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防疫不妨研——我校青年教师工作坊举行教师读书线上分享会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120 发布时间:2020-04-16 08:28:05

停课不停学,防疫不妨研。我校教科室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组织教师开展网上教研活动。4月10日晚19:00,青年教师工作坊教师读书线上分享会如期举行。四位青年老师通过钉钉线上直播的方式向全体工作坊成员和“教科研交流群”近40位老师分享了《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Mindsets in the Classroom)、特德·姜科幻文学作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转型和教育评价、《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的读后感受及主题汇报。工作坊还特别邀请了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特级教师倪江老师对四位老师的读书分享作了精彩点评。吴锋刃副校长全程参与。

李旦老师分享了阅读《可见的学习与思维教学》(Mindsets in the Classroom)这本书的心得体会。李老师首先从姚明和孙杨两位运动员引入,通过分析他们面对挑衅式提问时截然不同的回答介绍了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并着重说明了思维模式对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重要意义。在分析了思维模式的可塑性的科学依据之后,李老师以“预评估”和“从失败中学习”为例,说明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成长性思维模式的具体操作,以及她阅读后的思考。

杨时雨老师将自己的读书兴趣点与课题研究相结合,选取特德·姜这位科幻作家的作品为代表,分享了其科幻阅读的个人体会及所申报的省级课题《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科幻文学与跨媒介阅读》的介绍。杨老师结合《你一生的故事》、《领悟》两部作品,分析了科幻作品所具备的跨学科特点。结合《除以零》这部作品,展示了科幻作品中形式美与内容美兼备的特质。科幻阅读具有哲学意义及德育作用,这是杨老师在读书分享中向我们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

王金震老师就《核心素养十讲》及《核心素养研究》这两本书的读后感受带来了以“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堂转型和教育评价”为主题的分享。王老师就核心素养这个主题从是什么、为什么及怎么做三个方面展开汇报。对于“是什么”即核心素养的内涵问题,王老师谈到了国际上多个国家、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解读及我国对核心素养概念框架的阐述。对于“为什么”即课改基于核心素养的原因,王老师重点从国际趋势及现实需求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对于“怎么做”即核心素养的达成,王老师提到一是为核心素养而教,二是为核心素养而评,最终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个体学习到协同学习、从表层学习到深度学习。

金芳老师“读了什么、想了什么、学了什么”三个层次和大家分享了她阅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著作后的体会,并结合课堂实践,对核心素养究应如何落地、课堂教学应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重点对该著作中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进行了阐述。此外,金老师还介绍了著作中提到的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并精选了著作中具体的教学实例,谈到了每种策略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误区及应对思考。最后,金老师和大家分享了她的阅读过程,从阅读到思考到表达,也是一个“和文本对话,和自我对话,和他人对话”的过程。

读书分享结束之后,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特级教师倪江老师对四位老师的读书报告作精彩点评,并对教师可进行的四大类阅读作经验分享。倪老师肯定了四位青年教师的认真态度,对每位老师的发言作了细致点评,对杭外课程改革充满信心。之后,倪老师重点分享了教师四类不可或缺的阅读,包括学科专业阅读、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阅读、人文素养阅读、功能性阅读等,鼓励老师们要从学科阅读过渡到教育哲学高度和人文素养的积累,这类阅读是当下教育改革新课标下老师们不可或缺的理论指导。此外,倪老师还分享了自身对“项目化学习”研究和实践的经历、经验、心得,指出老师们若想有自我提升和变革就必须不断积累一定量的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实践。最后,倪老师谈到杭外不仅有紧跟老师步伐的优秀学生,而且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的优秀教师。他坚信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和勇敢探索下,杭外一定能生成更多的教学改革成果。

(青年教师工作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