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杭州外国语学校

我校举办科技创意商用发明作品展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3582 发布时间:2019-05-30 02:04:52

为激励同学们关心身边的人和世界,了解身边的科技发明,指导同学们主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尝试科技创造,420日,我校举办了科技创意商用发明作品展。

同学们通过讨论、团队合作,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利用3D建模设计软件把创意进行结构的搭建和设计,最终都设计出了令人满意的作品。

本次活动共收到学生作品100多件,同时还得到AutoCAD公司的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1:评选结果

初二1

作品名

作者

奖项

四合院

卢东、金秋葭、夏丽雅

一等奖

CLL切菜板

鲍韵欣陈月慧陆绮文

一等奖

月面堡垒

张逸瑞王振宇沈邦彦张树

一等奖

书伙伴

许冰钰、余代黛、余晶晶

一等奖

便签笔

文末、余梦琪

二等奖

切菜小助手

王喆炜

二等奖

月球基地

周兆锴郭勇健张若冰

二等奖

泄愤压核桃器海报

诸葛敬曾善美

三等奖

能够取火的凹面镜

赵晨王张旭

三等奖

 

初二2

作品名

作者

奖项

眼镜雾刮

高子逸申屠南北唐佳荣

一等奖

小猪充电器

麻赫皓小猪充电器

一等奖

亲子秋千

张霁雯朱轩绮

一等奖

去头发神器

陈思妤夏嘉彤

一等奖

氧气瓶

郑诗怡王昕祺

二等奖

海洋垃圾收集器

冯佳珵何文婕

二等奖

多功能开瓶器

周睿周芸

二等奖

海空两栖飞船

王新弈金辰浩郑书睿

三等奖

放伞器+鞋架

金子欣

三等奖

3D绘画笔

顾曾阳

三等奖

 

初二3

作品名

作者

奖项

三面立体环绕平板架

徐一平

一等奖

糖果充电宝

卢迅

一等奖

节水马桶

许晨许允晟

一等奖

切苹果神器

唐笑李汶泽

二等奖

过滤吸管

吴卓城

二等奖

重力灯

徐乐铭

二等奖

光控移动花盆

张羽涵郑韵颖

三等奖

两用拖鞋

张一琳

三等奖

拉链耳机

季蔚然

三等奖

面包机

王闽柔

三等奖

摇椅型发电机

戴婧文陈卓尔

三等奖

 

初二4

作品名

作者

奖项

“手拉式”垃圾桶

刘张可

一等奖

垃圾清理机

李从心余泽锐许佳杭

一等奖

家务机器人

李丛序

一等奖

自动垃圾分类机

王楠楠丁茹芸

一等奖

神奇的小车

陈闵予何昱炜魏奕臣

二等奖

幸福假日公寓

吴东旭

二等奖

风动力小车

罗恩哲单鹏安

三等奖

非机动车上的伞

朱莹朱思颖

三等奖

山区防火之烟蒂猴

王雯

三等奖

 

2:部分同学录制作品介绍的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7406731

 

3:部分获奖同学参赛感想

我们与切菜板的故事

切菜板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样物品,但它在各个方面都有许多不足之处。它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但从来没有人想过去改善它,于是我们小组就想发明一块高科技的切菜板,使人们使用起来更加轻松。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万老师都很耐心地帮我们解答。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切出来的汁水应如何处理,刚好我们学完了《电与磁》这方面的知识,于是就选择了加入风力发电机来排出汁水,也算是活学活用。

其实我们组的三位同学刚开始对3D建模这方面都不是很感兴趣,但这次科技节给了我们一个了解和学习的机会。三个礼拜的学习使组员们对3D建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鲍韵欣同学在课余时间内也会打开Tinkercad做一些小发明。

通过这次发明活动,我们都收获了很多。我们应该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不断发现它们的不足,并积极去改进,不被旧的传统观念所束缚。具有创新的意识,才能让我们在学习或生活中有所发现,不断提高自己,也能从中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没有谁生下来就是发明家,都是靠后天的不懈努力而成功的。所以只要愿意花功夫,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发明家!

