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艺技支部开展五月主题学习实践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798 发布时间:2020-06-03 04:09:23
5月27日上午,体艺技党支部全体党员在7210音乐教室组织开展学习《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交流活动,重温历史经典、感受时代魅力,弘扬传统文化、躬身工作实践。
聂光辉老师结合《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三集《国无德不兴》进行交流。他深刻感受到,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时代标准和价值标准。我们要坚持做到不忘初心,坚定信念,牢记使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的使命。“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只有立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更好地担当起“教书育人”的使命。教育是乐于助人、从善积德的工作。聂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员教师,从教31年以来,始终坚持以审美教育为主线,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技艺的教学,尽最大努力,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涵养品格、完善人格、塑造美的心灵。古人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立德修身是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在教育教学中,要积极拓展美育空间、不断提高美育教学质量。德行天下,厚德载物,厚德滋福。
陈若华老师结合《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四集《国之本在家》进行了交流,作为父母,我们教育着自己的子女;作为教师,我们培养着祖国的下一代。我们的身份很特殊,也很神圣。因此,我们更要建设好我们的家庭,教育好我们的子女,只有家庭和睦,我们才能更好引领、教育我们的学生!正如总书记所说:青少年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古人都知道,养不教,父之过。良好的家教,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家长应该承担起教育后代的责任,把好的道德品质传递给孩子,把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孩子。家不仅仅是我们个人的家,家还是最小的国,国是千千万万个家,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家与国就是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曾分离,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的家国情怀!
郑伟老师结合《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八集《腹有诗书气自华》展开交流,感受总书记执政智慧与人文情怀的经典留存。习近平总书记本人率先垂范,在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当中,无论是谈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际场合阐明中国的原则、观点、立场,抑或是在基层和干部群众倾心交谈,习近平总书记经常会引用一些中国经史典籍当中的华章佳句,不仅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精准的阐释,而且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闪烁着新时代的思想光芒。信手拈来的这些华章佳句与朴素的大众语言一道彰显了一个卓越领导人的执政智慧与才思情怀。
会后,支部全体党员对体育馆二楼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地标线进行更新。大家齐心合力,分工合作,经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原先残缺不全、破旧不堪的标示线已焕然一新。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大家不仅分享了学习《平语近人》的感悟和思考,提高了思想认识,而且通过维护场地标线,为师生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更加舒适、优美的环境,做到知行合一。
(体艺技支部 报道)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