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高二文理支队对阵辩论台 学子激辩“古建筑修旧如旧”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848 发布时间:2012-03-20 03:33:01

为积极迎接我校文化节的到来,高二语文备课组在第四周即启动了高二年级辩论赛,从各班辩论、推选优秀选手到组建文科、理科辩论支队,直至318日晚在报告厅一楼上演这场精彩的辩论赛,两三周时间内,辩论已然成为高二同学积极参与和密切关注的活动。

壮哉我神州大地,山河正好。伟哉我烝烝先民,文明亦强。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传承千年的优秀文化。这些文化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一部分实质化成为数不尽的古建筑。小到滕王阁,大到故宫,甚至闻名遐迩的平遥古城,这些古建筑都拥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化的推进,曾经风光无限的古建筑如今在城市无序规划下黯然失色,不少古建筑甚至面临被破坏的危险。最近建筑学家林徽因女士的故居被拆的消息令人心痛不已。痛定思痛,保护这些建筑的呼声日益高涨。不少地方采取了修旧如旧的方法恢复其原貌,但是对于该方法如今争议颇多。在文化节到来之际,我校高二年级的同学们以“古建筑修旧如旧是真保护还是假保护”为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辩论赛。文理双方的代表针锋相对,各抒己见又反驳对方,台下观众亦是火热非常。三月的小和山虽仍带几分春寒,但是报告厅里早已是如火如荼。

在主席说明了辩论赛的规则,介绍了评委之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立即打响。开第一枪的是正方一辩。他代表正方简明扼要地解释了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修旧如旧的理念,随后列举了诸如平遥古城、巴黎老城区、日本海啸后重建等诸多修旧如旧的成功范例,认为修旧如旧是对古建筑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最大的保留。反方一辩亦不甘落后,尖锐地举出修旧如旧最原始的应用即赵州桥如今残败不堪的实例,代表反方阐明了其立场。缺乏古建筑相关配套设置的改进和日常管理维护,修旧如旧只是做足了表面功夫,并不是对古建筑真的保护。双方二三辩也坚持己方的立场,对己方的观点进行补充,反驳对方的逻辑漏洞。在陈词阶段,双方高下难分。

随着自由辩论的开始,交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就保护古建筑的迫切性和真实性展开了激烈的对攻。正方认为当前保护古建筑的形势严峻,切实必要的工作刻不容缓。反方却表示人为地修旧如旧又会导致古建筑的真实性缺失,旧的概念模糊,修旧如旧只不过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双方火力密集,也常有能引起台下观众共鸣的言论。几位女辩手是巾帼不让须眉,观点条理性逻辑性也不输给气场强大的几位男辩手。台上争论不下之时,台下观众早已摩拳擦掌,激情之火也已点燃,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状。短暂的十分钟自由辩论结束,评委退席评分之后,台下观众纷纷举手提问,或肯定或质疑,话筒传递间,各种声音表达出各种独特的观点,或攻敌以矛,或固己以盾。热烈的讨论此起彼伏,大有百家争鸣之势。

时间短暂,转瞬而去。之前的各派观点尚在脑中盘旋,评委们已得出了最终结果。黄琼老师代表评委们高度评价了这场辩论。正方以定义和迫切性为立论基础,表达了风雨欲来摇摇欲坠的古建筑对保护的紧迫要求。反方则凭借修旧如旧的不完全性和模糊性,以乌托邦式的幻想进攻对方的逻辑链。正方重于破坏下的抢救性保护,而反方重于日积月累的日常管理与维护。文化年轮应当回归还是继承亦是双方另一个争论之处、从辩论中的逻辑性而言,反方四辩较为出色。而团队的合作则是正方更胜一筹。最终,张吾钦瀚、胡昊辰和洪旭阳同学凭借缜密的逻辑和出色的发挥赢得优秀辩手称号,最佳团队则由正方摘得。

虽然辩论赛很快结束,但是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仍然在同学之间传承。走出报告厅,不少同学还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辨之气浩然于胸。这次辩论使同学们认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多少先人披星戴月,方我吾土吾民,自应寸土必惜,何况这些见证过华夏兴衰的宏伟巨人?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在这次辩论赛之中得到了思辨之真谛。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时期,我们需要这种严谨缜密的精神,既要能明辨是非,又要能辩证地看待问题。这种精神不但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在全球化的今天也是一种国际公民所必要的优秀品质。

(撰稿:张哲天 摄影:邬如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