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聚焦我校写作教学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3748 发布时间:2012-03-01 03:30:51
近日,第六届冰心作文奖揭晓。我校荣获高中组组织奖,高三2班俞寅琳、高三4班鲁雨涵两位同学分获散文一等奖和诗歌二等奖。2月29日,都市快报记者来校采访了两位获奖同学,并全文刊登了她们的获奖作品。此外,李芳老师谈了我校的写作教学,倪江老师受邀为快报真性情作文大赛出题。
(校办 整理)
都市快报3月1日A17版“真性情作文”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2-03/01/content_1229040.htm
第六届冰心作文奖
杭外女生获高中组散文一等奖和诗歌二等奖
最近,第六届冰心作文奖开始评奖,杭州外国语学校两位高三女生获奖。俞寅琳同学的散文《雕刻时光》,获得高中组散文一等奖。鲁雨涵同学的诗歌《心动》,获得高中组诗歌二等奖。两人已分别被保送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
昨天,我们到学校找到两位女生,和她们聊聊。
冰心作文奖
冰心文学奖创立于1990年,由雷洁琼、韩素音首先发起,面向海内外华人设置综合性大奖,包括图书奖、艺术奖、新作奖等。作文奖是文学奖的分支,一年一届。冰心文学奖在海内外文艺界都有广泛影响,提倡源于生活的真实体验,主张富有个性的自由言说,发掘文坛新人,鼓励创新表达。
冰心作文奖从2006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10月开始征稿,截稿日期为次年3月底左右。按参赛作者的年龄段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获奖作品会结集出版。所有入选作品都是“冰心奖评奖委员会”都是反复筛选,再经全国语文界、文学界的专家学者们精当点评,给予一对一的指点。
40分钟写完《雕刻时光》
小俞身材高挑,一见面就走过来挽住我,说“姐姐好”,边说边咯咯笑,声音甜呐。
先介绍下《雕刻时光》。这是篇课堂作文,当时语文老师楼佳钰在讲写作技巧“多角度叙述”,以动物、植物等视角,重新审视世界。作文要求课内完成,内容标题不限。小俞的散文,先后以青铜、葵花、一滴露水的视角表达,时间跨越千年。要表达的是每个人在如水逝去的时光里,都会留下自己的印迹,有自己的意义。最终主题是寻找自我、坚定自我。
“写文章,阅读很重要。我们的课堂上,老师常会要求同学读同一本书,交流讨论。很多时候,我会被同学的想法震惊,他们视角独特,表达也惊人,我学到很多。”小俞说,古人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文章不仅写文字,用词句修饰,关键得说事,这样才有深度。
18岁读出爱情 28岁读出母爱
小俞还总结了一些写作经验。
摘要很重要。一本书、一篇文章,肯定会有词句惊艳,但书本一合上,也许很快就会忘记。如果能记下来,反复看看,加深印象,理解的深度会不同,体会到的感情,也更深刻。毕淑敏有篇文章写的是《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说的是不同时期,接触不一样的事物,有不同的感受。作者8岁时读出人鱼公主的惨痛,18岁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28岁时读出这篇童话中的母爱,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看来,重温总会有新感觉。
