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 唯变不变——校2019科技节开幕式讲话
校园新闻 浏览次数:2614 发布时间:2019-03-26 09:03:03
演讲人:万春彬,校技术组组长,曾获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信息学竞赛金牌教练。
各位亲爱的同学和老师: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未来已来,唯变不变”。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物,在不久的未来都有可能变成现实。我们要从思想上、认识上、行动上改变。
下面我简单讲下近代主要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及其过程。
(1)CT时代:通信技术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从电报开始,我们可以叫做CT时代,即通信技术。
(2)IT时代: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从单机到局域网、从WWW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这一个时代的核心技术就是联网。
(3)DT时代:数据技术 Data Technology
在IT时代,使用IT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完成所想做的事。在DT时代,使用IT工具的目的是为了收集数据。收集数据能做什么呢?是为了建模,然后让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来训练模式,再用人工智能进行自动化。
DT时代的核心技术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还在很多领域正慢慢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同声翻译、医学诊断、法律咨询、教育服务、自动驾驶技术等。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科技教育、创新能力、编程思维等教育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使用和适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我们学校是一所“外语特长、文理兼优”的学校,在这个新时代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我们的同学有着优秀的英语阅读能力,有着良好的文化素养,更好地帮助我们在其他各方面深入学习和研究。
有梦想就要去追,追梦的方式有很多,我今天想说的就是“科技点燃梦想”。下面,我从四个方面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科技是有趣的,有用的。
前段时间有一个很火的小学生花了800元钱,买了一台能模仿笔迹的“写字机器人”。这其实就是一台简单的具有一定人工智能的机器,如果我们也能自己做出来,那一定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今年的科技节,初二初三年级有创意小发明的活动,同学们利用3D建模软件把自己的想法用3D设计软件进行了建模,我们期待这些作品的展出。
今年有了首届数学建模大赛,同学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建模,需要计算。很多小组用到了Matlab、C++程序等各种工具来验证他们的设想,有几个小组还咨询一些程序和算法等方面的问题。
每年的艺术节、外文节和文化节,同学们都会拍摄制作非常有趣的微电影,同时也离不开一部分同学进行视频、音频处理。
可见,科技工具是多么地重要。所以建议大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尽早学习一些工具软件的使用,掌握一两门编程语言,学习一些简单的算法思想。
二、既然是喜欢的事情,那就坚持做下去。
以我熟悉的一些同学为例来讲讲。
陈立杰,2013年从杭外毕业,现在MIT攻读博士,他获得了今年计算机领域国际顶级会议ACM计算理论国际年会(STOC)的最佳学生论文奖,并将于今年6月去现场接受颁奖。陈立杰在高一就获得IOI世界冠军、在大学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这些成绩的取得和他的热衷与坚持是分不开的。
乐欣怡,2015年从杭外毕业,今年7月份,将入职谷歌。她6岁开始做Flash动画,10岁写出人生第一个小游戏,14岁为《猫咪大作战》纯手写一个二维物理引擎,15岁搭建个人网站。曾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大赛,获得全国奖后,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创作Flash动画作品,她的作品多次被我用作范例给学生演示体验。
孔象象,现初二3班,从小喜欢电脑创作,已经开发设计了很多电脑游戏,每一款作品都是经过无数次不断地更新升级、功能完善。2018年,我让他挑选了一个他正在制作的作品去参加全国电脑编程作品大赛,进入复试,经过在线测试、面试、技术问答等环节,最终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今年科技节也已经有好几位同学创作了优秀的电脑作品,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创造,作品改了一稿又一稿,你们提交的不仅仅是一个作品,更是你们心血凝聚的宝贝。
信息学竞赛,是一个难度相对较大,对数学要求相对较高的活动,同样,我们当中也有一批热爱编程、热爱算法设计、喜欢探讨的同学,比如吴子健、姜华祖、严子轩、孔象象、赵明远、严密、马正陌等,中午或者傍晚一有空余时间都会跑来我们的机房讨论题目,看题解,写代码。
所以,活动,没有好坏之分,有的是适合与不适合、喜欢与不喜欢。喜欢就坚持下去。
三、要热心科技公益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的同学不仅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同样非常热衷于推进科技创新教育。
2017届的郑思妍同学,现在就读于康奈尔大学,主修计算机,辅修机器人、数学、商业管理。在2015年为推动女生参加科技创新工作、编程学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作为当年的中国区女生编程活动大使,积极联络策划大中华区的活动,带动了一批女生进行程序的学习,用程序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在她高一的暑假,她还和同学一起组织了女生暑期科技营,和同学一起给营员们上课,让更多的女生能够参加活动。
王嘉泓、郑思妍、王和等一批刚刚毕业的同学,在2016国际青少年科技展览展会搭建公益展台,为来参加展会的人开设工作坊、普及科技创新知识。
四、科技创新不分性别,女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一样优秀。
一直以来人们就有一种习惯,认为女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如男生,不适合学习计算机,这其实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上学期,在初二年级进行的STEM无人机设计课程中,我们有蔡佳洁等一大批女同学在活动中表现突出。
乐欣怡,高中毕业后,她去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学习计算机,大二的她凭借在程序设计算法课程中的优异表现,成功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继续学习计算机科学。
2018届毕业的女生天羽,去年获得了FRC上海赛区的冠军,现就读于卡耐基梅隆大学。
刚刚从澳大利亚带队比赛回来的剑桥高一FTC机器人队伍,队长金旷灵怡同样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生。
所以,每个人,无论性别年龄或学历,都应该有平等追求梦想的权利。
最后,给同学们提3点希望:
1、希望同学们认真上好每一节科学课,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希望同学们对科学保持浓厚的兴趣,多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多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让自己始终有一颗探究事物的好奇心。
3、希望同学们多积极参加科技实践活动,包括科学实验、科学探究、社会实践等。
最后,感谢学校的精心组织策划、感谢老师们的积极配合参与、感谢可爱的同学们,期待你们在科技节各项活动中的精彩表现,希望每位同学都能用“科技”点燃你的梦想!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1300号