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 铭记——记我校西溪水文学社核心成员换届选举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745 发布时间:2019-03-27 10:40:26
2019年的春日,在满校园早花的香氛中,万物复苏,欣欣向荣。3月21日下午,我校西溪水文学社进行了新一轮的核心成员选拔。
这是西溪水在杭外的第36个春天,在每一位见证者殷切的目光中,西溪水承载起呵护新一轮文学信念的重大责任。如同对文学的未来充满信心,西溪水对每一位爱好文学的少年给予宽容与重塑。刘向言曾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西溪水的火炬,要在明媚的春光中传递得更为旺盛,这是值得坚守的杭外精神带给我们的坚定信念。
本次竞选者来自初三至高二的各个年级。从初选阶段递交简历和代表作到最终面试阶段,为时将近两周。在最后的面试环节,同学们均有备而来。或阐述对文学的独到见解,或表明对西溪水发展的信心,或为社团建设提出切实的建议。面试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出的对于文学的热爱以及对于社团建设发自内心的助力愿望使人印象深刻。
西溪水通过换届来补充新鲜的血液,保持经久不衰的活力与创新。对于文学的信仰与坚持也在这一过程中被赋予每一个成员,成为历久弥新的精神光华。
(撰稿:毛嘉禾)
附新一届西溪水核心成员介绍:
高二(4)班 毛嘉禾
文学使我获得活力。从英特苇岸文学社一路到杭外西溪水文学社,文学于我,像是一支燃不尽的火炬,给予我永恒的温暖和冲破黑暗的力量。
福楼拜曾说,“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拥有”。文学是经过思维提炼的艺术和美学。西溪水也需要这样的完善过程,集百家文学之立意与时代创新精神,在不断地源头活水的注入下得以传承得更为深远悠长。文学社团的价值,或者说文学社团所需要进行的提炼过程,目的在于经过集思,将生活中使我们惊艳的平凡一隅,转化为令人惊艳的文学艺术。每一本刊物,每一页社团课ppt,都是一次文学的精炼与审美的提炼。这一提炼又重获活力的过程,是作为文学性交流平台的西溪水所具有的魅力,是文学本身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迷人之处,也正是我所希望在西溪水传承和铭记的文学信仰。
高一(1)班 岑笑儒
如果让我讲述我的写作和阅读经历的话,我什么也说不出来,我会说我的题材是原始的、野蛮的、缺少现代小说的精致美感,这件事情直到我高一读了杜拉斯才可能有所改善。我写点东西,最主要的题材是爱与恨,我认为绝对的爱和恨构成了生活,一切情感对于我而言都很强烈,像野兽一样。我认为好的小说应该含有强烈的情感和个人意识,同时作者应该善于把自己从文字中抽离,用冷静的态度叙述;目前为止,我个人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同时,我阅读了很多作家的作品,我认为这些作家中能够达到此高度的仅有加拿大的同里斯泰尔•麦克劳德(代表作《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他是一位非常低产的作家,但其短篇小说之分量绝对超越那些大名鼎鼎的大部头。与之相比,我喜欢的王小波和奥威尔,无法做到冷静,我喜欢的杜拉斯和麦克尤恩缺乏感情,而我最喜欢的作品的作者奥斯卡•王尔德,其作品走向了另外的高度。
说到我自己写小说的事,我觉得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我的创作基于个人的经历,所以爱和恨是我最主要的两大主题。在我的故事里,这些感情被糅杂,而我无法把自己从其中抽离。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因为如果我让自己的灵魂漂浮着看这一切,我会感到痛苦:人活着是为了去漫步的。我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当一个超棒的小说家,而是为了活下去。在初中时代,我放学后写长小说和日记,写这些的时候我时而高兴时而悲伤。
