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做有创造力的人——第8周国旗下讲话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341 发布时间:2020-10-15 10:37:14


演讲者介绍:黄宋天择,现任初二(6)班纪律委员,曾获第五届全国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一等奖。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智能时代,做有创造力的人”。
1956年夏天,在达特茅斯学院,计算机科学家香农和一群年轻的学者展开了一次头脑风暴式的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关于当时计算机领域尚未解决,甚至尚未开展研究的问题。其中就包括我们现在熟悉的“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神经网络”等。这场面向未来的研讨会,为现在热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今后的计算机发展道路提供了方向。而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主导的时代,就从那时开始。
信息学在最近70年里快速发展,计算机的能力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现在,普通家用电脑的中央处理器每秒可以进行50亿次运算,远远超过了普通人一生的计算次数。我们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类做大量重复性的操作。但是,计算机与人类的差别也十分显然,人类有会思想、会创造的大脑,而计算机的一切推理都基于人类编写的算法之上。显然,智能时代,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条件。
近几年在我们身边广为流传的新技术,无不充满了创意。之前我在外面吃饭时,就遇见了一位可以自动送餐的机器人。它可以在走廊中平稳地移动,并且将食物准确地送到每一桌的旁边。这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机器人,它省去了服务员的很多工作,并且让我们感受到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而我们在疫情时常用的健康码,就源于一个好的创意。健康码用简单的三种颜色,减小了风险,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创造力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从上千年前的各种神话、宗教,到我们至今都赞叹不已的金字塔和长城,创造力从古至今都是推进文明发展、带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而创造力又分为创意和实践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有会想象的大脑,能够产生各种创意,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将想象变为现实的魄力。拿计算机举例,我们判断一个程序优劣的重要条件就是算法和算力。我们常叹计算机程序可以用简洁的语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工作,但这背后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支持。比如谷歌的AlphaGo,有两个因素使得它在人机对弈中获胜。一方面是由于它有科学的判断胜率的算法;而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推理能力,AlphaGo在比赛时用了一千多个中央处理器和一百多个图像处理器。这样强大的计算能力,才最终让它击败李世石和柯洁,它象征着计算机技术已进入人工智能新时代,人工智能智慧正在接近人类。
好的创造要有实践能力的支持。法老若只有建造金字塔的想法,却没有建造金字塔的工人和强大的组织能力,金字塔就永远是空谈;若释迦摩尼只是有众生平等的观念,却没有传道说法,古印度不平等的社会面貌也不会得到改善;创造和实践能力在文明史上始终齐头并进,这也是当今智能时代快速发展的原因。
人类本身的创造力将永远不会被机器取代,这股力将会一直推动文明发展和科技进步。我们既要有创新的意识,也要培养将创意转变为现实的实践能力。创意来源于对生活中的点滴细致的观察,需要我们关注时事,了解社会需求。而实践的能力则需要在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培养。我们可以感受到现代社会对于培养创造力的重视。我们越来越早地系统性接触编程,而在十几年前,电脑都尚未普及;现在,STEAM教育理念也在持续深入,各界对于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学方式也越加重视;我在初一上时参加的创意编程比赛,也旨在培养我们的创造思维:这场比赛在线上进行,随机抽取一个主题,用一天的时间针对这个主题进行创意编程。我在比赛中编写了一个介绍北京冬奥会的程序,一开始这只是一块空白的舞台区,正是我编写的程序,才让这个舞台有了意义。杭外也给了我们很多培养多种能力的机会。比如我们年级之前进行的小组新闻采访——要将一个好的主题变为现实,就要我们动用组织能力,发挥小组内成员的特长;也需要我们的沟通能力,与采访对象约时间,合理地设置采访的问题等等;还有针对各年级组织的选修课,如机器人初步探究,趣味生物实验,茶艺,戏剧编排等,培养我们的兴趣和创新能力;我们在初中就开始学习C++和Python,这能很好地帮助我们了解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原理,培养智能时代必备的逻辑思维。我们的表达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逻辑推理,思考能力将会在杭外取得质的进步,而这些能力,将会帮助我们将更多的创意变为现实——这就是智能时代的创造力。
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智能时代将由充满创造力的我们推动和发展。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