定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道谢。不过它对志愿者的工作可以说是一种肯定。至于志愿者的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它让我知道我能做什么,能为他人做什么;它也是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正在参与这项活动的绝佳方式。从后台的层层叠叠的幕布间看见的舞台,也是别有一番风味。我相信这次所有参与工作的志愿者们都在忙碌中感受到充实和一种别样的快乐。

颁奖仪式的时候,当我将一张张奖状递给颁奖的老师时,我感受到我在参与“金秋诗会”的工作,我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像当我的脚触到操场的硬度,后背感到太阳的温度——我知道我正处青春。

真的很感谢所有志愿者!感谢黄老师给了我参与此次“金秋诗会”策划的机会,而我也真心觉得受益匪浅。

高一(5)班 邵帅

 

“金秋诗会”获奖名单:

经典组

一等奖:高一(6)《凤凰涅槃》

二等奖:高一(2)《在山的那边》《我用残损的手掌》、高一(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三等奖:高一(1)《月亮》、高一(3)《回答》、高一(5)《太阳与野花》

 

原创组

一等奖:高一(6)《山路》

二等奖:高一(1)《voyager》、高一(5)《前行》

三等奖:高一(2)《七点追不上六点的火车》、高一(3)《寻找诗人》、高一(4)《潮鸣》

 

“原创诗歌比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高一(1)余代黛《无题》

高一(2)杜禹乐《沉默星球》

高一(3)金辰浩《黎明将至》

高一(4)米正宜《镜中雾》、徐瑞《大风》

高一(5)王振宇《海普·特考德的星辰之歌》

高一(6)沃睿媛《一个梦》

 

二等奖:

高一(1)蔡佳洁《写给夏天》、周芸《不死鸟》《夜来香》

高一(2)郑例玲《欲坠》、杨子语《遗忘》

高一(3)唐笑《寻找南方》、许欣悦《垮掉的一代》

高一(4)吴优、卢思励《我会写诗》,李童《把爱放在心底》

高一(5)朱莹《黄金时代》、任乐山《一万》

高一(6)胡印良品《山路》、 陈星语《和未来打个电话吧》

 

三等奖

高一(1)申屠南北《念》、郑韵颖《新月》、陈依倩《男爵》

高一(2)应汶晓《秋》、文末《七个夜》、华陈彰莹《飞向大海》

高一(3)张佳诺《青春狂想曲》、谭嫣然《战书》、唐佳荣《错位》、张堰婷《海篮》

高一(4)张羽飞《暴雨》、曾善美《响亮的名字》、钟东熠《六等星之夜》

高一(5)金秋葭《雨夜》、李召依《前行》、徐语瞳《秋qiú

高一(6)许左《等》、季蔚然《青春》、金子欣《?

 

各组人员分工:

高一(1)原创组《Voyager

导演:余代黛

朗诵同学:余代黛、郑韵颖、许华惠赢、李博衍、吕嘉炜

工作组同学:陈亦稹、李从心

 

高一(1)经典组《月亮》

导演:蔡佳洁、申屠南北

朗诵组同学:蔡佳洁、申屠南北、王子晗、罗恩哲、诸葛敬

参演:史易欣、麻赫皓、陈依倩、袁功凯、杨来洋、夏嘉彤、张一琳、徐一平、杨岚清、王思卓、张羽涵

工作组同学:夏嘉彤、张一琳、王思卓、蔡佳洁、叶灵澈、翁欣宇、叶灵澈、翁欣宇、陈亦稹、李从心

 

高一(2)原创组《七点赶不上六点的火车》

导演:李娴、郑例玲、杨子语

朗诵组同学:李娴、应汶晓、戴婧文、赵晨然、王皓翔、沈陈晨、郑例玲、杨子语、张一智、华陈彰莹、孙睿希、黄意然、张婧怡、韩旭航、邱琪涵、郭勇健

工作组同学:王张旭、陈卓尔、王张旭、李娴、郑例玲、杨子语

 