初二1班 鲍韵欣、陈月慧、陆绮文 撰稿

 

“书伙伴”设计灵感

一开始听到要设计3D作品的时候,我们以为是很容易的。但当我们真正开始动手操作的时候,却发现脑子一片空白。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对人类的生活有帮助?什么样的作品才能在众多同学当中脱颖而出?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经过仔细的斟酌和筛选,最终确定了“书伙伴”的设计方案。

身为一名学生,我们日常生活中面对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作业本和成堆的试卷。而我们三个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书翘脚了。为了让自己在老师眼中成为一个干净整洁的好学生,我们的设计灵感就由此而来。

“书伙伴”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两块夹板、一个螺丝。

两块夹板之间互相平行,负责压平翘脚的书页。一个螺丝穿过两块夹板之间的孔,用来压紧书页和调整两块夹板之间的距离。价格低廉、外形美观、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一个不起眼的小发明也许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便利。只有关注到了生活中的小细节,才能制作出真正造福人类的发明。我们在学习到人生价值观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使用Tinkercad的水平(在此感谢万老师的悉心教导)。

初二1班 许冰钰、余代黛、余晶晶 撰稿

 

“眼镜雾刮”——一款神奇的作品

科技节,3D作品,怎么听都是极其高级的词汇,此次竟能获奖,也真是意外之喜。我们的作品叫做“眼镜雾刮”,就简单总结一下创作思路吧。

首先创新,在高大上之外必须有它实用的价值。于是都戴眼镜的我们便即刻想到了吃面条时眼镜上让我们极其不爽的雾。于是,模仿雨刮器,就来个微型“雾刮”吧。设计好简单的电动机电路,配上美观透明的刮子,就完成啦。

这次最大的感悟就是原创才是最好。别人的创意再好,都不是自己的。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IDEA,才是这次活动的价值所在,哪怕不被其他人看好,都是珍贵的。

     初二2班 高子逸 撰稿

 

节水就在我们身边——“节水马桶”灵感来源

“水是生命之源”这句人人皆说得来的话,正是我们只做这件小发明的灵感来源。从只能在新闻上看见的西北干旱、缺水,到我们身边的“五水共治”,都无不在提醒我们水的重要性。我们便从这方面入手,寻找了我们在“五水共治”中唯一能做到的——“抓节水”。

我们明白,节水没有一蹴而就的快捷键,它是一个持续、持久的行动。它应该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细节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许是刷牙、洗脸间及时关掉水龙头的简单动作;也许及时检修家里的漏水卫浴产品;也许是选用节水型的卫浴产品;也许是将洗菜、洗衣的废水作二次利用

所以我们决定从身边的小事找起。我们开始观察家中浪费水的家具:洗衣机、马桶等等,并尝试想出改进这些设备的方法。最终,我们把目标确定在了马桶上。相较于其他用水设备,马桶用水量更大,但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于是我们开始寻找可以为马桶提供二次用水的物品。我们考虑过洗过衣服的水、拖过地的水、洗完菜的水……但同时又要考虑到提供水的自动性,所以最终选择了洗漱用水。主要是因为洗漱用水离马桶较近且量大,最终为了更方便一点,便直接将水池装在了马桶水箱上,这同时节省了空间,一举两得!

最后,便做出了现在的节水马桶。

其实,节水就在我们身边,从点滴开始,从你我做起,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

初二3班 许晨、许允晟 撰稿

 

一次全新的体验——3D小发明活动有感

对于3D建模或是发明创造,我向来没什么天赋。这次的小发明能够获奖,真是意料之外。最初在得知要自己发明一件物品,并且用tinkercad制作出模型时,我大脑一片空白。经过老师的一些启发才终于有了大概的思路。

想要设计一个平板架是受到网上一张图片的启发。对于一些四肢有残疾、不能够自由活动的人来说,一个环绕式的平板架可以满足他们对于网络或是使用电子产品的需求。同时这样的设计还可以让像我这样的懒人躺在床上便畅游世界。有了思路,我便直接开始制作了。

最终我制作的模型非常简单,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我的设计并不成熟,与周围同学的独特的创意和精细的制作比起还有许多不足。但这于我而言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让我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学习的乐趣。

