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 非遗焕新——记我校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之非遗挑战赛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1799 发布时间:2019-09-27 02:53:20
上学期末,我校文综组以非遗挑战赛作为同学们的假期研究性学习任务,以2-4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课题选取、分析、调研、方案撰写等一系列活动。截至9月15日,我校文综组共收到125份参赛作品,其中高一年级67份,高二年级44份,高三年级14份。
课题选取广泛丰富。从技艺性的西湖绸伞制作、绍兴黄酒酿制、章氏正骨疗法,到文学性的苏东坡传说、梁祝传说,再到艺术性的浙派古琴、杭州评词,跨越多个领域,涵盖省内各个地区。
课题分析充分深入。以一份探究胡庆余堂中药文化的小组报告为例,小组成员从中药文化背景、市场现状、发展前景等方面入手,以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等多个角度剖析了非遗项目所面临的问题,确定了项目着力推进的方向,为后面的探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调研考察形式多样。为进一步了解非遗文化当下的情况,寻找发展创新的途径,同学们展开了多种形式的相关调查,包括街头走访、相关工作人员采访、市场调查、问卷调查、权威资料整理等,从中总结出问题,寻找突破口。
本次活动中,同学们不局限于非遗文化本身,从市场需求、社会效益等方面考虑问题,展现出了杭外学子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战略性眼光。
文综组老师们依据实践性、可行性、创新性等原则最终评选出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8名,优秀作品还参加了由中学生天地杂志社组织的浙江省首届中学生非遗创新挑战赛,比赛主旨在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于文化遗产的认知以及保护意识。比赛要求学生以非遗为载体,结合身边的非遗项目,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浙江省非遗名录》中选取一项感兴趣的非遗项目,充分了解其传统内涵,结合现代理念和生活需求,创新设计该非遗项目的产品或平台,并制作商业计划书。
本次活动也是我校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积极开展“我爱我的祖国”系列活动之一,相信同学们通过此次比赛能够从中进一步了解非遗文化,锻炼综合性思维能力,培养严谨务实的研究态度,为日后的学习、工作积累经验,为个人发展打下又一块基石。同时,也提高和增强了同学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为构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作贡献。
(高二2班 应林琪 报道)
附获奖名单:
一等奖
《张小泉剪刀创新实践报告》组员:高一4吴乐怡、高一2曾国昕、高一5杨光
二等奖
《西湖绸伞》组员:高一3谢写意、高一6杜牧秦
《梁祝寻源》组员:高一5潘欣言、高一3朱紫涵、高一6陈俏文、徐凡舒涵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组员:高二1赵佳婧、韦晨隽、郏一苇
《蓝夹缬文化宣传手帐本》组员:高一3方馨怡、李仁曦、高一2白翎、高一6谢晗
《王星记扇屏风》组员:高二3徐艺嘉、黄昕子、高快乐、吴佳眙
三等奖
《黄杨木雕》组员:高二1李诗航、郑如意、潘辰奕、吴彦儒、丁徐祉晗
《张小泉剪刀》组员:高二5张雨欣、胡小雨、陈彦臻
《蚕丝》组员:高二6陈博阳、高二4姚予行、丁舒旷、姜玲妍
《东阳木雕现代设计》组员:高二4谢杨铖、黄超逸、金宇轩
《径山茶宴》组员:高二4张煜安、胡骏瑶、邬瑜彤
《泰顺车木玩具互联传承》组员:高一3刘本立、高一5高迮奕亭
《绸伞》组员:高二5王梓馨、王晶、陈诺、冯诗喻
《胡庆余堂中药文化》组员:高二1应卓嘉、方欣悦、蓝天、谭舒心
《张小泉剪刀》组员:高二2沈天舒、陈淼、何天妤、鲁添钰、高二1杨思云
《苏东坡传说》组员:高一5钱庆余、高一6李思源、陈革心
《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组员:高一2余心月、王瑨琳、高一1方若溪
《浙派古琴》组员:高一2陈岱吟、周靖轩、高一1沈怡文、高一5李新宇
《中草药化妆品》组员:高一1黄欣仪、高一2胡憬艺
《萧山花边》组员:高一6朱佳仪、黄嫣然、高一3陈湘奕
《苏东坡传说》组员:高一5章千秋雪、高一4沈天边、钱孟欣、高一3庄若菡
《硖石灯彩》组员:高一4冯诗喆、高一5单奕佳
《淳安竹马》组员:高一5戴一楚、高一2周朝、高一3吉旸
《硖石灯彩商业综合体》组员:高一2魏添歌、朱临东、章施诺、高一5方子正
(另:一、二等奖作品近日将在学生阅览室展出)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