高一(2)经典组《在山的那边》《我用残损的手掌》

导演:

朗诵组同学:丁辣辣

工作组同学:沈谈、丁辣辣

 

高一(3)原创组《寻找诗人》

导演:唐佳荣

朗诵组同学:王越、谭嫣然、唐笑、袁瑞文、胡海文

工作组同学:张泽熙、陈尹静怡、唐佳荣

 

高一(3)经典组《回答》

导演:张堰婷、汪思彤

朗诵组同学:俞越、董昕玥、方俊、王喆炜、张若冰、洪晨源、夏丽雅、冯佳珵、于欣宁、徐马俊、朱思颖

工作组同学:樊怡伶、余舒涵、张佳诺、张堰婷、汪思彤、徐天蓝、王奕宁

 

高一(4)原创组《潮鸣》

导演:徐瑞

朗诵组同学:徐瑞、吴优、王闽柔、姜楠译、顾祖铭

工作组同学:楼宇轩、姜楠译、吴优、郑依依、王楠楠、刘锡哲、刘翔宸

 

高一(4)经典组《夏花与秋叶》

导演:顾曾阳、项琳翕

朗诵组同学:滕雪瑶、张霁雯、张逸瑞、项琳翕、米正宜、洪愈、费雨茜、于可心、徐乐铭

工作组同学:曹阮华、于可心、顾曾阳、卢思励、刘锡哲、徐乐铭、赵子晴

 

高一(5)原创组《前行》

导演:李召依

朗诵组同学:丁茹芸、邵帅、高子逸、吴东旭、傅梓娴、王振宇

工作组同学:陈闵予、李召依、丁茹芸

 

高一(5)经典组《太阳和野花》

导演:任乐山

朗诵组同学:张雨欢、嵇灵、张志健、魏奕臣、沈思妤、任乐山、汤墨非

工作组同学:陈闵予

 

高一(6)原创组《山路》

导演:胡印良品、叶子霖、王熠珩

朗诵组同学:王熠珩、叶子霖、王一安、王宇乐、吴甚枢、许左、余姜军

工作组同学:孔繁杰

 

高一(6)经典组《凤凰涅槃》

导演:许冰钰、金贞海、朱硕涵

朗诵组同学:陈星语、金子欣、沃睿媛、郑翀昊、王越汀

工作组同学:朱硕涵、陈星语、陆美亦、孔象象

 

年级工作人员名单:

总策划:高一(5)邵帅

主持人:高一(1)李博衍、高一(4)项琳翕、高一(5)朱俊翰高一(6)陈星语

计时计分人员:高一(5)丁茹芸 胡葭、高一(4) 郑依依

奖状书写人员:高一(5) 朱莹、李召依、吴东旭

摄影摄像人员:高一(1) 孙秋淼、李从心

志愿者1(话筒、幕布、电脑): 高一(5) 汤逸雯、徐语瞳、袁心仪、陈露敏、杨佳伊高一(1)周芸

志愿者2(会场布置):高一(1) 孙昊、袁功凯高一(2)钱成城、张承非高一(3)方钰泷、陆泓宇、胡杰瑞高一(4)裘昊东、姚秋恺高一(5) 许晨、夏子轩高一(6)许佳杭、赵宇帆

 

优秀脚本展示:

高一(6)班《凤凰涅槃》(郭沫若)朗诵脚本

【基本符号】

重音:字词改为斜体(表示重读)

停顿:/”“//”(一条斜杠为停顿较长,两条则相对较短)

连读:______”(下划线,意味着划线部分要连读)

上扬:{ }“(括号内字句语调微微上扬)

下沉:”【】“(括号内字句语调往下降)

延长:“       ”(虚线下划线,意味着划线部分要延长,气不断)

轮读:“(”(表示下一行字的开始)

 