高一(2)班 应林琪
出于对文字的兴趣,我参加了校记者团,多次为校内各活动、讲座撰写报道。
出于对诗词的喜爱,我在年级组长的支持下与年级学生会的各位同学一起组织策划了“古诗词大会”的年级活动。
出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我在“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大赛”中首试牛刀,取得了一等奖的成绩。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任何事物产生兴趣便会不惧失败地着手去做。文学就是这样一个多元而包容的平台,让敢做、敢思、敢梦的人在此谋面,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渗透,将独立的个体联结交融,成为一个集体,继而成为一个家庭。文学这样的特性是给予我动力与激情的源泉。
高一(4)班 金乐涵
与西溪水文学社短暂而深刻的缘分,是从初三开始的。初三下学期,我在西溪水文学社举办的现场作文大赛中获初中组第一名,紧接着又在第十二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中获初中组一等奖。此前我很少参加类似的比赛,因此这两个奖项对我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更加令我欣喜的是,这两份作品均出现在了西溪水文学社次学期的冬季社刊中。在印刷精良的纸页上看到自己的小说与诸位在校内颇有名气的学长学姐们的作品放在一起,我的内心瞬间被一种期待已久的惊喜感充盈。可以说,是西溪水文学社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潜力。所以在看到文学社招聘核心成员的海报后,我毫不犹豫地将其记在了日程本的最上方。
从初中略显稚嫩的笔调到高中愈发精进的叙事技巧,从加缪的《局外人》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从简单提炼故事情节到思考文字背后的哲学理念,我对于文学的热爱从未消减。作为一位小说爱好者,我对文字有着一种特殊的感受。在我看来,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是应该被感性看待的。文学和艺术如此相近,它们对人最直接的影响都是由感官开始的。文字中的流光溢彩,与读者在这光下的心灵的震颤,一起组成了一部文学作品。而我,恰恰有这样一颗感性的心,能于最细微处寻找最隐秘的光,并且无论在阅读还是写作时都循着这一点朦胧的光摸索着前行。我渴望在文学社中遇到更多可以与我一起陶醉于文字的光晕的同学们,与他们一起探讨对于文学的见解。
同时,我也希望我的加入能够为西溪水文学社注入新的活力,将其从一个仅由少数文学爱好者们组成的社团扩展为一个能让所有对文学有热情的同学们都能在一起交流探讨的平台。我将怀着一颗明净的、热爱文学的心,将自己的几滴清澈的水注入满池西溪春水中。
高一(5)班 谢瑞
文学对于我,意味着什么?
当我坐在电脑前敲下“个人简历”这个标题时,脑海中浮现的是这样一个问号。
我以为我爱文字。我爱提笔在随笔本上恣意行走,走进那片自由而广阔的世界。我爱看文字碰撞时微妙的化学变化,看语言和文字从简单的黑白方块跃出纸面,又是怎样拉扯出让人痴迷的张力。
盯着光标在空白屏幕上闪烁,我突然感到一阵羞愧。和旁人相比,我的文学之旅没有一串串的荣誉证书作见证。掰着指头数数:曾获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二等奖;初三下兴起投稿机器人社的文章征集活动,也获一奖;高一上学期,我参与了艺术节短剧《约瑟夫•K》的编排,任编剧与副导演,在团队的努力下,获得了最佳编剧奖与整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事实上,在杭外西溪水,我也曾拍打出过几朵浪花。初二和初三,我参加了西溪水举办的“西溪水现场作文大赛”,《The First Knit》《回旋唱片》两篇拙作均获奖。没有什么证书,但这一个小小的校网报道就能让我颇感慰藉:有人认可我的文字,有人欣赏我的作品,有人看见了溪水中属于我的那朵水花,那么我的创作也就拥有了意义。杭外西溪水在我心目中就是这样一个平台与团体:用温润与清澈滋润每一个拥有文学梦想的人的心田。我不是什么“文学之星”,但在心中也有着一片名为“文学”的供我仰望与遨游的星空。哪怕笔下流淌的只是一支细流,我也希望它能够汇入这支溪水,为社团的管理献一份微薄之力。
