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人工智能将走进中学课堂——记我校教师参加科技部人工智能试点学校课程研讨会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219 发布时间:2020-09-03 01:44:42


8月18日上午,科技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任务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主办,分北京和上海两个会场。与会学校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一〇一中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上海市格致中学、上海市徐汇中学、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杭州外国语学校,共九所,是项目首批基地学校。以开发和试点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组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师联盟”和打造全球影响力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赛事为三个重要抓手,探索建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协同创新模式。我校教师万春彬,张鹏峰和李文轩参与研讨。 



会议第一阶段学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及案例。经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与会教师普遍认为,现有的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教学容量大,理论艰深,项目程序代码量大,高中生学习起来有很大难度。经会议讨论,各校形成了初步建议:设置相关的预备课程,便于不同程度的学校因地制宜;AI课程核心内容进行分层,设置难度梯度;实验平台需设计可视化编程,增强人机交互和项目的趣味性以及情境真实性。

第二阶段由已经开设过人工智能课程的学校分享相关经验。人大附中信息组组长袁中果介绍了学校人工智能课程的相关内容和开展形式,毕业于清华大学人工智能方向的武迪博士和她的校友生物学博士和渊合作开发了基于steam理念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学校还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学习和实践的平台。徐汇中学近期开设的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方向的拓展课,目前主要以校外专家指导为主,本校老师正逐步替代专家授课。格致中学施行以项目应用为主的教学方式,学校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对学生项目进行专门指导。作为2019年FRC机器人比赛的冠军队华师大二附中,在科创领域成就卓著,学校也有专门负责科创的教师,在此基础上,学校也积极拓展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开发了基于腾讯的AI实验平台的人脸识别课程。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教育理念,各个学校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把知识融入项目和具体开展形式。为了让老师们亲身体验AI的训练原理及相关硬件的应用场景,负责技术支持的工作人员展示了相关项目的智能设备:自动驾驶小车和图像识别装置。与会教师通过实践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项目实施中的要点与挑战。

人工智能进中学课堂,需要做到深入浅出,作为基础课程能激发学生兴趣,增加科技素养,同时为有志于未来从事相关行业的学生搭建阶梯。本次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研发与实施研讨会,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建立起九所学校之间关于人工智能教学沟通的桥梁,为后续推进人工智能教学落地打下了基础。

(技术组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