多读书,各领域都要涉及。小俞最近看的《文明冲突论》,说的文化间有界限,不理解,就容易导致误解、冲突。如果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就能包容世界的多元,“心”自然就可以大出很多。
观察生活。注意身边在发生的事。初三有一年,爸爸带小俞去河南少林寺玩,在公交车上,一个小男孩正被舅舅送去武校学习。舅舅在讲电话,小男孩一脸不情愿,看得出来很不愿意去武校。下车了,小男孩在夕阳里,走向学校大门,背影很孤独。小俞触动很深,回来就写了文章《黄色的屋子里关着人》。生活中有了感觉,最好马上写。即使不给别人看,也是自己成长的印迹,代表自己曾有过的一段思绪。
情窦初开如春天般美好
小鲁长发披肩,腼腆、脸红。
她的《心动》写了男生对女生一见钟情的感触,美好的情窦初开。写这首诗时,是高二,正值春天,草绿花开,清风吹拂,校园里一片绿意。心情很好,觉得要表达一下。男女生的情感,也像春天一样美好,就挑了这一点。因为情绪很饱满,写得很快,半个小时左右成文。这首诗和洛夫的《一朵午荷》有些相似,都是写男女生初见的倾心。
诗的启蒙,从初中开始。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请同学填空:“夏也()过了/秋也()过了/今日适逢小雪。”同学填了很多,都比较直白。之后揭晓答案:夏也荷过了/秋也蝉过了/今日适逢小雪。这是诗人洛夫一首有名的小诗《今日小雪》。大家一阵惊叹,体会到诗的独特魅力。仿照这种诗的感觉,小鲁写了第一首诗《盲夜》,描写夜晚景色的。
诗歌表达很灵动,可以不需要注意语法、修辞,写得轻松,表达的意境却很深远。心里有情绪,无论是开心的,或是生气的,都会写诗。今年寒假我想和同学去桂林玩,爸妈起先不同意,我就很生气。关起门来,写了一首《我愿意》。诗里说“我愿意”是个多么美好的词,全诗抒发我对和朋友出去玩的渴望。
你会联想到羞赧的花苞吗?
除了有情绪,写诗还需要对生活敏感一些,对生活观察要细致。比如说到春,会联想到待放的花苞很羞赧;说到夏,想到玉兰花在阳光下恣意盛开;秋天自然是遍地黄金落叶;冬天,口中呼出的氤氲白气。
喜欢诗,读的诗挺多。最喜欢诗人洛夫,他的诗,看在眼里读在心里,感觉最契合。除此之外,还看余光中,他的诗思乡情意重;林徽因的诗,有女性特有的温婉气质;梁思成的诗也常看看。国外的诗,小鲁也爱看,比如夸西莫多,但因为文化、宗教等差异,理解起来有些艰涩。不过,她觉得看得多对写作的确有帮助,就自然会知道表达的方式原来这么多样。
小鲁已经保送北京大学泰语系,最近比较轻松,在看萨特的《存在主义》,还有加缪的书。琢磨一下有深度的哲学问题,加速思维运转。
获奖作文:
雕刻时光
我是一段时光,从小开始,我就不知疲倦地向前奔跑。没有人告诉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似是血液中的本能鼓动着我。我路过秦的巍峨阿房宫,檐角下是一片恢弘还是破败的隐患。我偶遇亚里士多德。他手捧一书,逍遥地散布真理。我踏过美国“西进运动”的国土,铁铲下翻滚的是日益的富饶,还是野蛮的强暴?我与柳永擦肩而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秀口吐合间,织成一片市井烟花。我路取费城,目睹堪堪注视下《联邦宪法》的诞生。我徘徊于公元1587,看平静湖面下汹涌搅动的波澜。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地奔跑。我没有脚,没有鞋,根本留不下任何印迹,没有能力去改变些什么。甚至,欢欣时,无法隔着巨大的真空鼓掌呐喊;甚至,悲愤时,无法从喉咙口挤出一丝喑哑的控诉。我的路过,盛开在谁的时光?