序曲

郑:除夕将近的空中,

飞来飞去的一对凤凰,

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
   着//枝枝的香木{飞来}
   飞来在//丹穴山上(整段以叙事口吻作引子开场)
  金://啄香木,
  一星星的火点迸飞。
  //扇火星,
  一缕缕的香烟上腾。(清亮的女声烘托悲壮的气氛)
  女齐:夜色/已深了,(所有人归位,准备开始进入正片)
  香木/已燃了,
  男齐:/已啄倦了,
  女齐:/已扇倦了,
  齐:他们的{死期}//已近了/(尾音拉长,拉开序幕,烘托紧张气氛)
  凤歌
  郑:即即!王:即即!男齐:即即!
       即即!即即!即即!(渐快渐强)
  齐: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
      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
      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痛心疾首的控诉与批判)
  陈:宇宙呀,宇宙,
      你为什么存在?
      你自从哪里来?

你的当中//为什么又有生命存在?(诘问)
    郑:昂头我问天,
    郑+金:天徒矜高,金://有点儿知识
    王:低头我问地,
    王+陈:地已死了,陈://有点儿呼吸(悲哀,缓慢)
    沃:{伸头我问海}(突然变快,形成对比,凤在向最后一个希望挣扎)
    齐://正扬声而{}(绝望悲痛,渐慢,一瞬的挣扎后重新迎来绝望)
    齐:啊啊!(做单个读音处理)
    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
    便是把金刚石的宝刀也会生锈!(铿锵、字字珠玑、愤怒)
    沃: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诅咒:(愤怒不满)
    郑:你脓血污秽着的屠场呀!
    王:莫悲哀充塞着的囚牢呀!
    金:你群鬼叫号着的坟墓呀!
    陈:你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呀!(接二连三地批判、铿锵有力、字句清晰)
    齐:你到底//为什么存在?/
    凰歌
    金:足足!沃:足足!陈:足足!
    齐:足足!足足!足足!(渐快渐强)
    女齐: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
    五百年来的眼泪淋漓如烛(缓慢的倾注心血地哭诉)
    男齐:流不尽的眼泪,
    洗不净的污浊,
    浇不熄的情炎,
    荡不去的羞辱,(渐快、情感递进)
    齐:我们这飘渺的{浮生}
    到底//要向哪儿安宿?(虔诚悲痛地发问)
    沃:啊啊!(做单个读音处理)
    我们这飘渺的{浮生}
    好像那大海里的孤舟,

金:左也是漶漫,

陈:右也是漶漫,

王:前不见{灯台}

郑:后不见海岸(读出四面楚歌的悲伤与不甘)

齐:帆已破,
      樯已断,
      楫已漂流,
      柁已腐烂,
      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唤,(渐快渐强,塑造暴风雨要来临的紧张氛围)
      了的海涛//还是在海中泛滥,(急缓)
  齐:啊啊!
  有什么意思?
  有什么意思?
  郑:痴!痴!痴!(略带愤怒与无奈的批判)
  王:只剩些悲哀,烦恼,寂寥,衰败,
      环绕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
      贯串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
  齐:啊啊!
  陈:我们年轻时候的新鲜(哪儿去了?
  沃:我们年轻时候的甘美(哪儿去了?
  金:我们年轻时候的光华(哪儿去了?
  王:我们年轻时候的欢哀//哪儿去了?
  郑:去了!去了!去了!
  齐:一切都已去了,
      一切都要去了。
      我们也要去了,
      你们也要去了。(渐快)
      悲哀呀!烦恼呀!寂寥呀!衰败呀!(渐慢)
  凤凰同歌
  齐:啊啊!
  火光//熊熊了。
  香气//蓬蓬了。
  女齐:时期已到了。
  男齐:死期已到了。(沉重、视死如归)
  齐:身外的一切!
  身内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渐快)
  请了!请了!

