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学榜样 找差距 践初心——记政史地支部向陈立群同志学习主题党日活动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812 发布时间:2019-11-19 09:13:55

2019年11月12日,政史地支部在1509会议室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时代楷模”陈立群的先进事迹。

支部书记周蕾丽同志组织支部成员认真学习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开展向陈立群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向陈立群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支部党员学习陈立群同志不忘初心、至诚为民的坚定信念,大爱无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    格,勇于担当、专注事业的奋斗精神。支部党员还一起观看了视频,全面了解了陈立群校长的先进事迹。

张俊峰同志结合自己的援疆经历谈了个人体会。他认为陈立群校长婉拒百万年薪毅然决定去贫困地区帮扶教育,表现出了崇高的奉献精神;注重教学调研,了解校情了解学情,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设身处地想改变学生的命运,扎根贫困地区,洋溢着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教育情怀。

通过学习,全体党员深有感触,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教师在立德树人等方面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给“好老师”立了四条标准,陈立群校长正是“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他心中装满了爱,他始终以立德树人作为毕生的使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格。全体党员教师纷纷表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陈立群校长为榜样,用爱培植心灵,用情引领精神,用德践行高尚。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尽心尽职、扎实工作,反思自己的教育初心,继续为杭外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个人体会:

这段时间,陆陆续续从各种媒体上读到陈立群校长的事迹,我们学校党委和政史地支部又专门集中学习,了解了陈立群校长的所作所为所想,令人感慨、感动。支教扶贫,一片丹心。他常说“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是他的支教初心,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个普通教师,为教育而生,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好人,教好书。话语虽然平实,但要真正践行这句话是多么不容易!同样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触动良多,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要以陈立群校长为榜样,做好人,教好书,为杭外的教育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陈校长说,“人类道德的基点是爱心和责任感,教师的快乐和幸福在于能够给孩子一对爱与责任的翅膀,让他们飞得更高。未来,他们会像蒲公英一样播撒在全国各地,带着爱与责任的教育理念回报社会。”这应该就是教育的真谛吧。

(周蕾丽)

 

我们文科支部组织了学习陈立群校长先进事迹活动。通过观看央视视频和新闻报道,初步了解了陈校长的先进事迹。我觉得陈立群校长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大爱无私的人。在杭州长河高级中学创办“宏志班”,退休后到黔东南支教,都体现出陈校长心系贫寒子弟,心系偏远山区。这是一种充满大爱的社会情怀。同时,在台江民族高中,他全身心投入,传播爱与责任的教育理念,影响了更多的教育人,这是一种勤恳育人的教育情怀。

(孙东波)

 

习近平总书记给“好老师”立了四条标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通过学习时代楷模——陈立群的事迹,我觉得陈校长就是这样一个“四有”好老师,在他的心中教育不是一项生存的职业,而是作为一项事业,秉持着教书育人的初心,在退休之后把教育理念传递给苗乡师生,他认为课堂上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从而着手转变教学氛围,使更多的学生有了走出去的机会。我们也应该不忘初心,把爱和责任传递给学生。

(刘巧梅)

 

政史地支部组织党员学习“时代楷模”陈立群的先进事迹,通过新闻报道《大山里奏响“放牛班的春天”》和视频《陈立群:扎根苗乡烛照学子的优秀支教校长》,比较详细地了解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原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校长的先进事迹。陈立群校长的支教初衷就是这样简单、真诚——不为名利、只为初心,表现了崇高的奉献精神和专心做教育的无私精神。对于教育扶贫的坚定贯彻和实践,从早期的“宏志班”到台江县民族中学,一心扑在教育上,一心牵在学生上,用爱和德为学生的未来铺垫,在他看来,没有爱和责任,做不了教育,更做不好教育。心有大爱、无私奉献值得所有教师学习,最是楷模。

(沈剑)

 

陈立群校长毅然放弃百万年薪,分文不取,前往贵州支教是一种“大爱”的体现,这种“大爱”绝不是用语言就能说明而必须用的是行动。少说多做,吃亏了不要动不动就大发牢骚,占便宜了就觉得理所应当,这样的人是永远没有办法去修为“大爱”的。作为一名党员,这样的“大爱”不仅是人格品质的一种体现,更应当是一种“党性修养”的体现,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多爱护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多一份认真专研,对自己的责任多一份担当,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多奉献一点,多付出一点,多“大爱”一点。

(徐淑敏)

 

陈立群校长最让人动容的是他四十年如一日、“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情怀。他潜心育人,承担起了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作为教师,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这个心愿就是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去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们要向陈立群校长学习,教师需要一份情怀,更需要一份担当。

(简珞)

 

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执着的追求告诉我们什么是新时代的理想信念。从繁华大都市杭州,到偏僻落后的贵州,没有大爱精神是做不到的。“人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教师本质上是一名精神工作者”。具有深厚教育情怀的陈立群校长,用脚步丈量连绵群山,用真情增添支教温度,用良知守牢教学生命线,从一名普通教师到时代楷模的成长历程,正是自觉践行习总书记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果,也为我们教师党员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观、教育观。

(商文成)

 

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陈立群的到来,对台江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言,可谓雪中送炭。其所展现的“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教育情怀与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尚情操,难能可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旁观者,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担当者、建设者。我们要对照陈立群的事迹,随时检视自身行为,坚守好自己的初心,认真履行好职责使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向陈立群同志学习,学习他勇于担当、专注事业的奋斗精神。学习他大爱无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立足本职岗位,做一名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杭外人。

(李红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