我是青铜,他们都说我是时光的化身,是虚无缥缈时空的印迹。我的存在是载体,让它停伫在历史的转折点。我的一镂一空都是破茧成蝶的哀艳与决绝。多么可悲,年年岁岁我只能生长在阴暗潮湿下,等着氤氲水汽跨越千年的不期而遇。并非阳光。我的眼渐渐模糊了,看不清了,耳朵却变得异常敏锐。哦,你听,它来了!窸窸窣窣的动静后,划过骨头时瑟瑟的瘆人声传来。真疼……有人说,我背负着历史的每一次旋转,无关喜悦悲伤,我必须完好无损地呆在地下,等待某天有副大眼镜将我捧起,用细细的软刷剔去我身上的泥淖,在放大镜下,解剖我的伤痕——铭文。我的意义找到了,那么光明与希望呢?梦境中只有阴森森的呐喊,从未听过《霓裳羽衣曲》的婉转悠扬。
他们叫我葵花,是青铜上时光的葵花。那时的我是一粒细小的种子,而那湿漉漉的泪痕就是我生之来源。伴随我成长的是青铜那古重的呼吸声。从小我就恍惚身下黏稠的物体是什么,那会是一个精灵吗,潜伏在黑暗的阴影下,捣鼓着他的魔法。有一天,一层厚厚的稻草覆上了我的脚踝。有人说,那是焚书坑儒时的血液,带着千年的怨气,久久不肯干涸。我打了个寒颤,小心翼翼地鼓动鼻翼,却不觉任何肃杀之气。空余一丝青草的幽香,是草茎这段后涩涩的清新。有人说,那是时光湮灭中女子的泪水,每一滴都折射出一个高贵的灵魂。伸出手,轻轻抚上,不见庸脂俗粉,却拈起一片白雪红梅。有人说那是亘古奔腾的河水,图腾般厚重的存在。从尼罗河三角洲,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到古老的中国大地,到处都充盈着浩渺的水声。我看见河边双膝跪地额头低触的人群,虔诚地向这神圣之水祷告。从古至今,呢喃声,悬挂在每一根神经末梢。我走进那片黑黄皮肤间,赤裸的身躯散发出汗味,夹杂声声诵愿,直抵霄汉。闻着太阳的味道,我扭动着骨节,别扭地生长,感知着那轮遥远的神明,我翕动睫毛,睁开眼,终于有勇气直视。匍匐在青铜身体上的我,暗黄、浊绿,可只要沐浴在金黄的阳光下,就会从纤细的身躯中迸发出柔韧的光辉。无论身下涌动的是什么,我都能迎风歌唱。一半扎根在时光的沼泽中,另一半张扬地渴望着未来。阳光,灿烂。
我是葵花上的一滴露水。我贪婪地在花瓣上打滚,扭动着圆滚滚的身躯。一天,当我一觉睡醒,发现两个巨大的洞靠近了我。那是什么?!我仰起头发现那是一个长着厚重须发的怪物。“你真美……”他闭上眼陶醉地说,鼻子呼出的气,激起我一身暖汗。那是我第一次被人赞美,那么不加掩饰的赞美。我羞怯地低下头,红霞飞上了脸颊。他天天来看我,带着三脚架,穿着防水衣,戴着渔夫帽。他说:“我要把你永远地记录下来……成为时光。”从此毫无野心的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为了他的梦想。哦,那是比一朵玫瑰花的等待更让人心碎的按捺不语。
从某一天起,我再没有看见他,那种温热的气息再也没有感觉到。日子久了,往昔努力告诫自己忘记的事,竟真的在不经意间变得模糊不清。可是,我依旧急切地等待成为时光的那一天。
只是这一次,为了自己。
点评:
北京大学博导、文学理论家廖可斌教授评点:该文“构思新颖”、“语言灵动恣肆”,“作者始终让自己的思路不脱离感官而行,以保持意念的鲜活,捕捉各种感觉以及不同感官之间的通感,句法和词性也因此而自由变换”。
心动
推搡的人群里
你模糊了其他的风光
美得不经意
就像是被春天撞了满怀
那花,那树,那云,那风
到处,到处
鸟语花香,云淡风轻
细吟的空气抚着脸颊
就一直
不留情面地,一直
侵到心底
连血液里,都流淌着
你的目光
就像是巧遇了一场细雨
顺着台阶上的跳
跃起轻灵的淅沥
湿了我的惆怅
把所有的喜悦化作云端的雨
淋不完的喜
和你相遇的欣
让全世界,和我
陷入荒唐的一种快乐
就像是被荡开一池的平静
我的面无表情
被你,仅仅是睥睨着
便生出了乐哀怒喜
你用你的木桨
荡开我的韶光
撼动年华似水
和你的面容如花
扬碎了我的平静
化开逐渐清晰的你
就像邂逅一朵花开的时间
望满树的妖艳
烂烂的花影重叠
一瞥,一瞥
我多情的痕迹
光落下了花间的倩影
