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我校邀请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作国旗下讲话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876 发布时间:2020-05-15 03:01:57


编者按为宣传抗疫英雄事迹,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生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本周,我校邀请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呼吸和危重症科副主任医师周勇医生作视频国旗下讲话,与全校师生分享抗疫一线工作经历与感悟。

周勇医生是我校初二4班周祺洋同学的父亲。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和组织安排,随队远赴湖北荆门援助当地重症救治工作。学校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周祺洋同学的母亲取得联系,转达校领导和老师们对抗疫英雄的敬意,同时主动了解其家庭困难和需求,关心疏导周祺洋同学的心理和情绪,同时鼓励周祺洋同学用写信的方式来表达对爸爸的关心、支持和敬意。

周勇医生回杭后,初二4班及时组织线上班会课与他进行视频连线,他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深深打动了老师和同学们。值得一提的是,周勇医生2003年时也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让我们向周勇医生学习认真学习踏实工作,勇于担当,砥砺前行,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

校办学生处团委 整理供稿

 周勇医生国旗下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我是初二(4)班周祺洋同学的爸爸,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工作,很荣幸有机会分享我的抗疫经历,希望我的经历和感想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2019年底,国家遭遇了一次百年不遇的瘟疫大流行,从最早的武汉,扩散到全国各地。目前全球都在与新冠病毒进行着抗争。接下来,这可能将会是一场持久战。所以疫情以后,同学们还要继续保持必要的防范措施。

武汉和周边爆发的疫情,导致短期内出现了大量患者,医疗资源被严重挤兑。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国家进入到战时状态,武汉封城,全民居家,同学们也无法正常回校开学,只能在家里上网课,相信这段经历你们一辈子都会记得。

国家开始紧急整合全国的优质医疗资源,一省包一市。浙江省的任务是援助湖北荆门市,我们医院组建了首批37人援助荆门重症救治医疗队。到达荆门后发现,虽然那里患者总人数与浙江省差不多,但是重症患者和死亡率远远高于浙江。荆门的死亡率一度高居湖北首位。疫情就是命令,我们向省政府紧急汇报请示后,马上进行了战略部署。主要围绕三个目标开展工作,减少新发病例,减少轻症患者转重症,降低死亡率,从而有效堵截疫情发展,同时也要保证医务人员零感染。我们甘当主动啃硬骨头的“尖刀连”,迅速组建了新冠患者ICU,也就是重症病房,收治了全市所有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当好守门员,尽可能地从死神手里拉回每一例重症患者,即使是上了ECMO的患者,也被我们成功救治出院。浙江队主导了全市几家定点医院疑难重症患者的救治,为肾功能衰竭新冠患者建立了专门的血透中心,防止从轻症转为重症,还捐赠了数百万元的医疗物资。最终,把荆门市的死亡率从湖北首位降到了关舱时的第五位,并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凯旋。回来后,很高兴看到同学们都能回校学习,请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

这次抗疫,国家和人民给了我们很高的荣誉。离开荆门时,60万荆门百姓上街欢送浙江医疗队,有路的地方就有人,40分钟的一路挥手道别,让我们非常感动,也很欣慰,因为这一幕与刚到荆门时,街上空无一人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回想荆门抗疫期间,其他医院有两位危重患者因为缺少设备,无法安全转运,最终死亡,对我们信心打击很大。在隔离病房里,医务人员无法饮水,三餐不规律,被口罩闷得呼吸困难,防护服闷得我们全身衣服湿透,在里面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手上皮肤被汗水浸泡出皱褶。高强度的工作,让我们疲惫不堪。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必胜的信念和决心。队员们团结合作,最终创造了湖北省连续无死亡病例天数的记录。患者好转出院给了我们最大的喜悦,哪怕是患者一个感激的眼神也是我们战斗中的一丝微光。

患者们的每一句肯定都在为我们打鸡血。“你们回浙江的时候能不能把我带上!”“等我身体康复后,要去杭州给你们用萨克斯演奏一首《回家》”……。我们果敢无畏的逆行,也帮助了当地一起战斗的医务人员。荆门市一的新冠病区主任说“有了浙江队,我总算可以睡个好觉了!”我们收到了社会各界的捐赠,也看到了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我们国家在成功控制了疫情后,也在尽力帮助其他国家共同抗疫。相信我们国家会始终如一地同世界各族人民一起,把抗疫斗争进行到底。我受邀向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卢旺达和利比亚等国家分享抗疫经验,继续为全球抗疫工作做贡献,也深切体会到外语能力的重要性,同学们有杭外这样优质的学习环境,非常幸运!

