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古今中外之诗情——记高一年级外文节诗歌朗诵比赛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418 发布时间:2019-06-06 10:25:23

524日下午,高一年级在体育馆二楼举行了2019外文节诗歌朗诵比赛。围绕本届外文节主题,同学们就lovefriendshipwarfaithartconfidence等主题展开,用英语诠释了一首首经典中外诗歌,给全年级的师生带来了一场诗歌盛宴。


此次Poem朗诵活动我们班另辟蹊径,采用了将舞台一分为二,前面诗朗诵,后面演情景剧的形式,获得了最具创意奖。在初次走台时,老师指出了我们对爱的定义太过狭隘,因此,我们把主题从单纯的男女情爱上升至了追爱途中他人的祝福与关怀,让世界充满爱的大爱境界。演员和朗诵者的多次磨合,导演的悉心指导以及幕后各位同学的团结协作都为这个节目的完美呈现做出了很大贡献。排练过程中更是充满惊喜,同学们也都受益匪浅。

——高一1


在一次次匆忙的排练中,外文节的诗歌朗诵终于落下了帷幕。我和孙瑶同学很荣幸地担任了负责人的角色。在此之前,我们都没有过排练集体节目的经验,所以这次活动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锻炼。在得知节目具体要求后,我们马上开始有关主题的讨论,因为抽到了友谊这个主题,我们一起分享并讨论了自己的想法,即以在友谊之中产生的矛盾和其解决办法为主要内容。

最终,我们决定把故事的主线定为不同人种间的友谊,并打算加以歌曲,舞蹈等元素来丰富节目内容。考虑到节目要求全班同学参与,我们尽量安排每个同学都有自己单独的部分来展示自己的风采。

通过这次比赛,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也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希望下次我们可以做更好。

——高一5班 李璐安


在本次高一年级的诗歌朗诵比赛中,高一6班呈现了以和平为主题的表演,并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获得了“Best of the Best”称号。

表演别出心裁地以丘吉尔振奋人心的演讲开头,王之炫同学穿着正式,一改平日嘻嘻哈哈的形象,大声喊出“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Everybody knows that the good guys lost.”随着音高小公主陈开美妙的歌声,战争结束了,但是好人们却输了。盟国虽然赢得了战争,但无数的家庭因此分崩离析,无数的青年牺牲在战场上。远在家乡的农人接到了来自孩子的信,但孩子却没有一起回来。

“Let peace prevail the world.”伴随着“Why nobody fights”的重复质问,美丽的诗篇如泉水般汩汩涌出。神圣的气息笼罩着舞台,仿佛真的有天使降临,为人间带来和平。

最后,同学们大声喊出”We Love Peace”的口号,博得了雷鸣般的掌声。

和平,在充斥着苦难和折磨的战争结束后,终于到来了。这是努力战斗换来的结果,而战斗,并不能真正达到和平的目的。总会有战斗,总会有战争,和平一次次离去,又一次次地被召回,或许“Peace will be eternal, only when mankind is so dead.”

——高一6


本次高一诗歌朗诵活动,我们班抽到了“faith”这个主题。“faith”可以理解为信仰,也可以理解为忠诚因此,我们主题的选择范围更广,而排出理想效果的难度也就更大。从开始寻找合适的诗文,到最终确定演绎《出师表》,我们纠结了将近两周的时间。《出师表》的确是一篇契合主题且让人耳目一新的美文,但若要将其中丰沛的情绪通过朗诵的方式完整地表达出来,又是一大难题。排练最初,主诵人员的情感表达、演员们的台词功底、齐诵部分的整齐程度以及所有人的朗诵热情都没能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通过一次又一次修改剧本、集体排练、情感磨合,我们一点点调整状态,并且最终将最好状态下的《出师表》朗诵献给了poem的舞台。