和风的舞蹈
正用脚尖
轻点我钟情的心
恰似你的美丽
我心动得毫不经意
点评:
正如浙江大学博导、文艺理论家吴秀明教授所评价的,“作者用轻灵的笔调写出了伴随着春天的微风和细雨”,“在全诗朦胧而雅致的意境中,‘模糊’、‘跃起’、‘荡开’等动词用得惟妙惟肖,不经意间流露出主人公青春的悸动和喜悦,显得美好而又自然”。
语文名师谈写作 按月份写随笔
杭州外国语学校李芳老师独创的月份随笔,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并被收录进《中学语文教与学》。作文课怎么上,老师和学生如何交流,我们请李老师讲一讲:
形式可选随笔,这是学生最喜欢的创作形式,不像命题作文在内容、立意上有束缚。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长可短,可文可白,可叙事可抒情,可感叹可议论。比如四月里杭外有远足活动,去年我和同学环西湖毅行,回来就变成鲜活文字。课堂上我几乎都隆重呈现每位同学作文的构思、立意和表达。在倾听中阅读对方,这种学习能产生激励,还促进竞争性的努力。有时候,我的文章也会在班上朗读,接受学生挑刺。这样对拉近师生距离,非常有帮助。
李老师还总结了一些简单的写作方法:
一、写日记。能写班级日记就更好了。每天都要写,长短无所谓,时间长了,文字会像流水一样倾泻下来,有同学10分钟就写成一篇。
二、阅读摘抄。没有阅读就没有创作,杭外要求一周至少要交一篇读书笔记。语文课上意识流小说《墙上的斑点》时,有同学就找了相同风格的《喧哗与骚动》来看,自动拓展。这样,他吸收了语言素材,还了解了可借鉴的写作技巧范例,而且,心灵得到滋养,思考也被激发和深化了。
三、老师家长对孩子写作要及时肯定、引导。李老师拿自己举例,说儿子上一年级时,带他去河坊街。回来路上,儿子说看到很多东西。李老师选了儿子最感兴趣的“棉花糖”仔细追问:棉花糖是怎么做的?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儿子一一回答,回到家,一篇小文章就写好了。家长在问的同时,就在进行材料筛选,孩子会潜移默化地学会选择重点。
都市快报3月1日A16版“真性情作文”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2-03/01/content_1229025.htm
本期杭外高中语文教研组长出题:
《我和你一样》或《我和你不同》
2012年真性情作文大赛,第一期请作家张抗抗出题《过马路》,收到近50篇投稿,我们请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语文教研组长、语文高级教师倪江点评。
这一期,我们请倪老师出作文题:《我和你一样》或者《我和你不同》。要求真情实感,文体不限。
倪老师说,作文写作就是把握各种关系,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近几年,社会都比较关注人与人的关系,很多新闻都表明人与人之间出了问题,缺乏沟通、理解、包容等。90后对80后不满意,80后又对70后有意见,代际之间猜忌很多。出这个作文题,想让同学们思考当下的社会问题。
《我和你一样》中的“一样”,是表达人与人的关怀、信任、包容、理解,审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价值观层面上,也是对同一种理念的认同。《我和你不同》中的“不同”,强调我的价值,我的身份独一无二,别人无法代替。丧失了自我价值,就和别人相同,显示不出意义。
今年的真性情作文大赛每周有两个版的篇幅:一是自由投稿,二是命题作文;月月有比赛,会评出一二三等奖;到了暑假寒假等长假,还有大规模阶段性作文大赛。喜欢写作文的同学们,欢迎踊跃来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