初三(2)班 朱晏
社团工作经历:西溪水文学社核心成员,曾参与两期社刊的文编、美编工作及面向校内外的社刊推广活动,曾作为西溪水的一员参与杭州高中攸同文学联盟启动仪式。
个人荣誉:现任班级及团支部宣传委员,语文课代表,初中两年多来曾多次为年级大小活动撰稿,并发布在校网上,经历过无数和文字打交道的隐秘时刻。曾荣获第十一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比赛”初中组一等奖,并入围最后的现场赛;第五届“新少年作文大赛”初中组优胜奖;第六届“新少年作文大赛”初中组二等奖。入围“2018鲁迅青少年文学奖”初中组全国总决赛。还有对文学的无尽热爱,在荣誉的尺标以外自在行走。
个人兴趣:文学上对各大流派均有涉猎,也曾与他人进行过无用的哲学交谈。尤其喜欢文史哲的紧密相连与文学艺术的相互通感,看似荒谬实则有灵。
感言:从一年前的那个冬天到现在,我已经陪伴复兴后的西溪水走过了近两年时光。我想说我们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棒的团队,值得被期待更多。比如说:可以加大宣传力度,从而提高征稿的质量。可以和非核心社员加紧联系,让大家都更有归属感,明白我们正在一起做些什么事情,又将要做什么事情。可以和外校的文学社培养感情,充分发挥西溪水的优势,让我们继续低调前行又闪闪发亮——如果可以,我们还有很多的可能去挖掘,有更多的可能去填涂。
共同期待,未来可期。
初三(2)班 陆嘉仪
个人概况:热爱阅读,擅长写作。语文成绩优异,位居年级前五。曾任班级宣传委员,多期板报获校优胜奖。荣获校“文艺风采奖”称号。
写作成就:(仅2016年至今)作品《守望》获2016年“品味书香,诵读经典”读书征文大赛杭州市一等奖、浙江省一等奖。作品《无题》获2016年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古文创编大赛特等奖。作品《重新选择》获2017年“少年文学之星”征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收录于西溪水文学社年度杜刊】:作品《小轩窗,正梳妆》获2018年“少年文学之星”征文大赛初中组一等奖。【收录于西溪水文学社年度社刊】:作品《立潮头》获2018年“蝶变下沙”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诗歌创作大赛优胜奖。若干篇作品刊登于知名报刊、杂志,如《中学生天地》、《小鬼当家》。
感言:对西溪水文学社的认知,从初一开始。杭外唯一的官方文学社,从中走出无数优秀文学人。然而这些,并不是我决定来到这里的初衷。我为何出发?为对文学的一分热忱出发。
文学沙龙带来的盛宴,看到自己的作品收录于社刊的由衷喜悦,西溪水文学社给予了我太多精彩,而我也愿为西溪水尽己所能。
身为初三学生,或许资历尚浅,但我将会为西溪水文学社注入新鲜的血液,在今后用实力证明自己,在文学的世界中绽放属于自己的旖旎芳华。
初三(3) 班 张珈语
“公众号部”这个职位对我来说,是个有挑战且令人激动的职位。管理一个公众号,是我一直未尝试而想尝试的。在之前的工作中,我只组织过现实的宣传活动——这份工作会是怎么样的呢?管理一个公众号,想必责任重大吧,这可是大家通过网络平台对我们文学社的第一印象。我该怎样才能将这件事做好?将怎样把公众号经营得精彩?我的思绪开始抑制不住地活跃起来。
这对我来说是一份全新的工作,因此它更具有挑战性,也意味着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做好它。我期待从头开始学习,取人之长,向身边的同学吸取经验,我相信会有令我惊喜的收获。
感谢西溪水文学社让我能更近距离地接触文学,并在不同方面获得成长。与西溪水的老师、同学一起经营这个社团,为它奉献,是一次愉快的经历。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