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学严民教授莅临我校讲学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3752 发布时间:2012-03-05 12:09:09
3月2日下午,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严民教授莅临我校,并为我校师生开设了一场题为《日历中的自然规律和人文影响》的讲座。大预班班主任孙艾菁老师主持了讲座。
严教授从日常生活出发,指出日历并不仅仅在于告诉我们今天是几月几日,它还有更深的涵义。日历反应了世界运转的规律,它既有自然的规律,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人文色彩。严教授如是说:“日历体现了文明与自然的和谐,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严教授首先从日历中的自然规律这一角度谈起,为我们普及了一些基础的天文科学知识。他通过对年、月、日的解读说明了人类对日历的制定是充分符合自然规律的,并由此提出了日历的三要素:地球-日(决定昼夜),太阳-年(决定季节),月亮-月(决定计数)。接下来,严教授通过对各个国家目前所沿用的历法向我们讲述了日历制定与运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自然规律与人文影响。严教授认为,世界上目前存在的各种日历制定的依据是有区别的,地域性是产生诸多不同历法的一个重要原因,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宗教问题等人文因素都会深深影响到历法的确定。比如,波斯历是完全根据太阳运转的周期并彻底忽略月亮周期来制定日历,体现了自然规律对日历的影响;而回历则由于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它的制定既体现了自然规律,同时人为因素也对其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辩证地指出一些历法的优劣之后,严教授自豪地指出,中国的农历是一个相当科学的日历,它体现了天人合一,是与大自然最和谐的历法。
紧接着,严教授讲到了公历,并对星期的划分作了阐释。作为结论,严教授说,日历源于自然循环和社会活动,当今世界现行历法中最合理的当属阴阳历,中国的农历即为其中之一,而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公历,却并不十分准确。严教授语重心长地说,即使是我们身边习以为常的现象,都应该以科学的精神去探究,去作进一步的独立思考。
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与严教授就日历这一话题作了进一步的交流。令笔者深深佩服的是,当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严教授并不是十分了解的时候,“对不起,我不知道。”严教授微笑着说。这体现出一个学者严谨的作风和宽广的胸怀。可以说,严教授不仅仅与我们进行了一次学术探讨,更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学者的胸襟,和一位长者的思考方式和人生哲学。
(大预班供稿,撰稿:王啸飞,摄影:杨嘉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