——高一4


524日外文节诗歌朗诵。被我们所记住的却不是这个日期,而是在此之前两个多星期的准备,以及那些日子里被诗歌填满的第三节晚自习。主题是艺术,我们便把它解读为诗歌的艺术,由此串联起一个横跨两千多年从维吉尔到浪漫主义到爵士时代的断章取义诗歌史。我们从各位诗人的作品中选取章句,拼接出我们自己对艺术对诗歌的理解——这些诗人曾经也追求着诗歌抑或是语言极致的美与艺术,追求着音律的完美与和谐,这种艺术被我们代指为缪斯,诗歌与音乐之神。在浪漫主义的部分中我们确实尝试了这一点,我们从《夜莺颂》《海盗》和《赞智力美》等诗歌名篇中摘抄出有所共鸣的句段,拼出了一小段拜伦、济慈、雪莱的对话。我们试图从诗句中抽离出他们的话语拼凑成一个属于他们的故事,把历史中的诗人们的形象演绎成一个个真实的。这之中蕴含着的还有致敬。我们因而倾注了不少心血于诗人的选角以及朗诵的排练,甚至想要追求某种极端的契合,某种最终可以被牵强附会地称作是诗人的崇高的东西——虽然这种追求和那些诗人对于缪斯的追求相似,所追求之物都可望而不可及,唯有追求的过程才能给我们以追求的意义。也就是在这过程中,我们试图读懂那些看似晦涩的语句,去共情于他们的心境——如果诗句是诗人留下的呼唤,那么我们尝试做的事就是让这些呼唤相遇成为对话

和声既是诗人精神的延伸也是舞台背景的一部分,我们选择了八位同学担任这重要、辛苦的角色。在熟记所有角色台词的基础上,他们还要做出齐声、回声、叠加等不同的效果(特别鸣谢吴佳眙同学的出色编排),以及对于舞台效果至关重要的各种动作。他们饰演的角色没有姓名,但是因为他们的陪伴,舞台上缪斯的追求者再不是孑然一身。

如何表现出盖茨比宅邸中热闹又寂寥的爵士时代专属的舞会是一个让节目组全员秃头的问题,找不到十分应景的舞蹈,我们甚至在周二走台之后把之前的舞蹈全部推翻重来选择了一开始就被否决掉的交际舞。尽管如此高快乐和夏婍芸同学还是十分尽力,从编舞到教会每一个表演的同学踩节拍,直到表演前一天还在紧张地排练,达到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好效果。

而我们看见那最初追逐的东西降落在我们身上——我们看到他们站在诗人的名下,所有以致敬之名做出的东西都不至于被辜负。

——高一3


在比赛临近尾声之际,高一2班登场,将比赛推向了最终的高潮。他们以“Confidence”为主题,为观众们带来了振奋人心的表演。一首Rudyard Kipling 的经典诗作 “If”,融合了古老的圣经箴言,又添以现代的歌舞,贯通古今,不仅展现了英语诗歌语言的魅力,同时也予人以感官的冲击。

高一2班的每位同学都为本次诗歌朗诵表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虽然很多同学因外文节的各项事务而颇为繁忙,但大家都能够克服万难,投身班级节目的策划与排演。从台前到幕后,同学们无不展现出极强创造性和责任心,展现出作为一个杭外学子的风采。

本次英语诗歌朗诵比赛,同学们均收获颇丰。作为一个集体,每一位同学的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都得到了锻炼,个人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排演过程对于同学们的意义甚至超过了最终的表演本身。每一位高一2的同学都从中学习、反思,逐步成长为真正的杭外人。

——高一2

 

外文节的诗歌朗诵比赛已落下帷幕,愿我们都能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捕捉到生活中的诗意,体会其中的感动和激情。

 

附:获奖名单 

最佳诗歌朗诵:高一6

最佳表现奖:高一3

最佳创意奖:高一1

最佳选材奖:高一4

最佳舞台效果奖:高一2

最佳合作奖:高一5

(高一年级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