凤凰更生歌(希望感)

男齐://潮涨了,
女齐://潮涨了,(读出浪潮来时后浪盖过前浪的感觉)
齐:死了的光明更生了。
女齐:春潮涨了,
男齐:春潮涨了,(读出浪潮来时后浪盖过前浪的感觉)
齐:死了的宇宙//更生了。
齐:生潮涨了,
    生潮涨了,(读出浪潮来时后浪盖过前浪的感觉)
    死了的凤凰//更生了。
凤凰和鸣(全篇以不遗余力地赞美和骄傲为主基调)
女齐:我们更生了,
男齐:我们更生了。
女齐:一切的一,更生了。
男齐:一的一切,更生了。
齐://便是你,
    //便是我。
女齐://便是凰。
男齐://便是火。
齐: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到这里本段由弱到强,把情绪和音量释放到位)
金:我们新鲜,我们净朗,
陈:我们热诚,我们挚爱。
沃:我们生动,我们自由。
王:我们雄浑,我们悠久。
女齐:一切的一,齐:【悠久
男齐:一的一切,齐:【悠久
齐:悠久便是你,悠久便是我。
    悠久便是他,悠久//便是火。(前三半句做快读处理)
郑:火便是你。
沃:火便是我。
陈:火便是他。(这三句读出对话感)
齐://便是火。
    翱翔!翱翔!
    欢唱!欢唱!
女齐:我们欢唱,男齐:我们翱翔。
女齐:我们翱翔,男齐:我们欢唱。
齐:一切的一,常在欢唱。
    一的一切,常在欢唱。
    你在欢唱?是我在欢唱?
    他在欢唱?(此处做一个急弱,与前后的强形成对比制造听觉效果)

是火//在欢唱?(音量强回来)

欢唱在欢唱!

欢唱在欢唱!

只有欢唱!
只有欢唱!(到此为止渐快结束)
欢唱!
欢唱!
欢唱!(渐慢、渐强)

 

诗歌情感解析:

《凤凰涅槃》这首诗总体来说情绪还是比较激昂的。它讲述了一对凤凰衔枝自焚后再重生的故事。初读的时候非常震撼,很难想象作者会用这么丰富形象的词语来填充这首诗的骨架。他将华夏大地比作凤凰,借用凤凰涅槃的典故传达了自己对旧社会的控诉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首先这首诗的序曲如同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仅仅是“哀哀”,“枝枝”两对叠字,就渲染了压抑,死寂的环境。这里也暗示了凤凰对这个世界的绝望的感情。

接下来的凤歌就是对这个世界的控诉。“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这三个词以排比的形式在凤歌的开头就强烈地控诉了这个令人绝望的世界,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极度不满。接下来的一串发问,就像是哲学家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的诘问和对自己渺小无力的感慨。可是他是凤,是百鸟朝圣的凤。若是连他都无力回天,那这世界的确是黑到尽头了。

下一节,凰歌像一位饱含情感的女性,绝望地唱着这首控诉的歌。“眼泪倾泻如瀑”“眼泪淋漓如烛”正是寄托了诗人对这个国家最诚挚的情感。作者为这片水深火热的土地哭泣,才会写出这么扣人心弦的文字。下一段里,凰把自己比作大海里的孤舟,她在迷茫,她不知道要走向何方。而在她的暮年时,她仍怀念着自己的青春。“悲哀呀!烦恼呀!寂寥呀!衰败呀!”这句诗正是她对于自己的情感最强烈的爆发。

凤凰同歌就好像火焰已经烧到了最旺的时机。这里是全诗的一个小高潮。在凤凰即将重生之前,熊熊火焰就好像要把这个黑暗的世界所吞没。

凤凰更生歌是最高潮来临之前的一个铺垫。从这里开始,整首诗的格局开始变得激昂,充满活力。这一段仿佛是后浪推前浪,生命的力量无穷尽。潮水正如同生命。它涨潮、退潮,日日夜夜无穷尽,虽然这个世界如何腐烂,但它仍然一成不变,就好像6500万年前,即使地球被灾难蒙尘,但生命仍然生生不息。

最后,诗歌被一层层排比和重复句推向高潮。凤凰迎来了他们的重生,而诗人想传达的,必是纵使黑云蔽日,我也要燃烧天空,找到新世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