初二3班 徐一平 撰稿

 

自动垃圾分类机

垃圾分类一直都是一个令中国乃至世界头疼的问题。首先是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普及问题,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哪些垃圾属于哪个类的。其次便是垃圾分类会花费一定的时间,市民需要在家中就将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不同种类的分区,在扔垃圾的时候还要进行确认等一系列事宜,这些事会带来多余的麻烦。因此,我认为并不是市民不在意或不在乎垃圾分类,更大的问题在于垃圾分类的实施困难。这是我们灵感的起源。

在调查资料的过程中,身为初中生的我们也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其实最困难的环节是关于模型合理性的确认,需要在保持创意的同时保持可实施性,否则一个毫无实施性的模型也是没有实际用处的。

建模的过程其实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包括关于机器外观的意见不统一以及关于如何搭建一些复杂结构的问题。中间询问了很多班级里的大佬们,收获颇丰,也解决了一些老师讲课时所遗留下的问题。

这次活动其实是对于我们的一次关于创造力,实施力,课堂里的学习成果检验以及团队合作性的一次考验。

诚然,我们的模型仍旧存在着大的小的各种缺陷和错误,也留下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希望在后续的学习和探讨中能够完善这些不完美。

初二4班 王楠楠

 

自动垃圾分类机

一开始做自动垃圾分类机只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以及为了完成老师作业的心思。但当真正开始建模,设计,才感受到了在网络上建模的乐趣。

原来对其一无所知,渐渐在探索中寻得乐趣,满面英文以及方正图形的结合,这是一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体验。建模不单单是我原本想的那样,只是拼接、组合、再选择3D打印,而是从设计——对如今社会需求的思考;交流——同伴之间对设计的想法,互相脑电波的碰撞;图与数的思考——在网络上,由一个个小图形,移动,缩放,最终合为一个整体。

初二4班 王楠楠、丁茹芸 撰稿

 

清理垃圾——垃圾清理机制作感想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如不能妥善处理各类垃圾,就会污染环境,影响卫生。一般的垃圾需要经过投放、收集、分类处理等过程才能消除其危害性,而我们发现,在投放这一环中,总有些“漏网之鱼”,它们被有意和无意地扔在了垃圾桶外的地方,这些垃圾仅靠保洁员们的辛勤工作也并不能完全处理,对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出于对这个现象的担忧,我们组的成员想要发明一种能帮助人清理垃圾的机器,让大家不用因简单体力劳动浪费时间,也可以让生活环境更加清洁。

我们的创作原型来源于常见的吸尘器。吸尘器通常用于清理家中的灰尘,而我们的清理对象是大型的垃圾,所以我们可以使用大型的“吸尘器”。我们又从清洁车中找到了灵感。清洁车体型较大,可以存放许多的垃圾,也方便移动,所以我们把吸尘器和清洁车结合在一起,制作成了我们的垃圾清理机。

在制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不少问题,有电脑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设计方面的问题。我们一开始处于想象阶段,并没有考虑制作出来的机器在现实中能否使用。经过小组各成员提出的意见和交流,我们对机器进行了不少改动。

其实,我们在建模中花费了很大功夫,不管是从外观还是到内部的一些小部件,我们都考虑了很久。我们甚至因为不确定外观的设计而画了多个草图来确定一个最合适的方案,在对于轮子的设计上更是如此。为了能让小车能在全地形上行走,我们查阅了多个资料,结合了多种交通工具的样子,从卡车到飞机,我们为此认真研究了一节课。

当我们把最后一个吸尘器复制黏贴放置到最后一个位置的时候,整个人是愉悦的。通过我们不断地修改,多个星期的认真讨论甚至在双休日不惜花费时间通过QQ直播来完成建模,我想,这一次建模比赛正是我们的坚持不懈和团结一致,才最终完成了这个作品,这就是我认为这次比赛最主要的目的。辛苦是次要的,我们从中收获到的才最重要,很感谢这次比赛。

初二4班 余泽锐、李从心

附件2以下是部分优秀作品图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