相信各位老师和同学们都看到了,也体验到了这次疫情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其实回顾一下人类发展史,我们会发现,瘟疫与人类发展是始终伴随的,以后也将继续参与人类的文明进程。黑死病曾经夺走了欧洲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深刻地重塑了整个欧洲社会。起源美国的西班牙流感,死亡人数远超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西班牙殖民美洲时带去的瘟疫,导致了大量印第安人的死亡,等等。在中国古代,我们所在的南方瘟疫不断,当时杭州的市长苏东坡,就曾经建了很多病坊,相当于今天的雷神山、火神山医院,用于隔离救治瘟疫患者。人类文明的力量源自于必胜的决心与意志,通过团队协作,不断学习改进,在与瘟疫的斗争中,逐步实现了自身的生存改善和健康促进。现在我们享受的清洁水源,小时候打的疫苗,烹饪食物都是人类应对瘟疫的成果。但是,新发的瘟疫肯定会不断出现,药物和疫苗开发也始终是我们面临的课题。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锻炼好身体,为未来作准备。年轻人代表着未来,你们又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要努力成为勇于担当的社会精英,未来不可限量!同时,我作为一名浙江大学的教职员工,欢迎各位同学以后报考浙大,我在浙大等你们!

谢谢大家 

(周祺洋同学与在湖北抗疫一线的爸爸视频连线)

周祺洋同学写给爸爸的信

爸爸,今天是您去湖北支援的第四天,武汉、荆门都下起了大雪,您在那边冷吗?我知道医院和宾馆都因为疫情不能开空调,但因为穿防护服不能穿厚外套,只能穿内衣和薄毛衣,长时间穿防护服又会全身湿透,很冷很难受吧?听妈妈说你昨天下午2点才吃上已经冷透了的中饭,我有点担心,工作强度这么大,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爸爸,11号晚上妈妈接到您的电话说第二天要派去支援湖北荆门,虽然我没有说什么,但内心其实是恐慌的。我有点不想让您去,虽然他们说在疫情面前医生就是战士,逆行的医护人员都是英雄。临行前的那天,您因为值班加上第二天上班、开会连续工作近40个小时才回到家,看到一声不坑的我,和我说:“放心,爸爸没事的,只是换了个地方继续工作而已,在自己医院也是收治同样的病人,只是湖北的病人更严重,更需要我们的救治,爸爸去了那边可以抢救更多的病人,而且我们防护都很到位,绝对不会有问题,你要相信爸爸的专业水准,我保证平安归来。”在那一刻,我眼泪差点下来了,说真的,我一度认为医生是个不怎么好的职业,平时您早出晚归,除了当医生还要教学生,写不完的论文,弄不完的课题,做不完的PPT,有时半夜还会接到医院的电话,都没有时间陪我。然而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接到通知取消假期,您除了白天在医院工作,每天回家后还处理大量的网上义诊,解除别人的焦虑不安。非典时期同样冲锋在一线的你,给我解读新冠病毒和非典的区别,让我从科学角度正确认识它,预防它。这时候我又会觉得,幸好我有一个当医生的爸爸,为您感到自豪!

爸爸,现在我每天在妈妈的微信里看到您忙碌的身影,从新闻里听到您的消息,我觉得自己的累一点算不上什么,再也不抱怨来不及做寒假作业了。我也想像您一样,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有请您放心,我现在每天按时起床,按时上网课,按时完成作业,没惹妈妈生气,每天都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很好,等您回来,一定可以看到我的进步。

爸爸,昨天看到新闻说你们花了一天的时间,从无到有建了一个ICU,还抢救了两个濒临死亡的病人,并立马接手诊治另外一个医院特别危重的病人,让病人和家属看到了生的希望。今天还看到了世卫组织对你们的评价:中国医务人员是世界的英雄!真棒!爸爸,我为您感到骄傲!请您在救人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爸爸加油!我和妈妈在家里等您平安回来!

您的儿子:洋洋

2020.2.16

周勇医生回杭后与家人合影

周勇医生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副主任医生。北京白求恩基金会资助医生。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担任specialist,从事转化医学研究。目前为美国胸科医师学会Fellow(FCCP)。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师协会呼吸病分会烟草依赖和控烟工作委员会副主委,浙江省医学会过敏医学分会秘书,中华医学会过敏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呼吸治疗联盟秘书,浙江省医学会场内场外营养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发明协会技术创新专委会副秘书长。熟练掌握呼吸内科各类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等,发表SCI论文十余篇,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Attending doctor of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Sir Run Run Shaw Hospital,Zhejiang University

Visiting Specialist at UCSF

Fellow of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FCCP)

Secretory of Allergic committee of Zhejiang Medical Association

Vice Chairman of Tobacco Dependence and Control Committee of Zhejiang Physician Association

Junior Member of Allergic Committee of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Secretory of Respiratory Care Alliance of Zhejiang Medical Association

Member of Sleep Medicine Committee of Zhejiang Physician Association

Deputy Secretar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mmittee of Zhejiang Invention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